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哲学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三种现代学术规范强调哲学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条路径。其中,实证研究包含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历史研究。实践研究虽有现实意义但一般不作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自然事物的实然秩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探寻应然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的逻辑是通过观测到的“或然映像”推断实然的教育事实,发现某种实然教育行为与受教育者随之发生的实然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对实然教育事实的价值判断,设计更加合理的教育行为,最终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教育实证研究离不开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实证研究提供事实支撑。教育研究应该保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间的张力,既要以教育目的与理念为指导开展实证研究,也要开展关注本土现实教育实践的理论研究,从而实现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术月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本刊的转载引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教育理论期刊前五名。《教育学术月刊》坚持规范办刊。我们注重实证研究,注重有学理基础的研究,注重事实判断优先价值判断,注重连续性研究,注重规范性研究。欢迎规范的定量研究,鼓励不同学科视角的质性研究,尤其欢迎有深度的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术月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本刊的转载引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教育理论期刊前五名。《教育学术月刊》坚持规范办刊。我们注重实证研究,注重有学理基础的研究,注重事实判断优先价值判断,注重连续性研究,注重规范性研究。欢迎规范的定量研究,鼓励不同学科视角的质性研究,尤其欢迎有深度的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专业视角的教育研究。致力于推介思想上和学术上具有高标准、高水平的创新力作。  相似文献   

5.
十年来我国教育硕士学术成效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9所院校已毕业的教育硕士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了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十年来,毕业生在总体学术水平、问题能力、理论运用能力、方法能力和学术规范驾驭能力等方面的学术成效。结果表明:被调查的教育硕士总体学术成效是明显的,学术影响力也正在形成之中。同时也存在招生与毕业流向中的精英取向、专业能力欠缺、理论运用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写作基本规范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分析了研究方法与写作规范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探讨了质与量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与程序,并分析了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认为研究的过程是一个逻辑的论证过程,实证研究与所谓的理论研究是交叉的,它关注现象与事实的描述,从中获得知识与理论,并为他人进一步的理论反思提供原始资料研究成果的发表与分享应遵循严谨的规范进行。本文也对西方现存的写作规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成就,这些科学技术背后也孕育了中国传统的经验思维与特殊的逻辑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与知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与方法,但也缺乏科学精神的其他部分。科学精神是学术研究者必须具有的学术品质与素养。在教育研究中,我们仍需认同和涵养科学精神,遵循科学的方法与规范进行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育功能研究的取向类型可分为常识取向、思辨取向与社会学取向.其中,常识取向概念混淆,思辨取向不切实际,社会学取向分析不全,各取向共同表现出受"公众信仰"的遮蔽,注重宏大构想的研究方式,体系建构缺乏现实基础等局限.调整的策略,一是整合各取向的研究视角,二是研究方式由宏大构想转向中层研究,三是重新设定以现实功能为理论聚焦的研究重心.  相似文献   

9.
"教育现代化"是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学术产品,同时也是一个中国意义上的独特学术命题。在现有研究历史中,西方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现代化研究都出现了一些试图从话语、意识角度对该领域进行分析的萌芽,还尚未有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进行该种诠释的尝试。福柯意义上的话语研究以及卢克曼等人的知识社会学的融合,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诠释而言,是一种可能的路径。在此框架下,可以提出一个包括定位、立场、内容以及方法的可能的教育现代化诠释范式。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类型。由于混淆了“历史的价值”与“历史研究的价值”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之理论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支配,以往学术界着力研究条约口岸,却忽略了自开商埠的历史存在。因此,应对涉及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历史的既有学术研究状况作出分析评价,强调历史研究中被忽略了的“实证”与“描述”的方法,提出自开商埠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诸多学术问题,以期构筑一个框架来支撑和规范正日渐受到学术界关注的近代中国自开商埠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