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使动用法,是说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此句并不是说“晋侯喝了赵盾的酒”,而是说“赵盾喝了晋侯的酒”,即“晋侯使赵盾饮酒”。这类用法,我们称为带宾语的使动用法。现在,我们要谈的是不带宾语的使动用法。这类语法现象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提出:“有时候不及物动词的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是使动用法。例如《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个‘来’字是使远人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双宾语句式,它的两个宾语同前面的动词分别构成两种不同的语义关系。例如“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饮”的宾语有两个:“赵盾”和“酒”,意思是“使赵盾饮酒”;动词“饮”对间接宾语“赵盾”来说,是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汉语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都是动词的特殊用法,这里我们集中探讨一下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经考察,现代汉语动词本身有使动用法的很少,由形容词转化为动词而具有使动用法的也不多。 所谓“使动”在古汉语中,就是这种动词放在宾语前面,含有“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因此它的主要特点是动词所表示的那个动作,不是主语施行,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 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用作使动动词,构成使动句,把这类动词置于宾语前,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一、不及物动词(自动词)使动句  相似文献   

4.
吴铁城同志《文言词活用的一种特殊方式——用动式》一文,读后似觉其中有不妥之处,特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吴铁城同志商榷并就教于读者。一、吴文是把所谓“用动式”当成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与使动、意动和为动用法同等看待了.吴文所谓“用动式”并未构成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我们知道,使动、意动和为动用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关系,而表示(主语)使(以、为)宾语怎么样。而吴文所谓“用动式”动词和宾语之间却是支配关系,并且,不表示(主语)用宾语怎么样。试比较:  相似文献   

5.
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一样,“对动”用法也是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一种。所谓对动用法,是指不及物动词(或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跟上宾语,其动宾关系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而是动词对宾语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即在使动句中,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宾语才是动作的施行者。使动用法的句子在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判断使动用法时应注意使动用法与一般动词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左传》中"饮之酒"这样的结构,目前学界都认为是双宾语结构,但对其语义类型有不同的看法。潘秋平提出由动词"饮、食、佩"构成的双宾语结构的语义类型是"与格兼使动类",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饮""食"等二价动词,用作使动用法后,发生增价现象。既带受事宾语,又带使动宾语,构成使动双宾语结构,其语义类是表达致使义。当使动宾语属于[+有生]时,表达间接致使义,如"饮之酒"和"衣之偏衣";当使动宾语属于[-有生]时,表达直接致使义,如"枕之股"和"衣之王服"。  相似文献   

8.
文章列举了古汉语中宾语前置兼使动用法、宾语前置兼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省略宾语、名词用作动词兼作状语等九种语法兼用现象.同时探讨将句中的兼用关系拆开,用分层理解的办法来分析理解古汉语中的这些语法兼用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古汉语里,动词作谓语时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就叫做“使动用法”。如“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意思是“使匈奴后退七百余里”。“却”本来不是及物动词,而在这个句子中却带上了宾语“匈奴”,具有了使令意义,这种表达使令内容的特殊的动宾句式就是“使动用法”的基本形式。古汉语里的使动用法大致有三类,即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10.
十二、《子产相郑伯如晋》 1、教材125页[注]释“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句:“使:派人。坏:毁坏。”这里,“使”为使令动词,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手下人)。而注释中将“使”直接注成了动宾短语“派人”,是不确的。“坏”应为形容词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毁坏”,而不宜直接注释为及物动词“毁坏”。句子成份的省略和词类活用,乃是古文中常见的用法。愚以为不注则罢,注则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课本将“东封郑”注为:“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做动词”;将“肆其西封”注为:“往西扩大边界。……肆,延伸、扩张。封,疆界。”同学们按此两注翻译句子实难准确表达原意。“东封郑”的“封”从课本注释看,显然是把它看作名词活用作使动词了,其实“封”在此句中是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是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上基本相同,所相差的是成分之间的关系。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  相似文献   

