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这部小说是高中必读的名著。这部小说中高家的败落,向我们展示了腐朽的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崩溃。小说中觉新、梅和瑞钰的悲剧,源自封建社会的黑暗。由于长辈之间的矛盾,有情人被活生生地拆散,梅表姐最终忧郁而终,觉新也只好顺从长辈之愿娶了他并不爱的瑞钰。觉新三兄弟中,我最欣赏的是老三觉慧,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坚信封建社会终将过去。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阳光向上的性格和觉新的性格截然相反,所以他和觉新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家  相似文献   

2.
觉新是《激流》三部曲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也是作品中被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以及它的亲戚们的生死悲欢、大事小情,无不和他发生关系。他的性格,象一个头绪纷乱的线团,是与非、真与伪、善与恶、喜与悲、追求与失望,屈辱与痛苦……缠绕、纠葛在一起,表现了它的矛盾面和复杂性。这也是长期以来许多论者在对他的性格分析认识上存在着分歧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论觉新、觉慧性格与思想上的“血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问世以来,觉新与觉慧这两个人物一直被人们视为在思想和性格上互相对立的艺术典型,其实,作为生活在同一家庭,相似时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具有各自不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存在着性格与思想上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性格、思想上的异同不仅体现了人类天性中二元对立的倾向,而且还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4.
抓阉得来的婚姻并没有给觉新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把他“顺从”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这种“顺从”是无原则的、习惯性的、病态的,正是这样的“顺从”,把原本聪慧多情的觉新变成了更适合“顺从”的木偶。  相似文献   

5.
觉新是中国现代学人物画廊中具有矛盾性格的典型人物。他既是一个屈从于传统化压力的孝子贤孙,又是一个头脑清醒,无力行动的苟活。从化、心理角度解读觉新形象,可以剖析出特殊化霹体的“奴性”心态。  相似文献   

6.
临山幼儿园新来了一个五岁的孩子——朱新江,有人说他是“呆子”。他性格孤僻,神态异常。叫他坐,他就呆呆地坐着;叫他参加游戏,他默默地站立一旁;叫他画画,他在纸上乱涂一气;叫他唱  相似文献   

7.
觉新,是巴金的《家》里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性格异常鲜明、血肉极为丰满的一个。在长篇小说《家》中,觉新是一个为旧制度熏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  相似文献   

8.
觉新的悲剧     
在《家》所刻画的一群青年当中,觉新的形象尤为丰满,他的悲剧尤为感人。而觉新的悲剧既有命运的因素,又有性格的因素。本文试从命运与性格两个方面来浅析觉新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9.
曹飞 《考试周刊》2011,(57):26-27
在巴金小说中,高觉慧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大胆而幼稚的叛徒。作家让觉慧置身于时代生活的激流和高公馆等一系列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真实地写出了觉慧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写出了他从幻想到成熟,从浅薄到深沉,从胆怯软弱到坚实勇敢的思想转变过程和艰难而又痛苦的新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复杂的多元组合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10.
最能显示中国人性格中叛逆一面的莫过于家族逆子,觉慧反抗封建家庭的思想武器既是单纯的又是混杂的,这样的描写很切合觉慧不成熟的性格特点,又显示着他在成长中的变化。巴金写觉慧一再说要“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逆子性格的一个概括。  相似文献   

11.
性格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因素,是人们在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它渗透于人的全部心理过程。探视一下教师的性格类型,那是千姿百态各有特点的。有人热情温和,有人严肃冷静;有人开朗坦率,有人郁闷拘禁;有人活泼好动,有人沉着稳定;有人急躁粗狂,有人细腻迟缓……显然,教室性格丰富多样,是我们培养性格优良的学生可靠的前提。本文着重阐述了理想的教师性格特征和加强教师性格修养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由人物组成的符号系统,如果将《家》的人物置于一个坐标系中,那么,觉新或可作为这个坐标系的原点。觉新及"觉新类"原点性格的塑造,为《家》的其他人物的塑造提供了基点,点明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脉络,而且在扩大作品内涵以及表现社会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觉新的个性性格和处世态度的形成是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使然。他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而他就是那个时代社会悲剧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觉新的个性性格和处世态度的形成是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使然.他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而他就是那个时代社会悲剧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他是头脑简单,我颇为不屑;有人说他是杀人机器,我更为反感。他虽说有些性格弱点,但他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位失败的英雄,他就是项羽。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楚汉相争是充  相似文献   

16.
瑞宣与觉新分别是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和巴金先生的小说<家>中的人物.类似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角色,使两个人在性格上有很多相同的特点;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氛围,又使两人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也使两者将相同的性格特点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文章通过瑞宣与觉新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巴金〈家〉中觉新的双重人格:他的服从与不满、清醒和健忘、颓唐和充满希冀。这一性格的矛盾性、复杂性,反映了在封建礼教压迫下个性的扭曲,从更深层次上揭露了封建专制的吃人本质。觉新这一文学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巴金在《家》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悲剧人物的双重性格:顺从与正直、妥协与反抗奇特而又和谐地统一在觉新身上。作为封建大家庭的长房长孙,觉新忍辱负重、牺牲自我,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作为一个被“五四”新时代所启蒙的青年,觉新又必然产生反抗意识,尽管有些消极和被动。这种复杂性格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之下,体现了深深的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19.
懦夫还是英雄——巴金《家》中觉新人物形象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子现象是中国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物,受宗法文化的长期浸润,长子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双重性人格,卑柔软弱的行为模式和自我牺牲精神等特质。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高觉新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形象,他一方面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浸染,另一方面又受新时代新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们在新与旧的夹缝中挣扎,在矛盾与痛苦中生活。由于受“五四”反封建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觉新就成了我们心目中的“懦夫”,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然而,我们在反对觉新的同时有谁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我认为,觉新不但不是一个“懦夫”,而且是一个“英雄”——一个“敢于牺牲的悲壮的英雄”。  相似文献   

20.
小精灵的床     
从前有一个裁缝,他每天都干着干着活儿就趴在桌上睡着了。他整天都困倦不堪,因为他夜里一点儿觉也睡不了。 每天夜里他刚睡着的时候,有人——也许是什么东西——把他的被子从床上拉下来。裁缝整夜都听到有人——也许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