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消息结尾以“据”字起始的一种新闻写作格式,本文简称为消息“据”式结尾。常见的消息“据”式结尾有:据悉,据了解,据介绍,据统计,据报道,据某单位某人说,等等。稍加观察不难发现,“据”式并不仅仅出现在消息结尾,在消息导语、背景、主体中也不鲜见。  相似文献   

2.
“看书先看皮,看先看题”,消息标题也不例外,它就像“龙之睛”,历来被写作重视。如何写好消息的标题,成了记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并为之费尽心血。在写作中摸索出很多好的方法,比如下面2例:  相似文献   

3.
刘志军 《大观周刊》2012,(26):162-162
由于认识的不足,使好多学生进入一个误区,高中多数学生认为语文知识已经在初中学完了,汉字也基本认识,语汇也有了相当的基础,觉得语文的积累学习已经到了放一边的时候。再加以高考的压力,语文的功利效果很不明显,不如多花点精力在数理化上。因而,现在的高中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的对象往往不是语文,语文学习之风“式微”而“式微”了。这种局面的出现自然与考试评价机制、选拔制度有着直接关系,但要改变它,语文教育本身并非没事可做。  相似文献   

4.
消息头的定义按照复旦大学刘海贵先生和尹德刚先生所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上所言,就是: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其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或“XX社XX地X月X日电”的字样,这就是“消息头”。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不可忽视消息头的运用。书中说:“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与电两大类”,讯与电,只是传递手段上有所区别,其性质与作用是一样的,消息头的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5.
第一,三种错误现象 (一)电头标注不规范。宁夏某企业报和宁夏某政协报2005年1月31日头版头条报道自治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胜利闭幕的消息,电头分别是“本报讯宁夏日报记者某某某报道”,“本报讯(宁夏日报记者某某)”:宁夏某党报2005年2月19日,3月11日分别在头版刊发了消息《求真务实/不尚空谈/我区大兴开短会之风》,  相似文献   

6.
某报曾经刊出过一条“本报记者”撰写的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强调未批准国外公司在国内投资办烟厂》。而消息中报道的主要内容则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今天郑重宣布,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国外烟草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办烟厂。”显然,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所使用的“中国境内”是准确、严谨的,消息标题中编辑所采用的“国内”是不准确、不严谨,存在着政治性纰漏的。  相似文献   

7.
先让记者跑起来,深下去姜圣瑜要让消息唱主角,先要让记者“跑起来”记者是报纸消息的主要提供者,报纸上的消息少,反映出记者发的消息少,记者不写消息,老总和版面编辑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消息唱主角就成了一句空话。再深一层分析,以采访消息为己任的记者为...  相似文献   

8.
大力开展“让消息唱主角”的再教育张骏德记得早在1981年春天,我与周胜林教授接受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委员会关于《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的编写任务时,在概论的开头就写了“充分认识新闻(消息)的地位”: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了消息、通讯、特写、...  相似文献   

9.
郭瑞璜 《今传媒》2003,(1):21-22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报纸上,消息头使用“×报综合消息”(或“本报综合报道”等类似形式)的情况逐渐多了起来。有的报纸的某些版面所发的消息,大多数都使用“×报综合消息”的消息头,个别版面甚至每条消息都是“×报综合消息”,给人以使用过滥之感,亦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0.
很多同志写新闻时,尤其是写反映工作内容的消息时,往往自觉地受政工研究和经验材料写作思路的影响,不是写成“首先、其次、再次”,就是写成“做法有一、二、三”,不像个消息体裁,同时也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这“条条”之中了。这些稿件寄到报社编辑部,多数逃脱不了被”枪毙”的命运。少数因为题材重要或与新颖沾了光的稿件,编辑为了不忍痛割爱,只有动手为作者改写,有时干脆重新组织结构。假如我们的报道员在写这些稿件时能注意克服公式化现象,稿件被采用率肯定会大大提高。那么一旦自己写了这样的消息稿,如何在发往报社…  相似文献   

