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步履不停的小文化人 "小文化人"区别于声名显赫的"大文化人",他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像是"文化人"这个庞大家族的一个分支. 古往今来,"小文化人"风尘仆仆,步履不停.传统文化精粹是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 他们或以此为生计,或以此为消遣,并获得口碑.他们是生长在"古今"连接地带韵味独特的人间草木.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体育文化间的矛盾与冲突。在体育文化发展中,处理好体育文化的普遍价值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体育文化普遍价值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理想维度,维护着人类体育整体的发展与进步,而民族体育文化个性是世界体育文化生动性的核心要素。在体育文化重建中,应立足于理性与价值的二重视野,实现体育文化普遍价值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确保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1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使命是:1.1 通过研究和教育展现知识、传递知识和培养艺术:1.2 有助于发展富有责任心的个性,即发展具有科学、社会、文化,以及政治良心的个性,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科学与专业训练;1.3 在满足各国的社会、文化和发展需要中发挥作用。 大学的体育系促进和扩充了体育与运动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休闲时代体现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体育进入休闲,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在休闲时代开展体育活动,其重要特征是满足人们的个性需要,提供多样化的运动休闲元素。民族体育由于能够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将重返世界体育舞台,尽显本土的文化魅力。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承载着东方人特有的与自然和谐同步的休闲娱乐观,在休闲时代将获得新生的土壤,极大丰富和充实由西方体育独领风骚的当代体育,也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纪复兴写下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涵义是培养学生的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想象和创造.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探索中国体育文化发展新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体育文化在不断地创建和发展。当前,应辩证地探索并实践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发展之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作为体育科技产业信息文化,应立足于面向奥运会,用中国先进体育文化促进奥运文化的发展,为整个世界体育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发展,要求体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反思传统体育教育观中所凸显的生物体育观以及客观上的限制,要求构建新型的体育教育即以人为核心和根本,注视崭新的体育人文精神,秉承并超越根植于传统中西方文化中的体育人文精神。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体育生物与体育人文的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活动能力决定着满足程度的大小,进而决定着人个性发展程度的观点。而传统体育教育观向新型教育观的转变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瑜伽的文化足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瑜伽文化的历史性回顾和文化学分析可以发现:瑜伽文化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主要因为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选择。古典瑜伽由于选择了与具有个性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古代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哲学观的融合,所以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主流;近现代瑜伽因为选择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和审美需要这样具有共性的实用价值观相结合,从而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9.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长期积淀的文化.而不同民族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途径不同,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文化个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漫染的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其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碰撞、冲突日益加剧的今天,对民族传统弘扬与继承体育的矛盾更加突出,矛盾冲突主要还是我们自己思想观念转变不够,还存在片面地看体育进步和发展的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个性的意识,真正认识自我,从而增强自尊、自强的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1.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交融2008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人文奥运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多元创造、对话交往,是新世纪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中国文化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是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融合不同地域的文化而逐步形成的大文化。2.身心一体的和谐追求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积极价值。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铸就人们的健康体魄,也有益于发展个性、丰富情感、开阔视野、完善道德等。体育运动有强烈…  相似文献   

11.
无伤之痕     
与曾经古时的严酷刑法不同,在这个年代,纹身更多是作为一种记录成长,彰显个性的文化现象招摇过市。而整天身穿统一制式队服的运动员们更需要纹身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除了与纹身文化息息相关的极限运动,篮球足球圈子里也不乏纹身文化的忠实拥趸。  相似文献   

12.
学生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以行政班进行体育教学,无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满足个体实际需要。通过选择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探索一种从兴趣出发,按需要选择,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主动学习,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学校体育教育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学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满足学生需要,尊重学生人格,加强思想教育与个性形成有机结合等问题的探讨,旨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练习中的"呼"与"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的统一是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与中国传统养生方法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从 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初学时只要求自然呼吸。动作熟练以后,可以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和需要,在 合乎自然的原则下,有意识地引导呼吸,使其更好地适应劲力与动作要求。在太极拳练习中呼吸的调节尤为重要,呼吸 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练习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1.国内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因”(1)主观动因①运动与休闲的个人需要构成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体育旅游有机地把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使体育更贴近自然、使旅游更接近“原我”,并在形式上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在目的上实现了体育与旅游两不误,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体育锻炼旅游化,旅游活动健身化,由此更受到个性张扬和“效率优先”的现代人的青睐。②消费文化转型成为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宽松的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突出个性”的意识在消费文化中蔓延开来,消费文化也因此从整齐划一的单调色彩中走出,向追求消费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向追求物质文化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体育强国是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对于体育强国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引导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在认识体育强国概念和体育强国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强国建设的原则和支撑体系.研究认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质和量的统一是体育强国建设需遵循的主要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物质、文化环境、中华体育精神是体育强国建设的主要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时代邮刊》2022,(3):19-25
"小文化人"风尘仆仆,步履不停,各得其乐,散发清芬.他们为村人写春联,教顽童习书法,守护祠堂、乡约、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办读书会,开图书馆,建私人博物馆,以有用之身,做"无用"之事;以赤诚之心,传承文化薪火.他们如此平凡,也会囿于柴米油盐;但又如此脱俗,醉心诗书礼乐,理想情怀.他们身处哪里,就滋养哪里的一小片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8.
一、并列式教学计划 2012年12月,常州市孙建顺名师工作室开展了常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个性施导手段提升学生体质的研究》,为了体现"个性施导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设计方面采用了并列式教学计划的样式.并列式教学计划是在原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在教案的右侧或某个教学环节的下侧增加一栏以体现教学中所采用的"个性施导手段",并列式教学计划的实施将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采用心理问卷调查和访问法的基础上,从健美操与学生个性变化、兴趣动机变化和需要满足程度等方面的关系,探讨了健美操锻炼对高校女生心理个性发展的影响,认为健美操运动有利于学生心理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邓晓成 《体育世界》2011,(12):73-74
中国武术由技术上升为文化的认同,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文化自觉意义上,河南武术文化的发展正逢其时。其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有三:一是注重继承与革新的和谐统一,二是发展武术文化产业与尊重文化价值特征和文化发展规律的统一,三是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和民族文化特色固守相统一。固有的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外来的影响究竟有几分可以接收,乃是包括河南武术文化在内的中国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