12.
在言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词类活用的现象,如用作动词、用作名词、用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这些大家较为熟悉,但对“为动用法”,“对动用法”却相对陌生:就其原因有三:一是教材从不加注“这里是为动(对动)用法”字样;二是一般语老师大多不讲;三是许多古汉语专也较少涉及。其实,为动、对动用法在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不可忽视。何谓为动、对动用法呢?凡动词对于宾语含有“为”或  相似文献   

13.
读了吴铁城同志的文章《文言词活用的一种特殊方式——用动式》(见《语文教学通讯》83年11期),我们觉得该文对一些名词用作动词的释义是比较准确的。但提出“用动式”的说法似乎欠妥。首先,从根本内容上来看,吴文所举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使动、意动等并不是同类现象.众所周知,文言词活用中的使动、意动等都构成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即:使动式是主语使宾语动,意动式是主语认为宾语动,为动式是主语为宾语动,对动  相似文献   

14.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活用现象。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不及物动词等这些本来不带宾语的词,如果临时性地带上了宾语,那么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一般译为“使……动”,因此称为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15.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第179页注释②说“快于心”之意是使心里痛快,并进而点明:“快”,使动用法。此注值得商榷。所谓使动用法,即动词(包括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形容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说使动用法的词起码得有宾语。“快于心”中的“心”是介词“于”的宾语,是介词短语的组成部分,介词短语是  相似文献   

16.
双宾句是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的动词谓语句 ,表称说意义的“(主 )·动·名 1·名 2 ”句子属于双宾句的一种 ,由正面看 ,它符合双宾句的特点 ;由侧面看 ,它不同于兼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及复指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活用现象。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不及物动词等这些本来不带宾语的词,如果临时性地带上了宾语,那么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一般译为“使……动”,因此称为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有三种翻译方式,但是,有人对此不甚明了,以致在对它进行判别或翻译时,产生了模糊认识或不能灵活翻译。看到课文注释将“六国会盟而谋弱秦”中的“弱”注释为“削弱”时,就对它的使动用法产生怀疑。在翻译使动用法时,一律使用“使……动”的格式,从而显得有点生硬。现从高中课本中选取数例,例说…  相似文献   

18.
凡句,主语使宾语具有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内容,即为使动句;使动句中的谓宾关系为使动关系;其中的谓语动词可称为使动词。凡句,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内容或主语把宾语看作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内容,即为意动句;意动句中的谓宾关系为意动关系;其中的谓语动词可称为意动词。 仅从理论上如此谈“使动”和“意动”,似乎并不困难。问题是怎样依据理论去分析和解释具体的句子,谬误和分歧往往就在这里产生。学者们在注释或引例时,各持己见,然皆不申述理由,以致读者是非莫辨,无所适从。本文拟把教学中碰见的  相似文献   

19.
谈谈使动句     
使动句就是主语支配和影响宾语,使宾语发出了某种动作或产生了某种情况和变化。使动句有两种句型:一种是活用其他词类为使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后带宾语,构成“主||谓+宾”的格式;另一种是用使动词作第一个谓语,带兼语,后边是第二个谓语,构成“主||谓_(1)+兼+谓_(2)”的兼语式。这两种句式古今汉语中都有,不过古代汉语的使动句以前一种句式为主,现代汉语的使动句以后一种兼语式为主。现将两种句式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20.
第九句。词类活用中名词和形容询活用为动词最常见,而活用后有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其特点必须带宾语。在句子中取得动词资格的名词、形容词,对它所带的宾语分别有“使怎样”和“以为它怎样”“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如“先生之思,生死而肉骨也”中的‘咱骨”可译作“使骨头长肉”,“益尝君客我”中的“客我”可译作“把我看成客人”。另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时都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涤时要仔细识别。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所而小之,则王怒。”“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前一句的“小之”是“使它小”,侧重于客观行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