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因其伟大的物理理论为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进步 ,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风云人物”。《时代》周刊说 :“在廿世纪 ,人类首先需要记住的是科技发明 ,特别是与我们探究和利用原子和宇宙有关的创造发明 ,人们因此会自然地联想到爱因斯坦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和伟大心灵的体现。”爱因斯坦从 190 1年到 195 5年共发表了专门的科学研究论文约 2 0 0篇 ,主要涉及相对论、量子论、分子运动论等不同学科领域。尤其是相对论 ,作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贡献 ,奠定了爱因斯坦在整个科学史上史无前例的地位。但是就…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纵横谈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中指出:“二十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本世纪前期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五十年代半导体技术的突破和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引发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本世纪中叶以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研究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能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新产业层出不穷。人类正在经历一…  相似文献   

3.
在2 0 0 3年的生命科学领域,坏消息比胜利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然而,梦想是人类前进的动力。2 0 0 4年的生命科学界将发生哪些大事?6个关键词为我们打开大门。1 生命药丸 2 0 0 3年6月,英国学者首次提出了多效药丸概念,通过一种药丸同时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防血栓和降低心脏  相似文献   

4.
新技术革命的本质和特点关于新技术革命的本质,普遍认为它是在科学成为发展社会生产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生产力所发生的根本质变。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正在蓬勃地展开和完成,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合乎规律的阶段,是一个世界性现象。科技革命有两个主要前提,一是科学技术前提,二是社会前提。就科学技术前提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使得物质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世界图景。电子、镭和化学元素转化的发现,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表明科学已深入到微观和高速领域;量子论解释了化学键的性质,为科学与生产开辟了从化学上改造物质的广阔前景。而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则表现为电的运用,无线电技术的推广和航空事业的发展,以及继之而来的原子能的利用,航天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本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以来,在重大科学技术发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物理教学的意义自二十世纪以来,物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了飞速发展的趋势,一项项伟大的成就不断在这个时期产生。例如二十世纪初,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的学说、普朗克创立的量子论,以及20世纪中后期创立的物质的基本结构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核技术、航天技术、  相似文献   

6.
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人类来说 ,2 0世纪是一把双刃剑 :好的一面是 ,生产、科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坏的一面是 ,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还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 ,真是“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 ;争地以战 ,杀人盈野”(孟子语 ) ,人类的生命遭到了巨大的浩劫。正是在这把双刃剑现实的教育下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于是在二战结束之后 ,经过一定时期的酝酿 ,有识之士便提出了生命教育。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他早于 1 968年 ,即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  相似文献   

7.
2001年生物科学技术的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 ,人类的未来越来越紧密地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相联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将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力工具 ,它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通过对生命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能够揭示生命的本质 ,改造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从而为医学工业、农业、食品、制药、环境等领域提供可生产的资源。2 0 0 1年 2月 1 2日 ,世界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由 31 .6 4 7亿个碱基对组成 ,共有 3万~ 3.5万个基因 ,基因数量远小于原先 1 0万个的估计。科学家还发现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只占整个基因组的 2 %。2…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世界上第一例病毒感染者在美国发现以来,"艾滋病"已成为让全人类谈之色变的词汇。仅仅25年时间,艾滋病已夺去了全球2000多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二十世纪的瘟疫。一、艾滋病的发现和起源  相似文献   

9.
本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其中性本能更是对人类生命形式有重大影响。在二、三十年代 ,沈从文从生命个体的性本能欲望出发 ,细致描摹了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的生命存在。沈从文对生命本能的描述 ,传达了二十世纪中西文化思潮接轨的讯息  相似文献   

10.
已过去的 2 0世纪 ,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类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了未曾有过的辉煌 :把动物基因移植到植物里 ,获取优质、高产、高抗性的大米 ;克隆技术的出现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顺利进行……人类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给这个时代留下了许多不光彩的记录 :1  2 0世纪的 1 0大环境公害1 1  1 930年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致使一周内 60多人丧生。1 .2  1 94 3年 ,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使许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痛病。1 .3  1 94 8年 ,多诺拉烟雾事件 ,导致 1 7人死亡。1 .4  1 952年 ,伦敦烟雾事件 ,5天内…  相似文献   

