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君 《今传媒》2016,(7):122-123
作为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影视语言是人类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运用,其语用目的是审美,具有虚指性等特性.本文将试着从四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来对影视语言的特性虚指性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探求虚指性给影视语言产生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这直接推动了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世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再加上快节奏社会生活的影响,人们对影视艺术的要求在逐渐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对影视语言的要求。人们在要求影视作品通过语言画面展现艺术美的同时,也在要求影视语言更加地简练、诗化,从而更符合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相似文献   

3.
影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手段,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影视剧《甄嬛传》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为例,探讨影视剧语言特点及翻译,针对影视剧中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解构《甄嬛传》的翻译目的和策略,解析异化和归化等翻译策略在影视剧翻译中的应用,以求充分利用西方语言最大限度地实现东方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4.
韩雪 《出版广角》2016,(2):60-61
翻译出版是诗歌进行文化交流的途径,但是在对外国诗歌的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综合性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外国诗歌出版翻译的难点,提出了解决外国诗歌翻译出版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影视配音工作,是影视作品制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影视制作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影视配音演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配音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有效了提升了影视作品质量,满足了我国各层观众的艺术需求.本文就影视配音的技巧与方法展开分析和论述,提出了自己对饮食配音技巧方面的人事,希望对于我国影视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勋 《采.写.编》2022,(6):165-166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影视作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影视后期制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影视作品内容能够更打动人心,影视效果更加震撼,在影视制作过程中需要确保风格及效果的多样性,使影视作品中内容效果有效提升,需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对影视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艺术效果更佳。在观众能够获得更好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以有效满足。本文就影视后期制作及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影视制作步骤,对影视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开放性历史语境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总是少不了的。这种文化交流和对话要凭借一定的中介手段和转换方式来进行,于是便有了翻译。翻译的功能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信息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以利于这两种语言文字所在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文学作为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它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流通,自然更离不开翻译这一中介和方式,这样也便产生了翻译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样态。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特殊样态的翻译文学的大量出现,当然以近代为最先。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外国资本的强…  相似文献   

