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2,(11):5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在推翻了两个惯用藻类生产石油的做法后,发现喂养微藻更多的碳可以加速其整体代谢,有助于石油增产。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植物和细胞生理学》杂志在线版上。该论文指出了采取新的途径可将光合绿藻转变成微小"绿色工厂",生产作为替代燃料的原料。论文的第一作者、生物学家徐长城(音译)说:"我们之所以对藻类感兴趣,是因为它们成长很快,而且可以有效地把二氧化碳转换成碳链分子,  相似文献   

2.
<正>据报道,荷兰瓦格宁根农业大学两名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人类有望在10年至15年内研发出从藻类中大规模提取生物燃料的技术,届时整  相似文献   

3.
荒漠藻类及其结皮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介绍了荒漠藻类生长在荒漠化土地上的土壤藻类的种类组成和分 布,影响荒漠藻类分布的环境因子,荒漠藻类在物质循环及土壤结皮形成和发育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荒漠藻类能够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长的适应机制等。生物结皮在荒漠土壤表层的水 分分布状况、土壤稳定性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演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荒漠其他生物也有着重 要的影响。最后阐述了荒漠藻类在工业和环境工程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文献研读,本文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关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有关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浮游藻类特征与河流生境关系密切,现有的相关研究显示,中国河流中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种属所占的百分比,浮游藻类的平均细胞密度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河流的生境特征;②国内外迄今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案例表明,在流速较缓的大河中下游河段,浮游藻类的特征可作为评估和指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有效指标;③中国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问题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系统性不强,需要加强调查与分析,建立不同类型河流中浮游藻类的本底特征数据库,构建适合我国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和监测的浮游藻类指标;④以各类地表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与其生境关系为基础,开展浮游藻类功能群分类研究,探讨其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应用等,是国际浮游藻类生态学研究中的新趋势.我国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建议今后应重视整合湖泊与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研究结果,加强浮游藻类与生境关系的系统研究,创建我国浮游藻类功能群分类系统,尽快实现我国浮游藻类研究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由于温室效应带来气候变化及各种环境问题,耐受极高CO2浓度藻类的研究与应用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极高CO2浓度对耐受性藻类在生长、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以及藻类适应极高CO2浓度的机理,并结合藻类生物技术分析了耐受性藻类在生物固碳领域的应用前景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藻类固定CO2以缓解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胡变芳  谢树莲 《科技通报》2013,(1):181-184,208
对山西辛安泉的浮游藻类进行了研究,共发现86种及14变种,隶属于5门40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达16属42种,裸藻门5属22种6变种,蓝藻门6属11种2变种,硅藻门11属9种6变种,金藻门2属2种。辛安泉浮游藻类的季节变化显著,秋季种类最多,冬季最少。浮游藻类的空间变化极显著,上游种类数多于下游。浮游藻类种类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只有水体最大宽度对浮游藻类种类数影响明显且为负相关。通过对浮游藻类植物时空分布格局的研究,为辛安泉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藻类在水环境监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传统的理化监测方法相比,藻类监测具有其他不具有的特点。介绍了利用藻类监测城市水污染现状的基本原理以及藻类监测的重要性,并对目前常用的藻类监测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海洋藻类有着多种多样的用途,对其进行高值化加工利用是藻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海洋藻类的酶解利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酶解的研究现状和产生的问题,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耐受极高浓度CO2藻类的研究及其在固碳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极高CO2浓度对耐受性藻类在生长、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以及藻类适应极高CO2浓度的机理,并结合藻类生物技术分析了耐受性藻类在生物固碳领域的应用前景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藻类固定CO2以缓解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藻类的秘密     
文澜 《百科知识》2007,(1X):45-46
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类群之一,经过持续不断的演变,它们的生长版图逐渐扩大。由海水到河口,再由河口进入河川或淡水湖泊。有些适应力超强的种类,甚至变为湖泊最常见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快速识别分析藻类的荧光检测的方法——三维荧光光谱法,以典型的无毒和鱼毒性藻类为研究对象,实验验证了三维荧光光谱法识别分析鱼毒性藻类的可行性。采用日立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典型藻类进行谱图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无毒性藻类和鱼毒性藻类的三维谱图形状有较大差异,三维荧光光谱法识别分析鱼毒性藻类是可行的。该技术可以在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预处理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这对实现海洋藻类实时、在线、现场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旨在阐述藻类对重金属的解读机理,以期为利用藻类治理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藻类食品     
《中国科技信息》2004,(15):39-40
大连轻工业学院的朱蓓薇小姐最近非常忙,因为她的“藻类食品开发”项目正成为抢手货,很多人来学校找她。  相似文献   

14.
徐涤 《科学中国》2007,(3):32-33
藻类是营光合自养的低等植物君,目前已经定名的约5万种,其中约2/3为单细胞藻。藻类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藻类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在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是丰富的宝库,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做出重要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藻类是营光合自养的低等植物群.目前已经定名的约5万种.其中约2/3为单细胞藻.藻类有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藻类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在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是丰富的宝库.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藻类是自然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藻类对渔业生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滤食性鱼类的饵料来源,也是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浮游植物量的多少是水体生产力高低的标志之一。但另一方面,某些藻类也对渔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被人们忽视,下面就简介几种对渔业生产产生危害的藻类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们时水质的最直接的评价,首先来自水的颜色、嗅味、浑浊度.一杯清澈、甘爽、晶莹别透的水自然为人们所乐见,反之,浑浊、有嗅味、颜色异常的水则为人们所厌恶.而水中滋生大量的藻类,直接引起色度、浑浊度、臭和味的增加,造成水质恶化.而此遭到人们对供水企业的质疑,对水质的信任度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甚大.为此,我水质检测中心准备对汤河水源藻类进行全面研究,以期从藻类方面改善水质现状.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0):F0004-F0004
刘永定研究员长期立足于藻类环境生态学研究和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的研发。他从“藻华”现象出发研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将理论研究与多年实践的结果总结为“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三个结点和十项原则”,使得上千亩被污染长达半世纪的河浜终于清澈见底,带动了相关领域研究的进步;他从藻类“生物土壤结皮(BSC)”现象出发,创建了“藻草灌乔”生物固沙与生态修复的工程化新技术,以发明专利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在内蒙将5.7万亩沙漠和沙地转化为草地,又向青海、新疆等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了该技术;他从“藻类是高效初级生产者”的观点出发,探索了自组织封闭生态系统为长期载人航天服务的途径。其研究成果兼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012年,鉴于他在生态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刘永定研究员荣获法国政府金棕榈学术教育统帅勋章。  相似文献   

19.
陈奥密 《大众科技》2013,(7):53-55,48
2012年,江门市开始进入蓝藻水华的高风险期。为了保障供水安全,文章对江门市10宗中型水库进行了藻类调查和监测,并分析评价各水库藻类总丰度、藻类优势种、蓝藻水华特点等。结果显示,立新水库全年均发生了全库规模的水华,主要以平裂藻为水华优势种。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7,(11):8-9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采用不同方法采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制止全球变暖趋势。其中一种颇有应用前景的方式是大面积培植可大量吸入二氧化碳的藻类,这种藻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入二氧化碳,生长成熟后可以用作生物燃料的原材料。这种处理二氧化碳的方式的优势非常明显:一可避免工业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二可生产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