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利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结合优势专业领域,与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建设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客和创新创业者提供新型集约化配套平台支持。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链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从商业模式、服务平台、孵化机制等方面对南京工业大学众创空间——南工劝业公社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实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时代潮流,各个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基于众创空间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技能。通过对高校众创空间的作用、功能等进行探索,分析其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高校大学生创客群体。  相似文献   

3.
新工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为创客空间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及物质条件,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平台,创客空间顺应了创新2.0范式,具有DIY导向、工具可及、开放共享、属性多样的特点,为创客提供创新创意分享与生产的空间,支持创客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实物。创客空间经历了"车库空间"到"众创空间"的发展,通过环境、精神和功能层面的支撑,充分发挥其选择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以及创新性等创新2.0特质。众创空间是一种面向创新创业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不同创建主体及发展定位决定了众创空间在创新创意转化、创业创造孵化、创新学习实践等方面的多样化类型。通过开放创新创业空间、开展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活动,众创空间可以开始跨界式、分享式的创客教育,提供低成本、一站式的众创服务,搭建连接式、互动式的创新平台,为众创空间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众创空间"创业平台的构建,顺应了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对于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以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为学理依据,以泰州市蜂鸟空间站的成功模式为现实依据,从"众创空间"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3个层面,探索构建大学生"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6,(3):85-91
"众创空间"能够成为承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其重要原因是"众创空间"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众创空间"背后的创新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打破原有经济运行的循环流转,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进而产生了创新;其二,其"开源"精神形成了对"知识创造"的"倒逼"机制;其三,为"创客"提供了发明创造的"工具箱",推动着"民主化"创新的浪潮。实际上,"众创空间"不是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务院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浪潮的主要载体,"众创空间"俨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热词,通过借鉴国内众创空间的发展运行模式,结合温州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温州建设众创空间、发展创客经济的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普及,高职院校掀起了兴建众创空间的热潮。但由于定位不清、价值不明、支持不力、保障不够等诸多原因,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和运维面临众创空间建设定位不明、创业课程多样性欠缺、众创空间功能单一、创客教育专业教师缺乏、学习者主动参与性不够等重重困难。亟需通过理解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核心功能、构建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动力支持机制、完善"共生关系"共同体建设、拓展虚实一体众创空间建设、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开发建设众创课程、支持创客活动组织等措施,提高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并能够具备“四创”能力和水平的人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以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众创空间平台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构建基于“四创”全流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供相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普遍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热"的现象,但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与高校人才培养相脱节的现象。依托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脱节问题的最好渠道,同时也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分析出发,结合典型示范高校的众创空间建设案例分析,探索更具实践性及应用价值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创客文化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探讨创客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对助推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宏观战略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创客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大学生缺乏正确创新创业理念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实际有效结合不足、评价系统改革滞后等问题,需实行产学研合作、推进创客空间建设、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新型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以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创客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众创空间是发展创新创业的核心驱动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存在"众创空间数量较少""众创精神信念不足""空间资源要素不全""空间产业联动不强"等问题。通过理论剖释,发现GIS与高校众创空间在空间属性、价值取向、涉及对象及工作空间等方面有很高的契合性。为此,可以基于GIS理论,从目标引导、资源代谢、三方支撑和核心空间四个层面构建高校众创空间理论模型,更好地促进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众创空间已成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的重要推手和前沿阵地,催生出大批优秀成果,为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发展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的发展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出发,分析高校众创空间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制度构建、协同育人、资源整合、扩大空间等措施构建特色化地方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路径,形成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众创空间具有突出的平台赋能与体系支撑能力,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益助力来源。文章从课程体系、师资、社会资源、创新持续性方面分析了众创空间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赋能途径,基于博弈分析指出高等院校与众创空间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能结果,最终在分析了双方合作走向和利益分成比例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众创空间解决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难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放的教育资源、完善的资源平台等建设众创空间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国家推行"大众创业、万家创新"的政策倾斜,营造"众创文化"、打造众创平台、完善众创空间运行机制、实践众创活动等举措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将其打造为技术积累示范区、创新人才培养区、创新项目试验区、创新资源集聚区,进而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时代,由此,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综合改革和转型是时代的要求。在众创时代,创业教育的转型需要寻求突破口,即教育对象应该从"小众"走向"大众";在教育模式上,要推进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在组织形式上,要从分类组织走向开放协同。因此,创业教育需要以创业为基础,实现三个具体转型,也需要打造校园"众创空间",实现创业教育运行体系的创新,同时还需要积极培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创业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提出以来,全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众创空间作为创新创业的新型服务平台,对促进创业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课题组在对温州地区众创空间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温州市众创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体系构建、发展方式、完善生态系统及开放引进等四个方面对温州众创空间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众创空间的发展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开展众创空间的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需要。众创空间作为一个生态体,需要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协同共生,只有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高校众创空间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以河北地质大学创业生态公园为例,详细介绍了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资源协同创新的生态体。  相似文献   

18.
高校众创空间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而应运而生,并呈蓬勃发展的态势。高校众创空间有公益性、全程化、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也存在共治合力尚未形成、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优势特色有待提升、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等问题。根据高校众创空间的功能定位,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孵化服务、打造创客文化等方面总结建设实践,提出未来高校要从科教融合、跨界融合、要素融合、产教融合等路径,全面提升众创空间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众创空间来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不同于市场化运营的众创空间对利润的追求,高校众创空间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使其在创业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有独特的“生态位”,同时也需要高校众创空间建立一套逻辑自洽的微观运行机制来确保其持续高效运营。生态系统观下众创空间的研究,尚未形成有效分析众创空间微观运行逻辑的工具。借鉴商业模式理论,利用主流商业模式设计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对高校众创空间的微观运行逻辑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期为高校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众创空间"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互联网+众创空间"创业教育模式应: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