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读者》2005,(4)
河北武安市新兴铸管子弟小学六(1)班封姣来信说:《小读者》是我同学介绍的,原以为里面内容一般。后来一看,比我想象的好几十倍。为进一步办好《小读者》,我提两点建议:一是能否通过漫画等形式来宣传原来不爱看书的人看了《小读者》后喜欢读书了;二是希望《小读者》能增加点篇幅,不然,我总是看不够。山东青岛市第59中初二(3)班牛晓瑜来信建议《小读者》能增加点体育和时事政治的栏目,并寄来了二篇亲自写的有关体育评论性的文章。四川简阳市养马河铁东街612号田家小学的余可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精神美餐这个栏目好,应多刊登一些这样的文章。二是…  相似文献   

2.
1.本期杂志中,你最喜欢的栏目:2.最不喜欢的栏目:3.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4.你最不喜欢的一篇文章:5.你对本期杂志封面设计的评价:A.好B.一般C.差6.你最喜欢的插图:7.你最不喜欢的插图:8.你对本期杂志的评价:9.你希望本杂志能够在哪些方面改进和提高:评刊人:(姓名)(地址)请小读者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5,(3)
陕西 宝鸡市凌 云子 校六年 (1)班夏嘉 桐来信说:我是去年六月由报刊亭的一个残疾老大爷介 绍结识《小读 者》的,当我读了 上面刊登的 《父 母留下的 爱》,眼泪不 由自主地 流了出来,看了第九期的《师生情真》,我和同学们都抽开鼻子了。父母也十分爱看《小读者》特别是读 了《家长刊授 读本》之后,父母 的态度大转变 ,再 也不打骂 我了,父母说,犯 了错误只要改了就好了。 甘肃 玉门市北 平小 学五(3)班 余婉婷 来信说:我非常喜欢看《小读者》。我特别要感谢《小读者》免费赠送的《家长刊授读本》。我读了《小读者》,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课外知…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10,(11)
2009年5月,当王建昊第一次在图书借读室见到《小读者》时,就兴奋不已。在与《小读者》的书信往来中,他真诚地表达说:在我看来,认识《小读者》是偶然,喜欢上《小读者》是必然。原因有二,第一是我爱美术,曾有过投稿的冲动,却不知投向何处。看到《小读者》上刊登的稚嫩画作,我的心一下子就找到了归处。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     
我可不知道你读没读过文学名著,或者读过多少文学名著。不过,什么《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水浒》等你肯定听说过。多读文学名著最好,如果自己不喜欢读,大人们又非得让读怎么办,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就说,我小,我读一点点。其实呢,这一点点就是要了解一些名著的大概意思。大概意思由谁来告诉你,还用问吗?就是“名著·一点点”栏目呗!  相似文献   

6.
你说我听     
编辑大朋友:你好,我很喜欢《故事作文》,看到这么多同学在上面发表了作品,我也想投一次稿,就是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求,你能告诉我吗?《故事作文》的一个小读者尊敬的小读者:你好!首先谢谢你对《故事作文》的支持。《故事作文》对作文的要求要说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好。体裁、题  相似文献   

7.
你说我听     
编辑大朋友:你好,我很喜欢《故事作文》,看到这么多同学在上面发表了作品,我也想投一次稿,就是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求,你能告诉我吗?《故事作文》的一个小读者尊敬的小读者:你好!首先谢谢你对《故事作文》的支持。《故事作文》对作文的要求要说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好。体裁、题  相似文献   

8.
你说我听     
编辑大朋友:你好,我很喜欢《故事作文》,看到这么多同学在上面发表了作品,我也想投一次稿,就是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求,你能告诉我吗?《故事作文》的一个小读者尊敬的小读者:你好!首先谢谢你对《故事作文》的支持。《故事作文》对作文的要求要说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好。体裁、题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05,(5)
河南开封市财政厅东街小学六年级的高明君来信说:如果老师不向我们推荐这本《小读者》,那可是我的一大损失。因为《小读者》确实是一本一看就能吸引人的好刊物。连我的妈妈,不,我们全家老小都喜欢上了《小读者》。因为《小读者》太好看了,也对我的学习太有用了,现在,我们班几乎每人都有一本《小读者》了……四川省什邡市方亭中学2006级3班的钟永思第一次给《小读者》来信说:虽然我只看了几期《小读者》,但我已深深地迷上了《小读者》。我看《我和奶奶的恩怨》一文时都看哭了。其他文章也写得很感人。可惜我每次一篇篇看完《小读者》后,总觉…  相似文献   

10.
我读了《小学时代》杂志上《我爱卡通没商量》后,突然有了一些想法。你想知道是什么吗?就听我来说说吧!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喜欢卡通的理由:因为卡通会带你走进精彩而神奇的世界,有些虽然是虚拟的,但也会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卡通会实现你心中的梦想,每个人都会希望有一个像卡通片中的大熊身边那个常常帮它解  相似文献   

