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午中日战争时,“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因两次畏敌带舰先逃,被李鸿章处死于旅顺。后来,有不少人为他鸣冤。近年以来,我研究了有关史料,觉得此案确有问题。我曾于1953年《新史学通讯》8月号上发表《中日甲午战争“济远”舰先逃与方伯谦问题》一文,初步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济远”舰在牙山、丰岛及黄海两次战役中英勇打击了敌人,方伯谦在战争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处死方伯谦,是北洋实力派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等制造的冤案。  相似文献   

2.
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于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后被李鸿章奏请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百余年来一直众讼纷纭。本文根据新近发现的原始资料《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佐之以其他有关史料,认为黄海海战中,方伯谦在济远舰尚有战斗能力的情况下,“首先逃走”,“实属临阵退缩”。因此,按照北洋舰队的有关“军律”,将其处以极刑,是罪有应得,无冤可言  相似文献   

3.
方伯谦被杀一案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桩历史的冤案。一八九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第六天,硝烟未散,济远舰管带(舰长)方伯谦即被正法。清帝赐予的罪名颇为吓人:“首先逃走,致使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于是,一个小舰长便背负了黄海大海战失败的全部罪责。从此,方伯谦成了历史的罪人。时至今日,已达八十余年。历史的实际果真如此吗?这要从头查起。我们透过纷繁的史料,可以从中得出结论:给方伯谦定罪的唯一根据,乃是战后海军提督(司令)丁汝昌向北洋大臣李鸿章拍发的一纸电文。电文虽短,干系至大,现全文摘示:  相似文献   

4.
甲午中日战争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黄海海战后被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对此,以往的史料中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记载。一些论者根据新近发现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的有关记述,认为方伯谦被杀确系冤枉。本文认为:《卢氏甲午前后杂记》关于丰岛海战中的方伯谦和方伯谦被处死的记述,严重失实;关于黄海海战中的方伯谦的记述互相矛盾、漏洞百出。因此,《卢氏甲午前后杂记》非但没有为方伯谦“保船西驶”提供充足的证据,反而恰恰证明了方伯谦“临阵惊慌”、“仓皇脱逃”的可耻行径。  相似文献   

5.
戚其章同志在《历史研究》1981年第6期发表《方伯谦被杀是一桩冤案吗?》一文,对拙作《丰岛海战》(《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提出一些意见。本文将就戚文所提意见,对丰岛海战作些补充说明,并讨论方伯谦被杀问题。  相似文献   

6.
方伯谦案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伯谦被杀是不是一桩冤案,学术界已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根据尚未发表过的史料——卢毓英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手稿本),并参考其它有关史籍,认为方伯谦被杀确系冤案。  相似文献   

7.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是日本蓄谋已久的结果。所谓清政府"妄自尊大"与"中断韬光养晦政策"并非导致中日战争的直接因素。作为甲午序战的丰岛海战,清政府在付出巨大牺牲的同时,也在事实上挫败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偷袭牙山港的战略意图。此战中"广乙"舰管带林国祥的历来评价甚有值得商榷之处。"济远"舰悬白旗遁走也并非投降行径。对于方伯谦"掩罪邀功"的指责也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8.
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究竟死于何时?是死于舰队降日前,还是之后?他的死与北洋舰队降日的关系如何?前此,《丁汝昌之死考析》考证出,丁汝昌是在向日方发出求降书,收到日方同意求降的复信后吞烟自尽的。戚其章著文对此提出质疑。本文是对戚文的回答。文章第一部分是对戚文“质疑”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戚文所据史料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引用中、日双方关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人记述,再次论定,丁汝昌率北洋舰队降日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9.
丁汝昌之死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死于何时?是死于舰队投降之前,还是之后?他的死与北洋舰队的投降关系如何?自范文澜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上册)中提出丁汝昌“威海被围,宁死不降,在当时将帅中还算是难能可贵的人物”之后①,许多近代史论著都持此说,没有提出疑义者。  相似文献   

10.
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朱紫坊,有座中国国防部长题匾的“方伯谦故居”。获此殊荣的方伯谦是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代名将,也是中日甲午海战冤死的惟一  相似文献   

11.
丁汝昌十考     
本文对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家世和早年行踪作一考证,认为:丁汝昌家族在安徽庐江县整整生活了500年.丁汝昌于咸丰四年(1854年)被太平军掠人入伍,投湘入淮后,又被刘铭传乞置帐下.同治十三年(1874年)丁汝昌部被裁撤,遂回乡赋闲三载.光绪三年(1877年)秋,奉旨发往甘肃差遣.丁汝昌由北京回程,路过天津,拜见李鸿章,被李留用,开始走上了统领北洋海军的道路.文中对丁汝昌的家庭生活、妻室儿女、名号称谓等也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2.
清末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是甲午战争中的关键人物。百年来史学界对丁汝昌的评价褒贬不一,至今为止,亦无定论。其实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各种复杂因素夹杂其中,作为外行提督的丁汝昌对于当时战务的处理已经尽力了。可以这样说,他的功是大于过的。  相似文献   

13.
水彩画在民国时期蓬勃发展,其中王济远是很有影响的水彩画画家。王济远关于水彩画的临摹和写生关系的思想,对民国时期的水彩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丁汝昌提督北洋水师,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至自尽于提督任上这段时间的史料进行梳理,来重新探讨丁汝昌对旅顺、威海之失的责任问题,并对其“杀身”作出重新的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开始时负伤,但史料对丁汝昌负伤的原因却有不同的记载。其一说,丁汝昌为日本联合舰队的炮火所伤。此主要见于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此外,尚有旁证。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时代,以马供战斗之用,在战术上占有极为重要之地位。故马援曰:“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后汉书·马援列传》)而驯马以供战斗,追本溯源,则当归功于西北之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17.
文章系统地讨论了方伯谦在第一次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提出的中国应采取攻势防御战略的建议和中日两国实际指导战争的方略,在上述战略讨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战前的紧张局势,中日两国的备战措施和丰岛海战的过程,深入探讨了中国海军此次海战中失利的原因和方伯谦的个人表现、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政”是“掌王马之政”的缩语,出自《周礼·夏官·校人》。马,《说文》、《释名》均音训为武也,马与武事有密切关系,故养马用马被称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周礼》中有很多淡及马政的条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有关马政的制度。“天子有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每厩为一闲。校人具体负责掌管马政,“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  相似文献   

19.
丁汝昌丁汝昌(1836—1895),原名先达,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县丁家坎村人."少年犖负奇气","厥性毓慧".父灿勋务农,家境贫苦,遣他为人佣作.咸丰初年,庐江一带荒旱严重,他父母双双饿病而死.1853年,太平军攻克庐江,丁汝昌遂参加太平军,隶于程学启部下.陈玉成命程佐叶芸来守安庆.1861年,清军围攻安庆,太平军再援安庆失利,程率部下三百人降清,丁汝昌同被编入湘军.安庆失陷后,曾国荃使程领开字营,丁汝昌为哨官,授千总.次年,程部拨归淮军,随李鸿章到上海镇压太平军.不久改隶于刘铭传,升营官,领马队.1864年,擢副将,统先锋马队三营,参加镇压东西捻军.同年,闻有“大将避地名”的  相似文献   

20.
章系统地讨论了方伯谦在第一次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提出的中国应采取攻势防御战略的建议和中日两国实际指导战争的方略,在上述战略讨论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战前的紧张局势,中日两国的备战措施和丰岛海战的过程,深入探讨了中国海军此次海战中失利的原因和方伯谦的个人表现、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