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位于古城西安的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五十年发展史的大型骨干企业。公司董事长高峰作为第八任CEO,1991年入主陕西省金属结构厂(现陕建机股份)。他统领全厂员工,沟通愿景、凝聚共识;以人为本、尊重知识;优先发展教育、人才培养领先;始终致力于“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优化知识能力体系、塑造人本企业文化”的三位一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但使企业起死回生,而且拉开了“陕建机”崛起、振兴、腾飞的序幕。一、科教兴业,人才兴企在市场疲软、经济低迷的当年,为了顾及企业眼前的生存问题,许多国企老总操起了精简的“斧子”:职教机…  相似文献   

2.
世窗     
全球CEO委员会近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北京发起成立"全球CEO委员会",并举办首届全球CEO圆桌峰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协邀请了包括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IBM公司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1月1日,"蓝色巨人"IBM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塞缪尔·帕尔米萨诺正式将手中的权杖交给了他的继任者——现年54岁的弗吉尼亚·罗梅蒂。全球的目光聚焦在了这个充满自信的女性身上,她不仅是IBM公司百年历史上的第九位CEO,更是一向以严谨、沉闷的男性文化主导的IBM的首位女掌门。  相似文献   

4.
困境中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但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企业,却大都是相似的。IBM前任总裁郭士纳一句"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在业界投石击浪。十几年来,人们从疑惑到敬佩,看着郭士纳领导IBM这个蓝色"巨象"跳起了动人的舞蹈,更想弄明白他是怎样完成这一"不可能的任务"的。而郭士纳的一句话可谓道破天机:"你可以接收我的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口头禅,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已被众多企业老总们所认可。但是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经理们却颇有感慨,在老总的日程表上,“重要”的人力资源工作往往只能排在市场、销售、研发、IT 等之后,即“重要”而不“主要”。我们应当理解老总们的安排,作为大多处于初创、发展时期的中国企业,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等指标的确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基础。老总自然对这些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看出,上述其他指标往往更  相似文献   

6.
一、把握新商机入世进程加速,首先为企业管理培训中心(院校)带来一系列教育培训乃至咨询服务的新商机。问题在于,我们要真正抓住并切实把握这些商机。商机之一,是根据中央精神和各地区(部门)实情,积极举办经济部门和企业领导人及相关人员参加的 WTO 基本知识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参加培训者不仅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加入WTO 的意义,辩证而发展地了解其利弊得失,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央的大战略上,不仅能深入、具体地弄清加入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企业界,提起杰克·韦尔奇,无人不晓。人们都知道他是美国最优秀的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的前CEO。提起韦尔奇在克劳顿维尔(Crotenvill)管理培训中心为GE公司经理们讲课,企业老总们更是对这位在通用电气公司执掌了20年的前总裁、美国当代管理大师肃然起敬。克劳顿维尔培训中心是美国GE公司人才培训基地,也是公司培养管理人才的企业大学。  相似文献   

8.
一项对跨国公司的CEO调查显示:企业公民与企业竞争力、公司治理将越来越成为重塑未来企业领导的三个最核心要素。企业公民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企业语言。企业已进入企业公民时代,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公民。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领导的教育意识安徽李晗琴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亟待提高企业领导的重教意识英籍华裔汽车工业生产管理专家彭起民先生,曾对中国汽车制造业发表看法,他认为中国企业家对技术引进的短视和对自己高级技术人才培育的冷漠,是中国汽车制造业致命的弱点。...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同样借助了世界金融的力量。这种金融的力量除了让美国赢得了战争、获得了独立之外,更重要的是让美国建立了一个民主的社会制度。虽然说美国互联网企业的CEO都很个性十足,但亚马逊CEO贝佐斯绝对算是个中翘楚。他从1994年开始做网上书店,跟雅虎的杨致远一样,算是美国互联网界的前辈,比谷歌那哥俩的资历还要老。2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与他同辈的人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支那"一词在日语使用过程中的语义转化现象,并对日语的蔑视语进行粗略的探讨.本文认为,由于使用者(日本人)语用意识的变化而导致"支那"的语义发生转化,原本非贬义的"支那"逐渐转变,终而转化为蔑视语.  相似文献   

12.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问有历史记载的交流就有两千多年。然而,在这千年的历史中,日本大部分时间是站在一个学生的立场上。不畏海上的艰险远波重洋来到中国。孜孜不倦地吸收着大陆文化的精髓。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日本这个昔日的学生一跃而起,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这个昔日的“老师”——中国的面前,此时的日本百感交集。与其说是一种忘我的高兴,不如说是对过去强烈否定的一种陶醉。一种对中国的蔑视由然而生。文中阐述的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日本对华蔑视心理的缩影,即“支那”一词在日语中贬义色彩的由来。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邢台县皇寺镇郭村是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故里,为配合郭守敬研究需要,邢台县文物保管所于1998年和20∞年先后二次对郭村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和重点区域文物勘探发掘,获得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资料和标本。  相似文献   

14.
论郭瑞年     
安徽著名诗人郭瑞年,五十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散文,并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培实苦干精神,为皖东地区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对他几十年来的创作道路,作了简要概述和评说,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16.
郭沫若翻译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沫若从小受中西文化浸染,一生著述和译著丰富,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特殊的贡献。郭沫若作为翻译家,就翻译者的素质、译者的动机、诗歌翻译、以及翻译创作论等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译著和翻译理论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先前大多数人认为郭嵩焘是洋务派中的一员。本文从经济、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把郭嵩焘和洋务派进行了比较 ,认为他应属于资本主义改良派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8.
郭嵩焘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发,提出了“查理、势而求应付、了事之方”的外交方针,具体措施包括:在“倾诚以外国相接”的前提下,“通知洋务”,寻求“应付之方”;主“和”;制定商法,按一定成案处理中外纷争;严守条约,对教民与当地人民严加管束;慎选使臣等几个方面。郭嵩焘的外交思想是在“经世致用”的思想指导下对当时局势进行反思的结果,因此也必然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19.
但昭彬 《培训与研究》2005,22(1):108-111
郭秉博士是中国近现代名的教育家。他于1919年执掌南高,1920年筹建东大,1921年出任东大首任校长。掌校期间,他提出了“四个平衡”的办学宗旨;创立了“寓师范于大学”的发展模式;建立了“三会”一体的管理体制。他开创了东南大学第一个鼎盛时期,为东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本旨在对其筹建东大、建业东大的历史贡献作一简要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20.
郭氏之墟     
刘向  刘向 《现代语文》2004,(3):10-10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音,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新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