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为例,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依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优化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促进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推动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依据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竞赛测试体系、落实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组织实施“双导师”制度、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数学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希望能以此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为目标 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认证是提供一种资质认定的证明, 它遵循一定程序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率, 它是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但我国专业认证体系中的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制度严重缺失. 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对策是完善并切实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高职院校专业评估内部自评机制和制定与社会行业一致的专业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于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战略考量,在全国全面启动师范专业认证。作为师范专业认证的对象和实现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高校需要结合院校实际,更新师范教育理念,构建“三全育人”师德养成新格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形成基于底线标准的,富于校本特色、鲜活个性、多样化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避免把师范专业认证演绎为一种标准化运动。  相似文献   

5.
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制度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认证实践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师范类认证工作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学校层面存在认证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专业层面存在经验不足和条件不够等问题,教师层面存在观念滞后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师范类专业认证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警惕标准主义、机械主义、形式主义和冒进主义等四种错误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OBE作为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重要理念,不仅对认证工作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对师范类专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因此,有师范类专业的高校都越来越重视OBE理念在课程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基于OBE理念的课程建设,要依据毕业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对照认证标准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实践导向,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培养效果,实施课程教学;聚焦目标达成,开展课程评价。实践证明,健全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实施管办评分离的运行机制是提升课程与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为确保预期的实施效果,课程建设应关注OBE的实施条件及其与教师职业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悉尼协议》作为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协议之一,与我国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相匹配,成为高职院校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发展和内涵提升的重要手段。《悉尼协议》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提供了国际范式和重要启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核心理念、相关标准、主要内容和保障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借鉴《悉尼协议》提出优化专业建设的基本策略是:融入学生中心的理念、融开发范式到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细化完善专业建设体系、落实内外部双重保障机制、兼顾目标达成度和标志性成果综合评价专业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专业建设水平的竞争。各校应该将"师生同进步共成长"作为专业建设的完整目标,对办什么专业、办成什么样的专业做出自己的选择。学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教师对今后自身的专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的重新规划,都将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应该凝练特色、培育优势,反映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顶层设计思想,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吸收和采纳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加强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需要突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性地位。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理念提升认识水平、以科研提升专业内涵及以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10.
师范类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教师资格考试、专业建设等有较大区别,但部分行动者对此还不能准确辨析。通过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以往制度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行动者的影响,总结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运行中存在的四种认识误区,提出行动者对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解应进行从宏观到中观、从管理到治理、从输入到产出、从预设到生成的逻辑转向,以减少师范类专业认证运行中的历史惯性和路径依赖,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办学的基本载体和师范生培养的直接主体,师范专业办得好,师范教育才有质量.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是大力提升师范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和制度保障,对师范教育而言不亚于一场新的革命.师范教育利益相关者要进一步提高对师范专业认证实施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正视和推进解决影响师范教育发展的长期性与瓶颈性问题.师范教育的高品质发展,外在方面要注重利用专业认证有利时机为师范教育充分赋能,内在方面要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引擎充分激活师范教育动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套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车辆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相关实践教学的活动,为本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工程认证准备和实验室建设提供借鉴的经验,同时总结车辆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的效果和改进措施,为开展车辆专业工程认证提供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的支持,为我校理工科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方面的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高师院校是开办小学教育专业和输送小学教育师资的主阵地, 其专业培养质量事关基础教育的质量,而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是推动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创新举措。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具有成长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高师院校要结合国家试行认证标准,形成立标、对标、达标的“三标”建设思路,深入剖析建构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四点”基本要素,全面把握建构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四类”观测指标,切实规范小学教育专业办学行为,积极探索教师培养质量体系,主动促进小学教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度。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目标,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通信工程一流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大学的工程技术学位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已经十分完善。以普渡大学为例,工程技术学位授予的种类和其所覆盖的专业非常全面;同时,也形成了完善的学位授予标准,课程与学生综合能力是其授予标准的具体要求,第三方认证制度、招生与双学分制度又为授予标准提供了保障。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在制定学位授予标准时应高度重视专业理论课程建设的质量和匹配性、探索建立我国职业教育学位授予质量保障的第三方机制、建设专业群的核心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蔡晔 《教育教学论坛》2020,(17):212-213
该文在论证中认为,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是针对高等教育本科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通过电气系统稳态分析及课程设计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响应专业认证一级指标点"研究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有效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对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师范类专业认证直击师范教育时弊,是中国师范教育领域的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举措,对于提高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标准研制走向实践操作,认证实施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文章在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秉持质量旨向、行业旨向和专业旨向。认证活动的推进,需要处理好统一与个性、评与建、管与评这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实施深化产教融合战略性举措及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要求,使得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初步探讨了如何在印刷工程专业中践行产出导向、产教融合的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从专业、课程、师资、资源共享及共建等方面阐释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探索.项目的实践有效推动了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有助于培养适应新经济要求、符...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对于专业名称、专业内涵、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职业能力的规定都不明确,而且也没有在国家层面形成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框架,严重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因此,要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性为主线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实现高职专业建设的标准化,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该文面向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化商科人才的新需求,以国际专业认证为推动,对比分析EPAS、ACBSP两大国际商科专业认证标准体系的异同点;借鉴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Porter教授提出的价值链模型,构建面向国际认证的商科类本科专业建设价值链模型和闭环体系,为商科类专业建设及优化提供分析框架,促进专业建设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