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溶解度曲线反映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它有其广泛的应用,现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由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相对大小。4.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斜度大小可以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5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6.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7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温度降低时析出晶体的多少或在温度升高时…  相似文献   

2.
从图象可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18种皖巢湖师专(238000)尹华,万新军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主要是根据物质间的物理性质的差异(如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的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不同物质熔点、沸点的不...  相似文献   

4.
一、掌握要求了解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二、知识要点与典型例题混合物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以得到几种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把不纯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都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进行的,因此,可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1.过滤法用于分离或提纯固体和液体或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的方法。如粗盐的提纯。2.结晶法用于分离或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方法。l)蒸发溶剂法用于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啊变化不…  相似文献   

5.
一、除杂方法与典型例题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一)物理除杂质的方法常采用的物理除杂法有:(1)溶解过滤法。常用于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的分离。如粗盐的提纯。(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常用于分离几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和不大的固态可溶性的混合物。如分离江化钠和硝酸钾。(二)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化学除杂法在物质除杂中最常用。化学除杂通常要遵循大率原山:“不引、不变、好分。”不引——不能在分离除杂过程中引入…  相似文献   

6.
(一) “溶解度”是初中化学重点内容之一。它是溶液反应,物质结晶,分离,提纯的基础;也与电离、络合、化学平衡等理论有关。初中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 1.有关溶解度概念的形成及溶解度曲线意义的理解和应用。由于溶解度与温度、溶剂、溶质和饱和溶液等四个因素相关,且物质状态不同.溶解度的质量单位不同;物质种类不同,其溶解度不同,虽然物质溶解度与温度关系是有规律变化,但也有例外,初中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常感到概念多,  相似文献   

7.
一、物质提纯与分离的一般方法1.过滤法用于液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或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如除去水中的泥沙;分离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固体混合物中的MnO,和KC等。2结晶法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异较大的几种可溶性固体的分离。如NaCI和KNO。的分离等。3.溶解法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溶解而除去。如除去银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可加入适量的盐酸,使铁与盐酸反应而溶解,然后经过滤而除去。4转纯法将杂质转变为被提纯的物质。如除去CO。中少量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Ct1O,使CO转化为CO。。Ct1O+CO=Cll+CO…  相似文献   

8.
正1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1物理方法(1)过滤:它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使不溶固体与溶液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浓缩:它是用于分离溶于溶剂中的溶质的一种方法.如分离食盐溶液中的NaCl.(3)结晶、重结晶: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性质来分离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如NaCl和KNO3混合物的分离.重结晶实际上是反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第四节编排了用结晶法提纯硝酸钾的演示实验,我们在教学中对该实验有些看法和建议。现列举如下。   a.教材对该实验的说明和分析不准确。实验前面的正文有“利用这一方法,还可以分离几种可溶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对实验的分析中有“从而达到了初步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目的”。我们认为该实验不能用“分离”的说法,混合物分离的结果应该能够得到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应的纯净物,而本实验只能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却得不到纯净的氯化钠,所以只能说“提纯了硝酸钾”。作为化学教育的启蒙教材,如果一开始就混淆了“分离…  相似文献   

10.
一、考查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表示:某一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等。灵活运用上述信息可顺利解决诸多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七、对物质的溶解度规律把握不准易错分析: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主要有三类:(1)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钾、硝酸钾等.(2)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钠.(3)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如气体、氢氧化钙等.有些同学对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把握不  相似文献   

1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溶解某固体物质达到他和状态时的质量。它受温度和溶质、溶剂的性质的影响。各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各不相同,其影响情况可以用溶解度曲线直观的反映出来。溶解度曲线就是将某物质的溶解度与其对应的温度,放在以温度为横坐标,以溶解度为纵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画成的曲线。由于各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所以画出的溶解度曲线的弯曲程度及方向也就不同(参着初中化学课本第136页图7-1)。1、点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均表示物质在某一温度的溶解度。如图1中…  相似文献   

13.
第11小题是涉及初中化学内容中有关溶解度计算的一个题目.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原题目中的A、B、C、D四个选项都不能肯定正确,都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温度变化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大小只有较笼统的意义.可以有以下理解:一是通常认为的温度变化后,物质溶解度数值的绝对变化量的大小;二是温度变化后,物质溶解度的绝对变化量占变化前原溶解度的分数的大小.据题目所给条件,降温后,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有晶体析出,说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那么,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从80℃降温至20℃,且甲物质析出…  相似文献   

14.
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某一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为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2007年各地中考化学中出现了许多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试题,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  相似文献   

16.
从溶液里桥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物质的结晶。物质结晶的方法有蒸发溶剂法和冷却法。同学们在解结晶计算题时,一般都觉得较为棘手。为帮助同学们顺利掌握此类计算,现将常见题型及解法归纳如下:一、蒸发溶剂法与晶体量的计算即蒸发溶剂而析出晶体的方法(不考虑温度的改变)。该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的结晶。此类计算有下列两种:1.他和溶液蒸发溶剂结晶的计算。例1将20℃时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掉15克水,则可析出食盐多少克?(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解析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蒸发水析出食盐的县实际上就蒸…  相似文献   

17.
题13 一定质量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合可溶性杂质.在10℃时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50g.若该实验在40℃下进行对,残留固体质量为120g;70℃时为20g.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8.
<正>2024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样卷中,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道,分值为10分,且全部为单选题,其中第10题难度相对较大,现解析如下。原题再现自制神奇的“天气预报瓶”需要用到硝酸钾(KNO3)等物质。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6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 gC. 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 g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和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大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物质即物质的提纯。提纯是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提纯的方法,可视物质性质而定,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提纯法。一、物理提纯法常用方法有:(一)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物质分离。如;粗盐的提纯。(二)蒸发。通过减小溶剂使可溶物从它的溶液中析出。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由硫酸锌溶液提取硫酸锌。(三)结晶、重结晶。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或重结晶…  相似文献   

20.
物质的分离是指混合物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各组分分开;提纯则是将被提纯物质中的杂质除去.分离与提纯的目的不同,但在实验操作上都需要一些相同的方法.在进行物质分离提纯时,我们应根据被分离提纯物质与杂质性质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方法,现将物质的物理分离提纯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