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观察等方法对201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女子跳水单人10m台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动作组别、最后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提出影响中国女子跳水单人10m台动作稳定性的因素,为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跳水单人10m台项目的训练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厉智 《游泳》2001,(1):5-5
在中国奥运会5枚跳水金牌中 ,熊倪的男子单人三米板金牌最值得大书一笔 ,因为在中国跳水连续三项失利的情况下 ,是这位老将力挽狂澜 ,跳板决赛一路落后 ,最后一跳扭转乾坤 ,击败中国选手的头号劲敌萨乌丁。但看看熊倪身后 ,中国男子三米板的未来最让人担忧。跳水是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金牌专业户”。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 ,到悉尼共5届奥运会 ,竟揽回14枚金牌。相对而言 ,男子三米板属中国跳水的弱项 ,在5届奥运会上 ,仅有上届与本届夺回两金 ,而且是同一人———由熊倪所得。亚特兰大奥运会后 ,熊倪本已退役 ,正是因中国男子三…  相似文献   

3.
败因三点     
跳水运动一向是中国体育的“镇山之宝”: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在连续5届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队共为中国代表团赢得14枚金牌、因此在世界上享有“梦之队”的美誉。然而,在不久前结束的巴塞罗那第10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中国跳水“梦之队”却经历了不幸的梦醒时分,失落源于成绩上的落差:8个奥运会项目仅夺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女子单人和双人3米板3枚金牌,而男子奥运项目则是全军覆没。巴塞罗那一时间成了中国跳水队的“滑铁卢”,而如今距离雅典奥运会开幕不到一年时间了,这不由得又让人为中国跳水在奥运会上的前景产生一丝忧虑:曾经的“梦之队”到时还能够笑傲雅典吗? ——编者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3m板跳水比赛进行探讨与分析,目的是探索男子双人3m板跳水项目的制胜规律特征以及对我国该项目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男子双人3m板跳水项目制胜因素包括成套动作战略组编、难度系数高低、难度系数位序布局、动作完成质量以及同步技术质量5大关键因素;男子双人3m板跳水项目在成套编排上体现出一定规律;一般情况下,成套动作价值总系数与运动成绩的优胜以及名次的好坏呈正相关性;男子双人3m板跳水项目整套难度动作位序布局的合理性和类别组编的均衡性、难度动作出现的位序、以及运动员的心理水平、身体素质水平、技术水平等因素是该项目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贺帅 《新体育》2023,(4):21-23
跳水运动不仅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更是奥运会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而跳水运动最关键的技术就是起跳环节,决定着整个运动过程的质量。最近几年,教练将项群训练理论在跳水运动员起跳技术中加以推广和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解析法、逻辑分析法,对全国跳水冠军赛2015年赛季的男子10m跳台跳水起跳技术的运动学进行分析,以期通过改善技术动作提升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5年全国跳水冠军赛男子10m跳台跳水起跳技术动作进行有效的分析,为改善技术动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从而为提高比赛成绩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特征的科学化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以前,我国运动员在皮划艇激流回旋4个奥运项目(男子单人皮艇、男子单人划艇、男子双人划艇和女子单人皮艇)上的成绩,均未进入过世界前15名。通过几年的努力,在2008年的两站世界杯比赛中,获得男子双人划艇和女子单人皮艇两枚银牌,取得历史性突破。但北京奥运会上,国家皮划艇激流队最终仅获得双划第10、单划第11、女子皮艇第13、男子皮艇第21的成绩。与前期的快速进步相比,此次奥运会的失利看似偶然,但却反映出我们仍未真正把握激流回旋项目的本质规律,对其特点的认识过于简单和片面,同时也说明,  相似文献   

8.
跳水     
启辛 《游泳》2000,(1):28-28
“花式跳水”作为一个新项目进入奥运会大约是在一个世纪以前。今天看来 ,那真是太简单了。的确 ,从1924年到1996年 ,跳水运动的变化不是一瞬间的“演变” ,而现在变得真可以称之为“花式跳水”了。同步跳水或称双人跳水 ,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首次展现 ,比原来只有单人项目的日程增加了一倍。也就是传统的男子、女子十米跳台和三米跳板四个个人单项将重复为双人项目 ,裁判员将对个人和双人项目分别进行评分。跳水于17世纪起源于欧洲。当时体操运动员将它作为水上技巧练习。这是一个寓艺术性和胆略相融合的勇敢者运动———…  相似文献   