11.
你说我听     
CALL编辑大朋友:你好,我很喜欢《故事作文》,看到这么多同学在上面发表了作品,我也想投一次稿,就是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求,你能告诉我吗?《故事作文》的一个小读者尊敬的小读者:你好!首先谢谢你对《故事作文》的支持。《故事作文》对作文的要求要说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好。体裁  相似文献   

12.
自称“忠实的小读者、小记者的李梦尧”从陕西西安市田王家属区4-1-2-3,寄来了长达三张信纸的长信和一封别具匠心的画信,她在长信中告诉编辑部,她花了两个多月的课余时间,搞了一次调查,并说:请相信,下列数据,都是我两个月来问出来的,完全属实:一、对100人的社会调查:(12岁以下36人,13-19岁42人,20岁以上18人,60岁以上4人。其中不认识的路人占25%,亲人家属18%,朋友57%。)知道但从未看过《小读者》的26人,看过几次的41人,每期必看的23人,全年订阅的10人。二、对全班同学的调查:知道《小读者》并看过4期以上的有31人,没听说过也没看过的11人。…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0,(11):4-4
2009年5月.当王建吴第一次在图书借读室见到《小读者》时,就兴奋不已。 在与《小读者》的书信往来中,他真诚地表达说:“在我看来,认识《小读者》是偶然.喜欢上《小读者》是必然。原因有二,第一是我爱美术,曾有过投稿的冲动,却不知投向何处。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11,(7):71-72
翻阅的米粉儿来信越多,越发现原来有那么多读龄超长的超级米粉儿一直在默默关注《小读者》,并与《小读者》一起成长着。因为羞涩,因为不善表达,就没有给《小读者》写过一封信,但《小读者》是他们童年的见证!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4,(10)
由广西跟随父母迁居广东广州南沙科学馆的本刊特约小记者谭宝琳,喜欢《小读者》的河北保定市的小记者赵云罄(笔名可可)等来信说:他们看到自己被批准为《小读者》的小记者后,心里十分高兴。谭宝琳还说:“过去,我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失掉信心,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挺悲观。但是《小读者》让我重拾自信,我有信心成为强者。”他们都表示一定不辜负《小读者》的期望,当好小记者,完成小记者应该做的下列三项任务:一是当《小读者》的主人,认真阅读每期《小读者》杂志,及时提出自己对改进《小读者》的意见;二是经常保持与《小读者》的联系,尽可能给《小…  相似文献   

16.
童儿:这个星期天我回家,又给你买了两本刊物:《童话世界》和《儿童漫画》,你一看就说喜欢。我知道,像你这样十多岁的孩子,都喜欢这个。因为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喜欢看连环画,也描摹过连环画。你看连环画很投入,那本《留洋也疯狂》有三四百页吧,你一天就看完了,看到兴致处就"嘿嘿"笑起来,还忍不住地要讲给我听。我读小  相似文献   

17.
本栏目点评人唐池子。儿童文学博士,中国作协会员,童书评论者,儿童阅读推广人,上海作协2013年签约作家。池子姐姐是深受小读者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她写过《花湾传奇》《五条腿的马》《爱散步的云》《班上来了大猩猩》等多部作品,获奖无数,让我们跟着池子姐姐一起来读作文吧!  相似文献   

18.
建议和批评     
《小读者》2005,(6)
上海市老沪闵路875弄15号的丁烨建议:刊内要多多选摘小读者们自己写、自己荐的文章;我校的高中同学也喜欢看《小读者》,可否分成: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陕西省西安市兴隆园小区22栋3-301上六年级的卢怡帆在来信中说:我的爸爸妈妈都很喜欢看《小读者》,每一期都是我的爸爸妈妈争先恐后去买的。我和《小读者》已相伴了2年了,我也非常喜欢看《小读者》。但我希望彩页多登些小读者自荐的画作、摄影,少登些广告。因为《小读者》是一本有趣有用的少年书包杂志!(注意“有用”)河南平顶山市东卫区建东小学五(2)班李颖建议我们:我的爸、妈也非常喜欢…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您好。近年来,《湖南教育》小学理科方面的栏目,如《失误分析50例》、《课堂练习设计选优》等,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比较喜欢的拦目,不亚于过去的《100个怎么教》。现在,您们又开辟了《优课讲评》,更是雪中送炭。同志们读了这些《讲评》,好比上了一堂生动而又深刻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原来,不少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听了课以后,不知道如何去评课,现在,有了这么多评课的样板,可解决我们的大问题了!这真是急我们之所急,我们非常感谢编辑同志开辟了这么个好栏目!  相似文献   

20.
夜读的况味     
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宋人尤袤有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谓得读书之真意。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读书时光莫过于夜读。“青灯有味是儿时”是南宋大读人陆放翁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况味,千载读之仍然觉得亲切温馨。记得自己在少年时常常喜欢趴在被窝里看书,那时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西游记》,其瑰丽的神话故事让我浮想联翩,梦中常常与书中的人物相遇。上学时读到冰心女士的《寄小读者》,其中一文中说过:“夜渐长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愿隔着地球,和你们一同勉励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