11.
水是有限的     
3月 2 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 ,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 ,无一不是沿着河水诞生 ,随着波涛发展的。埃及与她的尼罗河 ;巴比伦与她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印度与她的恒河 ;中国与她的黄河。一条河流象征着一个古国 ,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时文明。在人类进入 2 1世纪的关头 ,水的价值恐怕要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显得贵重。根据世界银行 1 995年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 ,拥有世界 4 0 %人口的 80多个国家正面临着水源不足的威胁 ,其中 2 6个国家约 3亿人 ,人均年供水量不足 1 0 0 0m3 。全世界有 1 2…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文摘》杂志刊登了二十世纪最重大的未能解答的问题,希望有识之士能攻破: 1、生命是怎样起源的? 2、人类能控制天气吗? 3、自然界有一平衡吗? 4、智力来源于何处? 5、大脑是怎样进行工作的? 6、细胞是怎样变成染色体结合物的? 7、人类能征服癌症吗? 8、植物怎样利用太阳能? 9、类人猿是怎样变  相似文献   

13.
《果壳中的宇宙》 ,史蒂芬·霍金著 ,中文本吴忠超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史蒂芬·霍金 ,被禁锢在轮椅上近 4 0年的最富有创见的科学巨人 ,我们时代最富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跨世纪的人类智慧的偶像。其巨著《时间简史》畅销于世一千多万册 ,把辉煌的理论物理学家的观念带进了全球的千家万户。轮椅 ,只能禁锢巨人的身躯 ,却禁锢不了巨人的思想。《果壳中的宇宙》 ,为巨著《时间简史》续篇。全书凡七章 :相对论简史———爱因斯坦是如何为 2 0世纪两个基本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基的 ;时间的形态———宇宙具有多重历史 ,每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是一个飞速旋转、眼花缭乱的世界,一个生命在纵情喷发的世界.二十世纪也是一个文学"大串连"的运动进程,串连的轨迹跨过国境的界桩,越过派别的禁区.纵从向来说,流贯着二十世纪的时代精神——创造(反叛),作家们企图弥补历时线上的差距,尽力寻找全新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表现形式,刷新人类文学的新纪录;从横向来说,呈现出二十世纪的社会特征——开放(渗透),作家们渴望发现外来文学深藏的永恒,丰富自己的文学宝库,弥补届时线上的缺陷.二十世纪人类文学就是在大创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兴起现代科技革命经历了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当代新科技革命三个阶段。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以19O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和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是二十世纪现代科技革命的肇始。由量子论发展而来的量子力学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包括自四十年代起到七十年代中期的一系列科学技术突破。主要的是:原子能科技革命、航空航天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科技革命。当代新科技…  相似文献   

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2 0 0 3年4月,美国科学家在华盛顿宣布,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 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回答1~3题。1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说明(  )A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 .人的认识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 .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会促使人…  相似文献   

17.
量子力学是物理系本科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务必让学生学好。可是,有些学生认为,教中学物理,学不学量子力学关系不大;还有些学生感到量子力学概念抽象、数学演算繁难,有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怎样改革量子力学教学才能使学生重视并努力学好呢? 联系中学实际使学生领会量子力学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意义近代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而量子论是近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往之一。不仅如此,量子论和相对论还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了人类的宇宙观和思想方法,它使人右刀寸物质存在的方  相似文献   

18.
进入 2 0世纪后 ,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意义问题成为哲学关注的首要问题。这在英美表现为分析哲学 (包括语言分析、逻辑分析、操作分析等 )的崛起和兴盛 ;在欧陆则表现为现象学和解释学对传统哲学问题的纵深发掘。哲学思维的方式和内容往往承载着时代精神的深层底蕴。意义问题之所以成为 2 0世纪哲学的核心问题 ,乃在于当代人类迫切地面临着“意义”问题。就科学来说 ,由于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 ,如何理解经典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的意义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问题 ;就社会文化来说 ,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灾难迫使人们不得不对被视作“文化典范…  相似文献   

19.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它们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如果说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那么,量子力学的创立则标志着人类对物质运动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人到了微观世界.量子力学的创立经历了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的近30年的发展历程,量子力学创立以前的量子学说统称为旧量子论,它主要包括: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前 5 0年 ,女性文学具有“双声”和“复调”的审美特征 ,即在表现现代女性独特生命的过程中 ,体现着时代色彩和具有启蒙意义。后 5 0年女性文学从揭示男女政治平权后的性别歧视的理性审视到抒写和披露女性幽密心灵的吟唱发展为以物欲化的场景 ,表现女性灵魂无着的焦灼与后现代社会人的反叛情绪。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是崎曲的。本文从女作家的身份认定、女性生命的哲学反思、女性视角三个层面对女性文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意欲使女性文学具有更丰富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