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分析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业务基础上,考虑到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功能服务的共享,提出了一种云计算平台上的GIS服务动态聚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的分布式体系架构,并将其应用于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中。应用实例表明该动态聚合服务实现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分布式数据的服务功能共享。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业务基础上,考虑到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功能服务的共享,提出了一种云计算平台上的GIS服务动态聚合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的分布式体系架构,并将其应用于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中。应用实例表明该动态聚合服务实现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分布式数据的服务功能共享。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兰州市地质灾害滑坡数据基础上,确定了概率量化值、降雨量、区域降雨滑坡预警、预警阀值、预警分析方法,改进了V—逻辑回归模型,创建了一种地质灾害滑坡预警预报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WebGIS开发了兰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滑坡预警预报及成果发布。经实例检验表明,该模型能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精确及时的减灾防灾对策支撑。  相似文献   

4.
潘绍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8):111-112,F0003
该文以吉林省通化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地质灾害综合调查方法,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期为通化地区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服务,为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通化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为通化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服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利用核密度分析、Ripley’s K函数等GIS方法,对我国2022年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辨识,确定了灾害高发的热点区域及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分布的特征;分析海拔、坡度、河流、降水量等与地质灾害发生点的关系,显示不同因子与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关系差异显著,地质灾害发生次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坡度越大灾害越容易发生,极端降水对地质灾害的诱发作用非常明显。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地质灾害易发点的判断,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集对态势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估是灾害防治的重要环节.阐述了地质灾害的属性与特点,概要介绍了我国地质灾害灾情现状.根据集对态势分析,剖析了地质灾害孕育过程,确定了风险评估的分区原则以及集对分析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的指标选取与赋值标准,根据指标体系划分了我国地质灾害5个风险区,建立了不同区域代表性的集对分析联系度表达式,可为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实践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作为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一部分,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文从社会学视角,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兰州市九州开发区地质灾害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地质灾害背景,从人口结构、社会经济活动、防灾减灾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立三个因子来揭示地质灾害潜在带来的损失——社会易损性,认识社会易损性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过程,从而加强对九州开发区地质灾害的社会因素的观察、分析和预控,实现对灾害的科学管理、理性干预和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是通过远距离获取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来识别目标地物的技术,具有获取信息量大、适应性强、能够动态监测等优势,在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防治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河南省地质灾害调查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研究发现,遥感技术在调查已发生地质灾害体、识别潜在灾害体、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灾情实时调查与损失评估等方面较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更快捷、准确,因此在河南省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是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动态     
《福建教育》2008,(6):3
【教育部:农村学校可根据灾害预报调整上学时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预警通知》指出,各地正进入初夏汛期,是雷电、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基础沉陷等灾害的高发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类气象和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预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很大反响,对我国高校显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成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做出预警。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各种地质灾害出现明显增多的趋势,本文以四川某县乡政府办公大楼为例,通过调查分析该工程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质灾害特征,结合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等,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场地的适应性进行评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地球科学形象是重要的学科软实力,塑造、传播和开发地学形象不仅可以提升地学本身的地位、影响和竞争力,且有助于提高大众的地球科学文化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重大地学事件传播地学形象,增强地学在新媒体的话语权。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地学形象资源,培育地学形象传播人才,但在媒介发达时代要特别注意保护地学形象免受学术造假和恶意炒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5·12”地震发生后,成都理工大学全方位深度参加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及灾后重建等工作。经过组成若干抢险救灾小组奔赴灾区一线进行抢险救灾指导和地质灾害调查,形成“5·12”汶川大地震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灾后重建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代表科技前沿的高校,引入高效、高精度的无人机技术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成为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专业课程,应用无人机技术进行灾害体的三维建模、信息提取及灾害评价成为本科教育人才模式的改革创新的重点,更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桂林理工大学地质灾害评价专业新技术、新方法的课程建设与推广实例,总结分析无人机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的优势,突显无人机技术在本科教学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地质灾害评价专业教学与实践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对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地质灾害频繁而严重的主要原因及我国的防灾减灾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分析总结近年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3S技术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新方法(IM3S)。该方法充分应用3S技术手段,在调查工作的各个阶段综合利用虚拟GIS、遥感技术和GPS技术,以求解决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彰显了科学防灾、减灾的科技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隧道所在位置进行地质构造分析,得出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问题及其优势方位.对隧道内已揭露的溶洞进行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各种可能岩溶地质灾害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展布,为治理岩溶地质灾害提供定性的理论依据,也为不同类型岩溶地质灾害规模和空间展布的定量探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平远县东石镇白岭村地面塌陷主要由该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引起,介绍了该地的灾情及险情,阐述了该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灾害发生的原因及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石尖铁矿系地下开采,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通过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矿山存在采空塌陷及伴生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此矿山进行了地质灾害环境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黄山风景区地理环境特殊,时有暴雨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风景区的灾害脆弱性增加.未来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在概述风景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提升其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强调黄山风景区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要从注重灾时的应急救灾逐渐扩展到防灾减灾的不同阶段的工作(减灾、防灾、应急、恢复与重建),以期为风景区建立更科学可行的风险防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