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写于1933年冬至1934春之间的《边城》由衷地体现着沈从文先生的创作风格和理想境界,构建着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的构建源于沈从文先生坎坷多舛的奋斗经历、对都市中"庸俗小气自私市侩"风气的深恶痛绝以及时事政局的动荡不安、令人迷茫,湘西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无不让沈从文先生挂  相似文献   

2.
怀着对湘西世界无以言说的温爱,寄寓着对人类社会“美”与“爱”的理想,沈从文于1933年冬至1934年春谱写了一曲清婉的牧歌一边城》,以希实现他“用一枝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彤式”。现从以下几点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是著名小说家,也是著名散文家。沈从文的散文创作可以追溯到20年代中期,他的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就是一部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的合集。自《从文自传》后,他的散文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写下了《湘行散记》、《湘西》两部散文长篇。前者为作者1934年冬重返湘西沿途见闻纪实;后者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用小说、散文所营造的“湘西世界”,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沈从文1931—1933在青岛两年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他文学生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青岛,他进入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完成了从文学起步阶段向鼎盛时期的转变,创作、构思了他的代表作《边城》和《八骏图》等作品,且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他创作的《边城》《萧萧》《月下小景》等大量作品,以清亮明净、潇洒脱俗的文字,展示出一幅幅生动传神、古朴奇幻的湘西风情图,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因此世人把沈从文誉为杰出的"山民艺术家"。早在20年代,沈从文就已经蜚声文坛。这位年轻的苗族血统的作家,1922年独自离开湘西偏  相似文献   

6.
怀着对湘西世界无以言说的温爱,寄寓着对人类社会美与爱的理想,沈从文于1933年冬至1934年春谱写了一曲清婉的牧歌——《边城》,以希实现他用一枝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现从以下几点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湘西边陲小镇自然和人生形式的边城小说,与沉落的都市世界相对照,希求以和谐自然的湘西社会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参照,实现其重塑民族经典的伟大梦想.浓重的湘西文化色彩使他一直不曾被都市文明完全同化,那深刻的童年记忆与现实中的一切形成鲜明对照.怀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乡下人心理上的优势,沈从文以他那特有的重直觉重感悟的独特思维方式构筑起一个理想的乡土世界,成为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8.
《边城》创作于1933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沈从文建造了一座淳朴之城,里面供奉着淳朴、善良和美丽。他用牧歌的音调,唱了一曲渺远的哀歌,转换之间,便是都市的乡村镜像。通过对沈从文湘西世界的解读,探讨其湘西世界的都市镜像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般沈从文的研究者都注意到沈从文有写湘西和都市的两幅笔墨,在研究中倾向于认为沈从文的这两幅笔墨刚好相对立,即他借批判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来讴歌以湘西为代表的乡土文明,并进而得出沈从文创作的反现代性特征和“向后看”的文艺创作心态。仔细探究沈从文的文学活动和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边城》的文学世界是特异的“湘西世界”,湘西是中国的边地,因此相对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乡土中国的文化。在这个世界中,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往往和谐地融为一体,“湘西”所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自传》)。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不是产生在乡土、本土,而是产生在都市。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于1925年写作起笔开始至1927年底离京赴沪这段时间内写作的乡土小说,建构了以一种“内部他者”身份的视角审视湘西苗族族群的“湘西记忆”。这一“湘西记忆”相对于“地贫民疾”或“香格里拉”的对湘西的偏缪认知而言,无疑是真实湘西镜像的一个侧面;而这一真实的湘西镜像在小说的叙事中得以生成,和沈从文运用民俗书写建构对湘西苗族族群认同的策略是分不开的。这即是说,在这一阶段沈从文写作的乡土小说中有着一条亦显亦隐的思致脉络:通过对湘西的民俗书写建构苗族族群的集体记忆,进而实现自我对苗族族群的“族群认同”,生成自我对苗族族群的一种心心相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实现对自我在都市早年生活中强,烈失根感的补救.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沈从文有意识地实践着各种文体形式,尤其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独创性。在其作品论中,大量色彩鲜明的文学词语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本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文学批评文本的面貌,形成沈从文独特的语体风格。另一方面,沈从文对现代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文体层面的评价,表现出对文体方面的高度重视。批评的文体和文体的批评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学批评有关文体特征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侧面,两者从同一个出发点分别指向主体和客体,构成了沈从文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湘西地方色彩和民族特征.风景画、风俗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加深了作品地域文化的内蕴.作品所揭示的某些哲理,是作家生活和经历的概括和总结.艺术空白则是沈从文含蓄表达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人中的名人更是不断地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沈从文散文中存在浓厚的“水意象”,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而这“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沈从文自然受过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那么这“水意象”必然会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联系沈从文散文的现代水世界,论述其对古典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之一,其小说的丰厚意蕴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本文运用原始主义批评方法对沈从文小说加以解读。通过对沈从文的创作倾向的分析,本文认为,沈从文的创作既有原始主义倾向,又具有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和反原始构成其互为悖反的创作心态。同时,二者对峙形成的巨大张力,也使其小说蒙上了一层忧郁色调和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6.
废名与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有着相似创作风格的小说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却有着细微的差别。他们的创作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底蕴,但其迥异的生活环境与价值取向,造成了他们一个封闭自身于孤寂的“竹林世界”,以一种潜心研读佛学的心态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而另一个却以一种傲然的姿态建构理想的“边城”世界,追求一种完美的“自爱而又爱人”的精神理念,以致其作品中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骨”风貌。这种创作风格与倾向上的异同可以从废名的《竹林的故事》与沈从文的《边城》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具有苗族血统的沈从文,在其青少年成长和人格趋于成熟阶段,明显受到湘西苗族生活环境和苗族文化传统的多方影响.当后来的沈从文主动以文学方式反映他的故乡题材、以较理性的思维认知和评介本土文化时,湘西苗族文化作为他关照和反映的一个对象就显得十分自然.于是,沈从文通过自己的文章知识评介和文学作品建构,形成了对湘西苗族文化为主打的一种传播行为,尽管这种传播及其贡献在目的性、体系性、丰富性等方面同沈从文的整个文学世界创造与物质文化史研究成果相比较,显得不是特别突出,但对它作出必要的梳理和评价,就沈从文的研究视角而言,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讨.另外,对民族文化的一大传承前提就是传播,所以,沈从文对苗族文化的传播亦即是对苗族文化传承上的一种贡献,对于这种贡献人们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所描述的"湘西世界"具有浓郁的神话气息,结合其相关作品,从"神话元素"入手,可从"历史潮流的客观影响"、"作者创作的主观选择"及"巫觋之风的深刻浸润"三个方面,集中阐释沈从文为何构筑充满神话色彩的"湘西世界",初步探求沈从文寓于其中的深刻感情。  相似文献   

19.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沈从文创作思想的内涵,就必须熟悉其作品,在小说中,沈从文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往往是包含在人物事件的描绘中;在散文中,沈从文却常常直抒胸臆,点明笔下人事的内在蕴函。散文《箱子岩》悲哀于在压迫下湘西少数民族生命主体性的丧失,悲愤于民族灵魂溃烂而趋向衰败。窥视《箱子岩》尚未阐明的主题便是:民族精神的改造;对待人事的内在蕴涵便是:哀其不幸,恨其不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