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既能正向进行,又能逆向进行,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数量就不再随时间改变,从宏观上看,反应似乎处于静止,实际上这是矛盾的双方相互斗争达到势均力敌的暂时僵持的动态平衡阶段,处于这种阶段的化学反应体系就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进行的限度。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浓度维持不变,因此,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浓度间必有确定关系,它反映了平衡态时各物质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常数,是化学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标志,是化学反应自动进行的深度的标志。用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算出有多少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出有关化学平衡的几大特点: 1.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反应在继续进行。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题型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例1 (2003年上海高考)可逆反应:N2 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2册(必修加选修)第40页指出: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nB(?)pC qD(A、B代表反应物,C、D代表生成物,m、n、p、q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在一定温度下,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如何,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CpCCqD/CmACnB=K,K叫做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仅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如反应  相似文献   

5.
1要透彻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化学平衡的概念上看有两点:一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二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这是针对反应体系中同一反应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的;若同一反应中某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另一物质的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系数比,也可证明该反应中某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等效平衡是指同一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还是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只要按照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均可达到同一平衡状态,而与途径无关,这就是等效平衡原理.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化学比作人体,基本理论就是化学的骨架,没有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就是一盘散沙,化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和程度的,是化学基本理论的重点内容之一。一、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特征的再思考1.两种速率的比较化学反应速率(V)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它和化学平衡问题讨论中谈到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有什么不同呢? (1)研究对象不同。前者是针对所有的反应,V正、V逆研究的是可逆反应。(2)研究的角度不同。以某可逆反应的反应物为…  相似文献   

8.
1993年高考化学第34题与1988年高考化学第二(8题),都是要求考生在一定条件下,根据所给平衡混和物的含量或浓度,判断反应起始时各种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要想顺利解答这种类型的题,须对化学平衡理论有较深刻的理解。首先要明确,化学平衡状态变是指某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也就是正反应速度等于逆反应速度时,整个反应体系的温度和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压强)或各组成成份的百分含量。而化学平衡的移  相似文献   

9.
2019年鲁科版化学教材必修2中这样表述: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平衡状态。由定义延伸平衡状态的标志:(1)正逆相等;(2)变量不变。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对化学平衡状态的描述为:“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教材关于平衡标志的表述只涉及了“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这一浓度物理量,而学生在实际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时,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物理量.如气体密度、平均相对分子量、压强等,对于同一物理量,不同的反应体系还有不同的反应条件如恒容恒温或恒压恒温甚至绝热恒容等,  相似文献   

11.
一、等效平衡1.等效平衡的概念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建立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即化学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本质标志.化学平衡的本质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_正=v_逆(针对同一反应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解题时可直接判断.2.等价标志.等价标志是指可以间接衡量某一可逆反应是否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  相似文献   

13.
正化学反应是否到达平衡状态的判断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考查的难度不是很大,但往往有不少学生因为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不够透彻,各种条件分析不清,所以判断不准导致失分.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对恒容条件下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做了如下梳理,与大家共享.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含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二、恒温恒容条件下几种常见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不等分子反应【案例】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幑幐2NH3(g),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化学平衡理论,要达到某一化学平衡状态,初始时可以只加一定量的反应物或只加一定量的生成物,也可以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要从已知的平衡状态求出初始状态时所加入物质间的数量关系,就要借助数学方法,结合化学知识,把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现从反应式前后气体物质分子数是否相等的角度来进行归类分析。有关这类问题的题目都与气体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有关,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相等可把这类问题分成两类:一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二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侍小伟 《考试周刊》2010,(57):179-180
所谓等效平衡是指: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要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投入反应物或生成物,建立起的平衡状态都是相同的。等效平衡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正确解决等效平衡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应用极端假设法解决等效平衡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林海生 《教师》2011,(10):126-126
为了不断地提高生活的质量,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人们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好化学平衡关系。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属于动态平衡,如一个已达平衡的系统被改变,该系统会随之改变来抗衡该改变。  相似文献   

17.
化学平衡理论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分析化学平衡问题时,学生经常会走入某些误区,如当某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某个条件发生变化,平衡就会向某个方向(或正、或逆)移动,一段时间后,可逆反应会重新达到平衡,当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反应体系中的各物理量(如各物质的浓度、各物质的百分含量、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会发生变化(增大、减少)或保持不变.具体分析时,学生经常会把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与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某些错误的结论:如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一定会减少,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一定下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或者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等.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学》97年第8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化学反应可逆性的一个简单有趣的实验”笔者读后认为该文作者对可逆反应概念的理解上有偏颇.从广义上讲,所有化学反应都是可逆的,但是用可逆反应符号表示的可逆反应指的是狭义的可逆反应,其定义为:“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过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这里所说的“同一条件”是指相同的温度、浓度、压强等条件,因此温度等条件不同,即使反应物和生成物恰好相反的反应,也不能视为可逆反应.该文中所提及的水合硫酸铜(CllSO4·SHZO)受热分解为无水硫酸铜(C…  相似文献   

19.
<正>一、质量守恒:质量守恒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主要包括: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结晶过程中溶质总质量守恒;可逆反应中反应过程总质量守恒。  相似文献   

20.
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难点,也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部分.化学平衡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每位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化学平衡有两个基本特点就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量不再变化,这两点也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时是动态的,它会因为改变了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浓度、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压强及反应体系温度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而破坏平衡的规律是满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