8.
杨雪 《传媒》2018,(8):80-82
2015年,我国IP影视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以IP为改编源的影视作品霸占荧屏.经过近三年的发展,IP影视产业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本文从产业演变理论视阈出发,对比我国与西方影视产业发展的不同,发现我国IP影视产业演变轨迹具有非典型激进性演变的双重特征,其演变轨迹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新兴阶段、趋近阶段、震荡阶段、共存阶段,而以IP影视作品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链运作最终会成为主流模式.本文还对IP影视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相关资料来完善和改进以IP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追求影视的商业价值时,最不能忽略的是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这才是促进一部影视作品向优秀作品迈进的重要举措.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可以为人们营造更深刻的审美感受.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影《大鱼》的主要内容以及其讲述的母题,最后着重介绍了《大鱼》当中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播内容的非专业化、视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非专业生产的视频内容质量较低、参差不齐,即使是诸如网剧等相对专业的视频内容生产,质量也不太高,缺乏艺术感.这些影视作品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观众的审美水平,还不利于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说到底,其在影视作品生产环节有很大的不足.为此,需要从影视作品的生产环节入手,实现内容质量的提升.由四川传媒学院教授、国家一级剪辑师李玲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的《视听语言教程:影视·元素·艺术感》一书,从影视语言创作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影视语言的基本要素和影视创作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影视思维和影视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当前的影视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影视剪辑技术日新月异.当前,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影视剪辑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观众对精品影视的观看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大观周刊》2011,(44):148-148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引进的国外影片和电视节目不断增多,字幕翻译作为影视翻译的一种主要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跨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几部著名英美影视剧的字幕翻译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台湾电影的艺术成就被公认斐然.近30年来,台湾影视作品以精致独特的拍摄手法和多样的题材在华语文化圈掀起热潮.随着两岸影视合作不断涌现利好政策,两岸影视产业交流进一步增强.但台湾影视在华语文化圈的传播过程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陈新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250-256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一灿烂文化既是中华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博采众长,吸纳世界文明精华的结果.随着佛经典籍的传人,翻译家们便开始了对翻译标准的探讨,从最初的“直译”到近代的“神似”,从对原著的深刻理解到对译者的严苛要求,无论是最早的翻译家道安、鸠摩罗什,还是现代的钱钟书、傅雷等翻译家都提出了十分精辟的见解.而近代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天演论》中对译著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言简意赅,可以说是“等值”翻译的具体解说,因此成为翻译家们共同遵守的准则.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文化,电影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其社会影响力可谓十分巨大,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涌人中国.电影是一件凝练的艺术精品,他是电影内容的脸面,是电影思想的灵魂,翻译电影片名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电影片名就像电影的一张名片,一个好的译名能在第一时间打动观众,而不是把观众引入歧途.商业物质化的侵袭,导致一些片商唯利是图,一味追求商业利润,对一些外国电影片名胡编乱译,毫无顾忌地使用凶杀、色情、暴力、刺激、鬼怪、魔兽等词汇,以招揽观众,哄抬票房.业界人士对此深恶痛绝,热切希望外国影片名的翻译回归正统,有据可依.笔者着力阐述“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的由来和确切内涵,并力求以“信、达、雅”翻译标准对几十年来的部分有影响力的美国电影译名进行评述,以期通过探讨,遏制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外国影片名翻译粗制滥造的不正之风,寻找业界人士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虽然尽善尽美的译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不存在,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传统却是可以充分沟通的,而艺术作品的翻译就是两种语言沟通不可缺失的桥梁,翻译标准的确立为外国影片名翻译的评判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国产影视剧作不断翻新,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由网络热门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出现在大众视线范围里.而这些影视剧作大部分都具有高收视、低口碑的特点,除了影视作品自身的问题外,影视的宣传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高票房、高口碑的电影《寻龙诀》为例,分析其电影宣传策略,提出热门小说翻拍影视作品在宣传策略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问:近几年来,人们对翻译问题越来越关注,有关翻译的讨论在读书界、新闻界和学术界引起了不少反响,请问翻译研究为何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答:翻译是人类最悠久,也是最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不同语言之间的人有了接触,便有了翻译。翻译活动涉  相似文献   

17.
吴德宇 《大观周刊》2010,(48):48-4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世界越来越需要文化交流.翻译是促进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翻译是双语言之间的交换活动.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的翻译是指在译语中使用自然而又最确切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所以这两种语言的转化不太容易.尽管关于翻译方面的书籍不少,但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拓展英语长句汉译的方法.这篇论文中的翻译法是在以意群为翻译单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影视的主题是影视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思想体现,而网络、手机等多媒体的传播手段使影视的传播达到多样化和全方位地覆盖受众群体。部分影视创作者由于不受到相关部门的审查,其创作的影视作品的主题带有极强的主观主义的思想判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符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而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影视创作群体,未来将会成为部分业内从业人员甚至领导人员,应该正视影视作品主题选择这一问题,培养正确的影视作品主题意识,承担影视传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李馨 《今传媒》2014,(12):26-28
在以网络传播为主要途径的数字时代,数字信息能够被便捷复制、修改和传播的属性产生出无法使创作者获得正常报酬的负面效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数字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也变得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影视行业,随着数字影视作品的诞生、普及以及基本取代胶片影视作品,网络对其传播构成的巨大威胁,也使得数字影视作品版权保护成为时下热门话题之一。其中数字特效影视作品由于其产生条件的特殊性,使得复制与传播问题变得最为严重。本文以影视行业常用的数字特效制作软件After Effect(简称AE)为例,对数字特效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侵权判定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影音设备的普及,观看影视片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拍摄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因其制作精良,情节曲折,场面宏大,受到一部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在这些西方影视作品给观影者带来视听享受和娱乐需要的同时,其以影视作品所隐含的心理战企图也在影响着观影者的心理。引导观众正确、理性地对待西方影视作品成为我国影视传媒业界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