11.
广播消息是一种以有声语言和其他音响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地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新闻体裁。广播消息和报刊消息一样都要写成文字稿,但由于广播消息与报刊消息所使用的传播工具不同,因而有不同时写作要求。广播新闻是“说”的新闻,因而要尽可能按照“听觉规律”的要求办事,它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必须适合于听众通过听觉来接受信息的传播特性。导语直入,简明扼要,不绕弯子,不卖关子广播消息的导语在写作上类似报纸消息的标题,既不过于抽象,又不过于具体,而是虚实结合。报纸消息的导语前,一般都有生标题、副标题、引题等。这些标题是读者…  相似文献   

12.
成语“空穴来风”,原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不是”加“没有”,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然而闲暇读报阅刊,每每见到文章的本意也是说某一消息、信息来而有原、传而有据,可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偏偏要在“空穴来风”之前再加一个“不  相似文献   

13.
严农 《新闻世界》2004,(11):33-33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臭名昭的“艳电”.从此,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自派公开投进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当时.国民党政府当局害怕丑闻外传,不准报界披露汪精卫已叛国的消息。重庆各报虽略知内幕.但身处国府之地,慑于当局之威.一时也不敢将其消息见报,范长江旋即将有关材料转给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 ,自以刊登新闻为首要之责任 ,自采新闻当占主导地位 ,但为了丰富版面和节目 ,以文摘的形式刊登或播发其他媒体的消息 ,也就成了许多媒体拾遗补缺的一个重要方式。按理说 ,既是文摘 ,自应有其出处 ,但据笔者所见所闻 ,却总能发现好多“无头新闻” :某地报纸的文摘版 ,只见各类消息和作者 ,而对于消息的出处却一概不予注明 ;而某地级市电台早间新闻中的“翻阅媒体”栏目 ,在近十篇稿件中 ,却一个“媒体”的名字也没有出现 ,让听者和观者都如坠雾里。文摘是一种新闻文体 ,出处是其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否则 ,既不完整 ,也会让受众搞不…  相似文献   

15.
向贤彪 《军事记者》2002,(11):59-60
读《刘墉文集》,看到“三个筛子”的故事,原文照录———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个人不解地问。“第一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还应该是善意的”。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是重要的吗?”“并…  相似文献   

16.
散文式消息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影响着它的受众率和乐见程度。作为消息“脸面”的标题和导语,给人的第一印象全写在这张“脸上”。然而,有些消息仅主体具有散文式的特征,类似于特写活龙活现,让人易于接受,只因为前面的标题和导语不吸引人,而使得主体部分“藏在深闺  相似文献   

17.
所谓“娱乐新闻”,就是能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产生愉悦之情的新闻。一般说来,“娱乐新闻”有如下几点特性: 其一,娱乐新闻具有娱乐性,因其属于软新闻,而软新闻大都具有娱乐特性,尤其是那些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奇人趣闻或自然界的异物怪事的消息,其娱乐性表现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8.
刘沛恺 《青年记者》2022,(15):107-108
“新闻本位”观念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萌发,其内涵在与“政论本位”“营业本位”“社会本位”“宣传本位”等多元话语的竞争与互动中不断丰富,从重视新闻与事实而非言论的编辑方针,发展为强调为读者、社会提供新闻而不将营利视为根本的经营方针。随着国难的加重,“新闻本位”作为与“宣传本位”的对应观念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9.
莫忘“守关”意识顾冰清有家报纸发了1条江苏某地渔民大发鳗鱼苗财的消息,文中写道:今年春节以来,这里鳗鱼苗旺发,500多渔民凭借“风水宝地”之优势,展开了捕鳗和贩鳗大战。据不完全统计,3个村渔民在近百天中靠捕鳗进财1600多万元,人均收入3万多元。短短...  相似文献   

20.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非常擅长用场域理论米分析当代社会问题,他认为“一个场就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一个实力场有统治和被统治,有在此空间起作用的恒定、持久的不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为改变或保存这一实力场而进行斗争的战场”。新闻场是在十九世纪两类报纸的对立中构成的:一类优先提供“消息”,尤其是“耸人听闻的”或更佳的“轰动性的”消息,另一类则发书和“评论”章,充分显示其“客观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