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十册读写例话《文章的条理》,作为一个重点训练项目,它是第八册“段落和层次”等重点训练项目的进一步深化,是读写训练的关键问题之一,侧重于训练阅读能力。这篇读写例话以《粜米》为例,讲了阅读时不仅要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了解这个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层地有条理叙述出来的。为了训练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条理,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启发学生在获得  相似文献   

2.
第十册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条理” ,要求通过具体课例的教学 ,让学生懂得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了解主要内容 ,明确中心思想 ,还要了解文章叙述顺序 ,看看这个中心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基础训练2》的“阅读”练习题是编者有意给学生安排的一块“实践园地”。该训练在操作顺序上 ,乍一看 ,似乎与单元训练重点互为反向。即 :条理(分段)———内容———中心 ;内容———中心———条理。其实二者并不矛盾 ,这是编者有意这样安排的。先给文章分段 ,将大块内容“小型化” ,这对分析、概括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 ,显然是放缓…  相似文献   

3.
本的训练重点是“理清课文的条理”。文章的条理是不是清楚,反映了作者的思路是不是清楚。了解作者的思路,要从理清文章的条理入手,遵循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既是一种阅读理解能力,又是一种理解方法。因此,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学本组课文,要紧紧围绕“理清课文的条理”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突出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并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文章的层次”。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安排了四篇课文、一篇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 “文章的层次”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层表达出来的。要求在分段、概括段意、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归纳中心思想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思路,明了文章分几层意思,按怎样的顺序表达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第十册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是围绕“理清条理,探究思路”这一中心任务安排的。第一组课文是在巩固第九册语文基本功训练成果的基础上,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而作出的过渡安排。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怎样围绕中心思想安排材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学讲读课文《挑山工》时,要启发学生运用在第九册中学过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有关知识,理解本课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我”通过登泰山的亲身体验,弄清了挑山工  相似文献   

6.
(四)理清文章的条理我们在读课本中的文章时,不仅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了解写作的目的,还要明白写作目的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要理清文章的条理。怎样理清文章的条理呢?首先,要读懂文章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其次,要将文章划分为几个段落。如果是要理清一个段落的条理,必须给它划分层次。第三,要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段意或层意。第四,将段意或层意按先后顺序叙述出来,这样就算理清了文章的条理。以《赤壁之战》为例谈谈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曹操和周瑜隔江相对。第二部分写曹操和周…  相似文献   

7.
一、着眼整组,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进行第八册第四组的教学,首先要明确整组的教学目标。本组教学是在第二组“注意事物的联系”(偏重读的训练)、第三组“学习编写作文提纲”(偏重写的训练)的基础上,以“理清课文的条理”为重点教学目标的,即分析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有条理地表达中心的。尽管本组教材偏重于读的训练,但还要指导学生读中悟写,由读学写,在围绕中心列好提纲的基础上,能按一定顺序把一处景物的特点写具体。然后,在全组重点训练目标的指导下,确定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和基础训…  相似文献   

8.
“文章里的思想感情”是五年制语文第十册第一组的读写训练重点。从教材纵的联系看,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在九册七组“体会文章里含着的意思”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即阅读文章要在理解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它又为第二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学习打下基础。就本组课文的内在联系看,讲读课文《种子的力》是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养花》则要求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独立阅读课文《幸福是什么》是根据课后作业的提示,体会“幸  相似文献   

9.
盘锦市的陈冬平老师来信问 :第10册最后一组课文训练重点是写文章时要做到有详有略。《读写例话》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讲了怎样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重点材料 ,把重点材料详写。本组教材中的《丰碑》也是讲读课文 ,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章哪些材料是详写的?我们在备课中觉得教师教学用书中讲得不合适 ,可又说不准 ,因此向贵刊发问 ,请求给予解答。陈冬平老师能看出教师教学用书中分析的结论不合适 ,说明她是认真、独立地思考了 ,这种不迷信本本的精神非常可贵。《丰碑》是“详写和略写”训练的又一例文。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要求第…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册安排六篇”读写例话”.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六个读写训练的重点。就阅读来说,它在第九册分段和概段落大意、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课文中心思想等训练的基础上.提出”理清文章的条理”、”汪意事物的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三个重点,进一步训学生的阅读能力。因写的方面来锦,它在第九班训练的是础上,由出三个方面的要柬:一是担事偶发展的顺山采写,H要突出审点;二是练习描写革烟的历态和动两,使文章更加生动;三是注而前后照应,使文艺结构要加严谨。”撰写例话“是刘小学生阐述日写知识的成匾的论锦文。在申…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承上启下的课文,既是第九册“文章的段落”、“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明”等项训练重点的深化,又是为下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理清文章的条理”打基础。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寓理于事。作者通过有条理的记叙一件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掌握作者是怎样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事例——受到启迪”的顺序来叙述的。重点是“具体事例”这一部分,要讲清登山的过  相似文献   

12.
第十册第二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是“理清文章的条理”,配合该重点训练项目的一类课文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本文是按作者游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游双龙洞路上的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游内洞,出洞的过程。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还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板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现以小语第八册为例,粗浅地谈一谈怎样设计板书,提高教学效率。一、利用板书,理清思路提纲式板书可以展示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的单元训练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条理”,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可以设计下列板书:从板书中不难看出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横向观察,体会红军战士所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严重局面,但…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教材《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是一篇读写例话。读写例话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怎样读或怎样写。本篇读写例话侧重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读书的必要方法。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去读,自己去思索,理清文章的思路呢?我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复习本组教材中的重点课文《草地夜行》,将重点课文中重点训练项目的有关内容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将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使学生将理解的知识,再通过运用转化为能力。下面是对教学本课的设想。时间:一教时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语第九册第六单元训练重点是如何“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主要篇目为《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在创造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伟大友谊。通过该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弄清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该课文的教学重点。如何体现这一教学重点?本单元的“读写例话”向学生介绍了“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是一篇阅读课文。本组教材训练的重声、是通过理清课文的条理,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理清课文的条理,重火了解“中国石”的样子,并透过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爱,体会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如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读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课前同学们都已预习了课文,谁能简单地谈谈你解开了哪些疑问?二、整体感知全文。1.指名接读课文。未谋生字较多,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讲的什么?2启发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给课…  相似文献   

17.
文章的条理指作者围绕自己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所显示出来的思路。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理清文章的条理,在作文中有一定的条理,应教给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多种“学法”。一、事序法就是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去分析、去构筑文章的条理。如《抢险》,作者围绕人们齐心协力就能克服困难、夺取胜利这个中心,将文章的条理安排了三大部分。先讲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的“读写例话”,它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揭示了阅读写作的一般规律,概括了读写基本知识,教会小学生“怎样读”、“怎样写”。教学这类课文,应注意三点。一、正确处理“读写例话”和课文的关系。“读写例话”体现了每组课文中重点训练项目的要求,对每组中的重点课文在读写上起配合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除此之外,还要处理好它与全组课文的关系,有机地把这些训练项目渗透到每篇课文的教学要求中去。如第九册第二组教材读写训练项目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读写例话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要引导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学到谋篇布局的技巧,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文章的层次与段落之间有何区别,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拙见,供参考。层次与段落的区别,我的理解,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段落是对文章内容而言,是指文章各部分内容叙述的顺序,有“换行错路”的明显标志。两层次则是作者围绕文章中心思想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是作者写文章时思路的顺序。某一层意思,就是作者在这部分内容中想说明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概括中心思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第八册的重点训练项目。现介绍概括中心思想的六种方法,供老师们参考。基本法。第八册第一组课文的“读写例话”介绍了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先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伟大的友谊》,可以按如下步骤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