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的《新的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五月三日至五月八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者一百余人到会,提交学术论文近百篇,学术气氛十分热烈。讨论会的议题是: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它还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二、在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形势下,我国各个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问题?今后还可能产生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问题?三、为了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二大奋斗目标,我国必须  相似文献   

2.
当代的世界,正在兴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技术革命是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它将导致社会的生产体系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对于这一新的形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纷纷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既为它们提供了加快发展进程的机会,又使它们面临严酷的挑战。因此,这些国家如何迎接这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就不能不从上述两方面去进行研究。在我国,关于新的技术革命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对于如何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抓住有利的时机发展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以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各个部门、各个地区都开展  相似文献   

3.
(一)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崭露头角并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又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及巨大的社会变革也将随之到来。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对加速我国的四化建设既是难逢良机,又是严峻的挑战。但能否抓住机会,迎接挑战,还系于管理能否跟上。我国当前的科技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日益完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已经或即将在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全世界兴起。这场技术革命的主角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技术。而新材料是这场革命的基础。例如,日本电气公司研制的新陶瓷材料,可以制备超  相似文献   

5.
《预测》1984,(Z2)
1、海洋开发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外正在议论新的技术革命问题,认为海洋开发是新的技术革命的特征之一,海洋资源开发对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印刷机械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应用在印刷行业,大大促进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印刷机械制造在我国起步较晚,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获得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发展需求,同时也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印刷技术在我国发展历史较为久远,最初活字印刷技术的诞生后,推动了世界技术革命,而在西方工业革命后,我国的印刷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随着后来人们的努力,将更多先进技术应用在印刷领域,逐渐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由此,本文主要就印刷机械科技发展趋势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客观阐述各个阶段我国印刷机械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一)“新的技术革命”主要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果说过去的技术革命主要是人类体力的延伸,那么这一次的技术革命则标志着人类脑力的延伸。这种质的飞跃,引起了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不少国家正调整力量准备迎接这场迅将到来的挑战。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在前几次技术革命中都失之交臂,从而在技术上与世界发达国家形成  相似文献   

8.
胡洪涛  郑险峰 《科技风》2012,(22):130+13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我国煤矿测量当中新的测绘技术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测绘的新技术给我国整体的煤矿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新的测绘技术当中以卫星观测和全球定位系统为主要实施措施的空间上的对地观测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煤矿测量中的测绘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支持,可以说我国现在的煤矿测量技术正在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技术革命,这对于我国的煤矿测量技术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本文旨在针对于现在我国煤矿测量中的新型的测绘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对其在煤矿测量领域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以便于依托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型测绘技术在煤矿测量领域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我国当前电子工程的重要的改革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工程自动化正在融入到各个行业之中的,这种新型的模拟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创新和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本文探究的是关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实际运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物质在纳米尺度下表现出的奇异现象和规律将改变相关理论的现有框架,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到崭新的阶段,孕育着新的技术革命。纳米技术向纳米产业制造技术的跨越将加快我国从纳米科技大国向纳米科技强国的发展进程,促进相关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纳米科技是我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1.
《预测》1984,(Z2)
胡耀邦、赵紫阳同志不久前要求广大干部注意研究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对策,把握时机,迎头赶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振兴经济,繁荣社会。胡耀邦同志的主要意见是:我们的同志当中,认真在追求新的现代化科学知识的人,并且把这些新知识同如何改变我国现状联系起来考察的人,一天一天多起来,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大好信息。但是我们必须严重地注意到,现在还确有更多的领导者,首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的热潮。在美、日、西欧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谈论这个问题的人很多。有的把它叫作第三次或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叫作产业革命;有的叫技术革命,也有的叫第三次浪潮;还有的叫信息社会的。说法很不一样。关于这个新的技术革命究竟到来没有?说法也不一致。有的说已经到来,有的说正在到来,有的说将要到来。什么时候到来,看法也不同。不管怎样说,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这些说法,都反映了一个新的情况、新的现象。就是在目前的世界上,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了新的技术群,新的产业群,宇航技术。这些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正在发达国家中以不同的规模和速度在运用、在发展。我们应当看到这一客观事实,了解这种信息,而不能闭目塞听。至于怎样称呼它、分析它、评价它、应用它,那是可以讨论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相对缓慢,而且对工程项目的前期阶段造价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因此,为使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引入新的先进技术,在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揣摩的基础上,将其充分地应用到我国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之上.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是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它涉及范围广,技术新颖,它的出现必然使广播电视发展到达新的高度,面临新的考验。目前,数字电视普遍应用在全球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发展得更为快速。  相似文献   

15.
王泉源 《科教文汇》2013,(13):154-155
数字化是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它涉及范围广,技术新颖,它的出现必然使广播电视发展到达新的高度,面临新的考验。目前,数字电视普遍应用在全球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发展得更为快速。  相似文献   

16.
一、新的技术革命向技术哲学、技术论提出的新的理论问题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不仅将从根本上变革整个社会生产,给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管理体制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技术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从技术理论的基本范畴、结构体系到一般原理,许多问题都要重新加以研究,进行再讨论、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一年多,我国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以及各级干部,广泛而热烈地参加了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的研讨;我国政府继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之后,决定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凭藉当代科技力量的推动和开放、改革政策的促进,我国将出现一批新兴技术和产业以及结集着这些技术和产业的新兴城市。这些崛起的新兴技术群体、新兴产业群体、新兴城市群体,将是我国未来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  相似文献   

18.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群的出现,已经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毫无疑义,这场革命势必对我国的出版事业带来重大影响。新的技术革命对我们“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所谓机会,就是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出版方针,本着大胆改革的精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早着手,完全有可能缩短我们  相似文献   

19.
虚拟制造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是企业以信息集成为孤一种新的制造哲理,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元极图理论分析虚拟制造技术与其它先进制造技术的关系,并论述了我国发展虚拟制造技术的策略及途径,希望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就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和发展趋势来看,不久也将发生一场变革。这种变革的标志是农业生产出现高度的专业化、对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为了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除了采用良种化外,耕作制度要由粗到细,彻底改变盲目的不合理施肥现象,以求获得增产。要做到合理施肥,就要有一整套作物营养诊断理论和技术来指导施肥。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农业技术革命的挑战。植物营养诊断应用研究如何迎接这场挑战,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