9.
男子单人操项目是世界高水平比赛中竞争激烈的项目,研究以2018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操项目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单人操成套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节拍单元占比最高、平均A+操化单元为6个、平均G+主体内容数为3个等;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合理安排动作内容比例、操化动作的多元化发展、三维一体的主体内容编排等,以期为我国男子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及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奥运跳水只有百年历史 ,1900年瑞典运动员在第二届奥运会作了跳水表演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将跳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民间跳水活动虽有悠久历史 ,但作为竞赛项目历史却不长。1933年举行的全国运动会上 ,首次设立男子跳水表演。解放后 ,跳水运动才有了较大的发展。1981年 ,中国恢复了在国际游联合法席位后 ,中国跳水正式进入国际大家庭。换言之 ,中国跳水真正走向世界 ,还是在世纪末的近20年间。在1984年洛杉矶、1988年汉城、1992年巴塞罗那、1996年亚特兰大连续四届奥运会中 ,中国跳水选手一共获得9…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旨在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比较分析,使相关人士认识到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现状,采取措施,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研究表明: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总分、各单项成绩及技术等级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明显,在某些项目上差距更大;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的得分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基本一致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进一步打击服用兴奋剂的行为,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性,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制定了"奥委会规则"。美国奥委会和国际奥委会之间因为服用兴奋剂禁赛处罚而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参加奥运会的规则争议提交体育仲裁院(CAS)仲裁,CAS裁决运动员被禁赛期满后就有资格参加奥运会,否则就是对运动员的双重惩罚,违反基本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国际奥委会应对有关规则进行修改。该裁决维护了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基本权益,也有利于反兴奋剂规则的全球统一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备战2008年奥运会我国蹦床项目重点运动员十运会比赛的技术调研得出: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应实施男女“并驾齐驱”的备战方略;我国男子重点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在世界强手面前已毫不逊色,其差距主要在于动作质量及成套动作稳定性;我国女子重点运动员在动作质量与成套难度上与世界强手均有一定差距。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为圆满完成2008年奥运会使命,还提出相应的5条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规则下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录像观察与统计分析法对参加第39、40届体操世锦赛和第29届奥运会单杠决赛的运动员成套A分动作的类型、难度、连接加分和完成情况进行研究,探析在新规则导向下世界男子单杠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飞行动作快速发展;在成套中使用1-2个F组飞行动作是男子单杠发展的新动向;发展具有0.2连接加分的"二连接"仍是运动员努力的方向;下法开始向F组难度发展;力求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达到和谐统一是优秀运动员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福建蹦床运动员竞技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2005年十运会蹦床男女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录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福建男女选手在动作难度和全套动作高度上相对于兄弟省市具有优势,但要在北京奥运会上夺牌,女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难度,男子则重点要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在动作质量上男女运动员都要深入领会比赛规则的最新技术动作标准,为备战北京奥运会提供了训练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术虽然没有以正式的比赛项目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通过北京2008武术比赛使得竞技武术的竞赛规则更加完善,更加贴近于奥运会。在这种情况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不断加强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其中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现场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训练、舞蹈形态学、音乐基础等多种学科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培养与提高的方法和手段,为武术套路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提供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中国奥运会冠军选材和跨项选材的成功经验,采用文献资料法、面谈和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251位奥运会冠军的选材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论:奥运会冠军的选材年龄渐趋低龄化,中国17.5%的夏季奥运会冠军是跨项选材的结果;竞技能力相近,制胜因素类似,动作结构相似的项目才有可能实现跨项选材;跳水项目45.5%的奥运会冠军初选练习项目为体操;篮球与排球,摔跤与柔道,田径投掷项目与要求突出力量水平的柔道等项目也存在跨项选材;夏奥会和冬奥会项目之间目前还没有出现跨项选材培养的奥运会冠军,冬奥会项目冠军之间也没有出现跨项选材;跨项选材的前提是在初选项目有较好的符合专项需要的体能和技术基础;跨项选材运动员终选项目年龄略大,但未错过终选项目竞技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跨项选材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竞技实力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体操男队在东京奥运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体操新规提出我国男子体操备战巴黎奥运周期的发展路径。结论:(1)团体实力上,中日俄各有千秋,实力不分伯仲,三国争雄局面形成;单项实力呈现群雄纷争新态势。(2)中国体操男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未深入把握规则精神、成套编排未能契合世界潮流,排兵布阵和选拔机制缺乏科学性,短板项目裹足不前,伤病问题依然严峻。建议:精准理解规则精神,把握潮流编排模式;统筹好难度与质量的协同发展;打造一流全能选手,提高优秀选手层厚度;强化优势,恶补短板;"科医"助力训练,提高训练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十运会蹦床网上决赛男子单人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优秀男子运动员预跳能力,动作时间已有很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仍有差异:位移方面仍有欠缺;高度加分目前仍然不足;动作难度、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中国男子运动员整体水平发展不均,竞技水平发挥不稳定,应进一步强化动作质量,增强成套动作稳定性,提高自选动作的难度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任何体育活动对裁判员的素质、规则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奥运会的组织者要对裁判的素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西方的文化素养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就体现在奥林匹克精神对裁判的影响上.也决定了奥运会裁判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给奥运会比赛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我们需要更多高素质的裁判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