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广播事业的改革从so年代中期出现以珠江经济电台为代表的“珠江模式”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这是新中国广播史上发展最快的十年。以“珠江模式”为代表的广播改革,曾经是我国广播史上电台业务改革的一次成功的实践。作为广播改革的发端,功不可没。但是.“珠江模式”由于历史的局限,本质上没有突破广播业务改革的范围,仍主要停留在电台内部业务改革的层面,尚未触及管理体制深层的改革。近几年来.广播界面临的新问题是:怎样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与甘共传统的广钱管技体制澜湖不同的崭新广播管理体制?怎样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2.
1986年12月15日凌晨5点钟,坐落在人民北路686号五层的广东电台直播间,主持人周郁和黄唏伴着“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的音乐和呼号,开始了播音。当时,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天对中国广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86年12月15日清晨5点整,当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两位主持人高声朗诵着珠江台的呼号“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的时候,他们或许未曾料到,中国广播事业将就此揭开崭新的一幕,中国广播改革从此开启了新的篇章。 1996年9月17日至19日,当一群广播界人士汇集在珠江之滨、五羊城下,召开“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回顾总结广播改革十年所走过的道路时,他们有理由为十年改革的辉煌成就而骄傲。如果说,当年珠江台的改革还属于自发行为的话,那么,而今的理论研讨和学术界定就使之成为自觉。以“珠江模式”为代表的广播改革,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理论,开创21世纪的广播新格局,提供了丰厚而又生动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珠江台的创建在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史上的重要意义罗弘道10年前,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珠江台”)的创建和一系列改革,突破了我国广播的传统模式,对后来全国广播电视改革的路子影响至广至深。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始于80年代初,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7年的历史。把...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广播界以珠江经济台为代表,率先打破了当初人民台一统天下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文艺、音乐、交通、教育、健康频率等系列台模式逐步风行全国。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广播曾在全国各地刮起一股旋风。上个世纪经济广播在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勇立潮头,引领中国广播传媒从单一的传播领域向全新的服务和经营领域扩展。“珠江模式”风靡主要缘于对节目形式的创新。“珠江模式”的特点是:主持人中心制,即除新闻节目之外,其他节目的信息采集、编辑、播音均由一人完成。节目形态为大板块,一个板块小…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广播的定位问题实际上贯穿着中国城市广播改革的始终。城市广播改革中出现的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趋势,实际上已经昭示了我国城市广播发展的方向。一、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是我国十几年广播改革历史的经验总结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和一系列改革,标志着我国广播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以珠江经济台为契机的“珠江模式”,其实质就是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的早期试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定了听众是广播的主人的地位。这为广播走向系列化、专业化和对象化创造了条件。听众的需要就是广播的需要,系列化…  相似文献   

7.
在广播改革中不断开拓前进──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十周年回顾王坚,谭耀辉,徐晖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历程。它是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广播界同行的关注和广大听众的爱护下,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珠江台自开播以来,紧跟全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十年广播改革回顾与思考曾广星广东电台的广播改革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开始了的。但系统的、全面的、有计划的改革是从1985年创办珠江经济台开始的。如果以1986年12月15日珠江台开播为标志,今年正好是十周年纪念。今天回顾一下广东电台十年...  相似文献   

9.
1986年12月15口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丌播,拉开了中国广播事业改革的序幕,各地广播机构相继开办了经济台。经济台的开播,从节目形式到播出方式都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当时广播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对以后形成多频率的发展格局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各种现代化传媒竞争日益激烈。广播电台如何在竞争中搞好改革,在广大受众的心头占有一席之地?研究一下近8年广播出现的两次高潮,可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 广播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1986年12月。这次高潮是由广东珠江台掀起的。它以灵活机动的“大板块”编排,“短、密、快”的新闻,大众化的社教节目,“近距离,低音调,一对一,生活化”的播音风格……一下子把不少听众收音机上的旋扭,从香港台转到了珠江台,平均每天来信2000封以上,每8小时一个值班编辑平均要接听200多个电话。“珠江台热”迅速波及全国。宜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何光一次充满探索精神的研讨会为期三天的“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已按预定计划完成任务,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这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以珠江经济台为主的我国广播改革的经验,分析我国广播业面临的挑战,探讨广播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到九十年代,我国县级由只有广播发展为广播电视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随之而来的这种新体制下的播音业务与队伍管理就有了新的概念,新的内容。一、局台合一的新体制,稳定了播音队伍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广播。就是在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内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重电视轻广播的现象发生。单  相似文献   

13.
“办看得见的电台”是珠江经济台创办10年来的经验之一。“看得见”的电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户外活动办广播“办看得见的电台”首先体现在办户外活动上。珠江经济合的户外活动开始于1987年5月。当时,珠江台开白不到半年,就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了《五一,珠江欢乐传万家》大型联欢活动,有7万听众参加。珠江自的同仁马上敏锐地感觉到,户外活动是一个扩大广播影响力、延伸广播的有效方法。于是,马上又搞了室内外相结合的《夏日广场》,参与对象是正在度暑假的中小学生听众。这以后,每年暑假,珠江台都要在太阳岛乐园举行暑假特别…  相似文献   

14.
多点 远程 同步直播──联议岭南广播传播功能的新开发李子先,李苗,曾新华,邓革华,张锦庆十年前,珠江经济广播电台首次采用大板块节目组合和主持人直播形式,创立了一套全新的广播传播模式。珠江台的率先改革,使处于低潮的岭南广播,开始走上了扬独家所长、重振广...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是中国广播大变化、大改革、快发展的二十年。 由珠江经济台引领的系列台、专业台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广播分众化、专业台设置的广播大裂变现象。  相似文献   

16.
无锡经济广播电台于1992年9月28日推出立体声24小时全天播音,作为93年广播宣传改革的预演。开播三个多月的实践告诉我们,全天播音是颇有成效的。一般说来,广播同行总担心非黄金时间的收听率,特别是零点过后的节目如何安排。无锡经济台总体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改革二十年来顺风逐浪,此起彼伏,广播理念和各种专业手法不断创新。从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到1991年上海电台交通信息台开播,广播“窄办”的理念和方式渐成气候,新闻台、文艺台、音乐台、体育台、旅游台……各种各样的专业台纷纷成立,节目播出方式也随之创新,从传统的综合性节目和对象性节目到板块节目.  相似文献   

18.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已经四年多了。四年多来,她一直得到新闻界、广播界同行和听众的厚爱与支持。国内广播界特别是兄弟经济电台的同志都很关心珠江台,想了解这四年多来它是怎样过来的。这里就向大家作一介绍。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稳定发展筹办珠江经济台是广东电台广播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一,当初珠江经济台全面改革节  相似文献   

19.
以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为先导,全国涌现出一大批借鉴“珠江台模式”的系列电台.1993年10月1日开播的河北经济广播电台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它的开播为河北的广播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认为,这次变革是广播事业适应全国改革开放大形势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广播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广播运行机制相比,它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打破了传统广播一枝独秀的局面,在广播内部形成了一种竞争态势,有利于广播潜力和活力的激发,也加强了广播自身与媒体的竞争实力.在一如既往地发挥好喉舌作用的同时,变革后的电台或节目,经济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改革的深入发展,广播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已经提到了我们的面前。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全面采用主持人直播的大板块节目形式,这是广播宣传上的重大改革,它对广播业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广播改革应该包括广播管理的改革。本文试图结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实践,谈谈对广播管理改革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