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慧 《考试周刊》2014,(54):30-30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留"空白"、补"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那么不仅有助于事半功倍地"传道授业",还能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尽管各种电教手段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但创设教学艺术中教师情感的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情感的语文课绝不会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与作者一道去热爱,去憎恨,去感觉,用艺术去感动学生,去点燃学生,去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3.
毛丽丽 《考试周刊》2013,(49):28-29
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语文教学可以像绘画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让学生主动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本文主要从时间、表达、内容、课堂、细节等五个方面谈谈"补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综合艺术”,语文教学艺术有一种朦胧美,教师应刻意去创造这种艺术,让学生去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品赏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更接近表现性艺术数理化教学更接近"再现性艺术",语文教学是"表现性艺术"。相对于教学内容这个客体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语文教学不应单纯反映教学内容、再现客体,更应表现主体(师生)的思想、情感、愿望。语文教学内容当然有一些可供理性分析和掌握的东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但语文教学内容更有许多是必须以心灵、直觉去体验和感知的。这就像中国诗歌虽也讲究格律(平仄、对仗、押韵等),但更讲究意境或境界。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和飘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摘取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要进入艺术的境界,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7.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  相似文献   

8.
陈宝川 《考试周刊》2013,(11):35-36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而语文教师就是研究这门艺术的艺术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熟练而灵活地运用这门艺术,巧妙地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提问,把握好"提问"这门艺术。  相似文献   

9.
一篇语文课文的教法有很多。教师如何实现把课文的内容转化到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如何处理教材?不同的语文教师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如何去评判一堂课是不是在"教语文"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课例中去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代明双 《考试周刊》2013,(28):39-40
<正>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领悟、发现、创造"导演"艺术。1.问题设计要"悬",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一般来说,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探讨教学内容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深受高中学生崇拜的语文教师,其条件之一就是拥有得天独厚的个性化教学艺术。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个性化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究过程,个性意识越强烈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创新意识上就越能流露出个性教学的主动性,善于用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方式去引导和熏陶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迷恋上语文课堂,由此来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探究语文教学艺术的个性化犹如迈向成功的点金石。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字词解读法、联想想象法、联系背景法、结合语境法等引导学生去解读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艺术。  相似文献   

13.
朱新莉 《考试周刊》2013,(56):53-54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艺术展现。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总觉得作文教学无处着手、无话可讲、无法可想,学生写来思维混乱、索然无味、语句艰涩。有人认为当今的语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患有"少、慢、费、差"综合征,不能否认这确实是语文教育的现状。那么语文教师究竟该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呢?一、科学引领,艺术熏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新观念特别敏感,接受快。这要求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文学作品是作者"血"和"感情"的"燃烧",犹如一股富诗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应该本着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去教授语文,一定要体察这份责任,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在心中缺失,要明白自己心灵的终极需求是什么。胸怀和格局不一样,教育结果自然也不一样。语文教师就要树立起"大语文"教学观,不能"为了教而去教",要和其它科目、其它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不能局限地去教语文。这样才能享受自己的课堂,才能让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激励自己不断求索,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国学精髓丰满自己的人格情操。  相似文献   

15.
黄祥芳 《成才之路》2009,(26):I0008-I0009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也要讲究节奏。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应从知识的"讲授者"和"供给者"向进行有效教学的"提问者"和学生活动的"激励者"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一、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过硬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涵盖的知识点多且杂,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清晰的思路建立健全语文知识网络。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所以,教师应该把语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机智、教学情感和教师语言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有"三美",即形美、情美、言美。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语言的诗化是语文教学审美个性的显现,它指的是语文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文雅优美、富有情趣,教师讲解富于灵动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充满诗意,通过诗化的表述使学生感知形象、体会旨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去再现文旨、表述见解,从而避免语言表达的呆板、枯燥与僵化,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情感和灵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董家峰 《考试周刊》2008,(48):34-34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还是情感活动。从某种角度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教育家赞可夫曾这样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正基于此,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熟练掌握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