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多数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使上肢力量测评出现"地板效应"。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范式提高研究效度。量化研究对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每5~10年,男生的握力、体重、身高、BMI、引体向上均值差异显著;(2)年龄、握力、体重、身高、BMI分别显著预测引体向上成绩,体重和握力是影响我国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引体向上"零"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体重增长难挡,力量增长受限,个体认知偏差,社会支持薄弱。结论:我国男生引体向上"零"分的首要原因是体重增长较快,其次,主要肌群绝对力量和耐力增长不足,男生对引体向上的认知有偏差,学校、家长、社会支持较弱;借助政策控制体重、发展肌力、完善测评标准、促进男生积极练习引体向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多数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使上肢力量测评出现"地板效应"。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范式提高研究效度。量化研究对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每5~10年,男生的握力、体重、身高、BMI、引体向上均值差异显著;(2)年龄、握力、体重、身高、BMI分别显著预测引体向上成绩,体重和握力是影响我国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引体向上"零"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体重增长难挡,力量增长受限,个体认知偏差,社会支持薄弱。结论:我国男生引体向上"零"分的首要原因是体重增长较快,其次,主要肌群绝对力量和耐力增长不足,男生对引体向上的认知有偏差,学校、家长、社会支持较弱;借助政策控制体重、发展肌力、完善测评标准、促进男生积极练习引体向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任波 《中华武术》2023,(3):19-21
引体向上是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男生必测的一项内容,在不少地区的体育中考中也有一席之地。在做引体向上时,学生要同时具备较好的上肢力量与肌肉耐力。本文从影响初中生引体向上成绩的因素入手,就引体向上的动作技术分析,总结出了几点提升引体向上成绩的措施,希望能给初中生引体向上的训练提供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恒辉 《中华武术》2023,(12):14-15
在体育中考项目中,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的必考的项目,它同时也是部分初中男生不敢面对的薄弱项目。目前,部分初中学生的引体向上成绩不太理想,因此如何采用正确的教学和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帮助他们在中考引体向上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每一位初中体育教师都需要思考的事情。将同伴互助模式融入引体向上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引体向上的技能,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互助模式下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引体向上教学的现状以及传统教学与同伴互助教学的之间的差异,并提出了运用同伴互助模式开展引体向上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引体向上是体育中考男生三项内容之一,所以引体向上成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成绩。由于引体向上是全员性项目,学生多、练习面广、专门力量的练习器材又少(如杠铃、哑铃、橡皮带等),所以想对学生进行专门性的力量练习与组织是非常困难的。为此,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向大家推荐几种提高引体向上成绩的简易练习法。一、退让练习法引体向上是较简单的力量性项目,如果力量较差的学生想克服自身重力去完成任务是比较困难的,然而退让练习法对完成引体向上的动作非常有效。1上凳帮助法练习方法:找一合适凳子,放在单杠下面,使练习者握…  相似文献   

6.
一、仪器设计目的实行学生体制测试、调研、是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衡量学生体质健康和生长发育的指标很多,男生引体向上是其中的一项指标,但是,迄今为止,从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大学、中学对男生引体向上的这一指标的测试来看,成绩很差,普遍反映此项指标难以达到。更有甚者,引体向上成绩为“零”的不乏其人。 1、安徽农学院80级106名受测男生中,“零分”达十人之多。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引体向上项目中的高校男生零次现象为切入点,基于笔者在引体向上测试现场的参与式观察后提出假设,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证,最后验证假设得出结论:部分高校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并非零次,评分标准的不合理使受试男生产生了规避意识。  相似文献   

8.
引体向上是《标准》测试中上肢力量唯一测试项目,绝大多数男生不能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成为男生的"软肋"和"短板"。本研究采用化整为零练习法,研制能够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实效的引体向上练习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旨为提高学生上肢力量素质提供借鉴与参考。结果显示,通过化整为零练习方法干预,提高练习效率,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引体向上成绩。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引体向上项目中的高校男生零次现象为切入点,基于笔者在引体向上测试现场的参与式观察后提出假设,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证,最后验证假设得出结论:部分高校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并非零次,评分标准的不合理使受试男生产生了规避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引体向上是2013年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男生新增项目之一,它需要学生有一定握力、上肢肌肉力量、耐力及肩带力量,对学生的上肢力量素质要求较高。但只要学生掌握了引体向上的技巧技能并加上刻苦的训练,就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成绩,现对引体向上的训练方法作如下简述。一、动作技术引体向上是受试者跳起两手正握单杠,略比肩宽,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伸直下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将身体往上拉起(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  相似文献   

11.
影响黑龙江省城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城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着重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城市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提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建议,以期为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常州市6所高中学校15-17岁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数量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年常州市部分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常州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BMI具有显著差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具有显著差异;高中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1 000m具有极其显著差异;15岁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的握力体重指数具有极其显著差异。并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相应建议,切实提高高中阶段的身体素质,为大学阶段的身体打下好的基础,减少大学生"体质堕距"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高中生体育兴趣现状,探讨高中生体育兴趣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对高中生体育兴趣与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62.82%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仍有37.18%的高中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2)高中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较为广泛,主要以竞技性球类运动为主。(3)大部分高中生感兴趣的项目都集中在羽毛球、篮球和跑步上(71.9%);(4)喜欢体育运动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不喜欢运动的高中生,高中生体育兴趣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r=0.123,P=0.000)。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莆田市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并从学校性质和学生性别等不同角度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莆田市高中生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参与形式和运动项目丰富多样,对课余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同时,本文对阻碍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受中招体育考试的影响,初中生们的体育成绩越来越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初中生篮球实际教学当中,传统篮球教学的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对此,应将体育游戏加入到篮球教学,增加课堂的愉悦氛围,使篮球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在课堂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提高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热爱,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本文章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现如今初中生篮球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在提高初中生们篮球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篮球运动兴趣爱好,增加学生们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思想,提高篮球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哈尔滨市高中生身体素质现状,对哈尔滨市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走访调查,获得相应的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学生身体素质数据指标。结果表明:重点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总体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其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网络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江苏省苏北地区中学生假期中体育锻炼态度特征、参与行为特征、体育消费特征以及制约假期体育锻炼的因素调查分析并提出对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南京新港职业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以及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港职业中学60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职业中学学生实际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爱好有着很大的差异,职业类学生对如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有着较大的偏差。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加以重视、研究,找出问题之所在,使职业类中学的学生更好的得到全面健康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比较法、问卷调查法,就"乒乓球综合教学法"对培养初中生乒乓球兴趣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该教学法在培养初中生乒乓球兴趣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P〈0.01。该法可操作性强,优越性尤其体现在:适合初中学生人格特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压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中体育课选项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却存在争议。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高中生的现实学业情况进行分析。高中进行选项并不符合学生的生长发展规律,高中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课余时间使他们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体育项目,发展专项技术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根据当下社会、学校、学生学业情况,从提早进行体育选项的作用与意义和高中进行体育选项已晚的因素来进行论初中进行体育选项课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