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昉 《大观周刊》2013,(2):26-26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其“以无为本”“崇本息末”“崇本举末”的本体论思想是对儒家经典思想进行阐释和改造,形成了“以无为本”的哲学体系。“崇本息末”是王弼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根本性的观念,所以我们必须知道王弼体系中的“本”和“末”的实质含义。以无为本,以有为末;以无为一,以有为多;以无为静,以有为动。王弼的“以无为本”“崇本息末”“崇本举末”的本体论思想对后世的宋明理学等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奠基石的理论基础作用,其重大的文化价值和哲学研究价值芥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我坐在面馆里,恍然想起两人,一是王弼,一是李贺.他们虽然不在同一时代,却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王弼是三国营魏时期的哲学家,王晓毅在《王弼评传》一书中说他“成功地解答了有与无、有为与无为、名教与自然等一系列学术难题”,“全面刷新了《老子》《周易》和《论语》,奠定了魏晋玄学的理论基础,将中国文化引入儒道融合的新时代”.而世界留给王弼做完这些的时间只有24年.  相似文献   

3.
辩《ppm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辩《ppm辩》陈浩元,刘天和发表在1996年第2期《编辑学报》“标准与实施”栏内的《ppm辩》(以下简称《辩》文)一文,[11]是一篇值得商榷的文章。《辩》文改变了ppm的“举世公认”的原意,把它作为一种“符号”,硬加在量纲一的量──化学位移的量值上...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由“三十年不变”、“长期不变”改为“长久不变”。一字之差,有何深意?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苏南土改.对理解土地新政,应该大有裨意。  相似文献   

5.
孙玮玥  雷学华 《兰台世界》2017,(17):102-104
荀粲身为颍川荀氏世家子弟,一生未入仕途,为人也与父亲曹魏集团首席谋士荀彧大相径庭。正始玄学发生,除了王弼、何晏创始玄学,荀粲也因擅长玄言清谈与裴徽、傅嘏、夏侯玄等被后人称为正始名士。其言意之辨,以及推从个性自由,反对"立德高整、轨仪训物"的观点,对后来玄学名士产生了深远影响。拟就荀粲的性格与其玄学思想形成的相关性做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露 《大观周刊》2012,(6):19-19,10
在中国哲学史上,继先秦百家争鸣的辉煌之后,能以人生思考和人性探求而自成风气的,无疑当属魏晋时代了。尽管当时的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环境里,但是在对理想人格的建构和追求上却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正因如此,“人性论”也便成为了魏晋名士清谈中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将主要针对王弼人性论中“性”与“情”这两大主脉展开探讨和叙述。  相似文献   

7.
△ 奔马V 鹰V虎┏━━━━━━┳━━━━━━━━━━━━━━━━━━━━━━━┓┃蓍辩 ┃爨熏茹磷 ┃┃■ ┃露■蠡意 ┃┣━━━┳━━╋━━━━━━━━━━━━━━━━━━━━━━━┫┃■● ┃戢0 ┃-舔曝强墨氍譬鬯浮自嚏:溺§*;铲X豁辩。t旗。 ┃┣━━━╋━━╋━━━━━━━━━━━━━━━━━━━━━━━┫┃隧 ┃目I ┃竭翟翟雾攘湖蘑彰瓣 ┃┣━━━╋━━╋━━━━━━━━━━━━━━━━━━━━━━━┫┃ ┃ ┃一 ┃┣━━━┻━━╋━━━━━━━━━━━━━━━━━━━━━━━┫┃蛐i ┃圆圆毋敝…?…  相似文献   

8.
从1980年以来,我国新闻界一直在思考、酝酿制定一部新闻法,至今已有三部内部征求意見稿.在征求意見的过程中,存在争议。主要分歧有:新闻法应当与当前实际已经做到的完全同步还是可以“适度超前”;对“新闻自由”要不要界定,如何界定;是否允许民办报纸;有关舆论监督内容的稿件要不要经过上级领导的审批,如果要审批,有关上级领导负不负法律责任;非党报是否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此等等。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真理越辩越明。一部社会主义的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法,将会通过民主、公开的讨论而诞生。本刊从这期起特辟《新闻立法自由谈》专栏,欢迎新闻界内外各方人士就此问题写稿投寄本刊,让相左的意見、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争鸣、碰撞、交流。由于本刊篇幅有限,内容较多,在这个专栏,我们提倡长话短说,多发短稿,每篇只谈一个问题或一个侧面,以容纳较多的同志发表意見。  相似文献   

9.
1981年,我国新闻摄影界提出了新闻照片“新、真、活、情、意”的五字标准,对指导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纵观这些年大大小小报刊上发表的新闻照片和众多新闻影赛的获奖作品,有崇尚“情”、“意”已成风气的倾向,这是于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不利的。为何我们的假新闻照片就总是屡禁而不止呢?笔者以为,除少数为个人功利所趋有意造假外,盲目追求“情”、“意”的“高标准”,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是一个重要原因。有感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闻摄影中的“情”和“意”进行一番探讨。 新闻摄影无需融“情”  相似文献   

10.
郭象郭象(公元252年-312年),字子玄,河南人,西晋著名哲学家,以辩才著称,东海王越曾引为太傅主薄。他和向秀都喜好老庄学说,并有《庄子注》流传于世。郭象抛弃了王弼“有生于无”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疫情期间,屏对屏的“云端”传播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本文从分析“云端”传播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南宁广播电视台“云上丝路”国际传播项目的具体实践,总结出“云端”传播的三个策略,即优化议程设置、突破认知隔阂和注重事实传播,并提出未来做好“云端”传播的三点思考:处理好“形”与“意”的关系,融合好“我”与“她”的力量,融通好“古”与“今”的辉映。  相似文献   

12.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13.
工意对比     
“工”与“意”是一对矛盾统一的美学范畴。“工”较好理解。“意”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丰富,非一两句话能够穷尽的。本文的“意”更多地指美术设计语言中,以一种自然的、偶发的、看似随意的形态出现的形色,以及本文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现象中出现相对地写意的、自然的、野趣的形象及其视觉效果。“意”给人以浪漫、热烈、奔放和返朴归真的心理感受、是偏于情感色彩的一种主观审美意识和情感  相似文献   

14.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15.
北京某报在“第49届世乒赛专题报道”栏内,刊出题为《意籍中国球员临阵遭除名》的消息。既是“意籍”.怎么又是“中国球员”?望着这个标题.本人简直成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读罢全文.方知所谓“意籍中国球员”,实际指的是“远嫁意大利”、早已加入意大利国籍的“前中国选手xxx”。原来写此报道的前方记者并没有错.错出在制作标题的编辑身上。  相似文献   

16.
徐磊 《青年记者》2016,(34):68-71
微信平台的著作权问题与著佐权之辩 近年来,越来越快速便捷的作品网络传播不断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著作权人利益和公众知情权利益、社会信息传播利益关系的思考和争论.2015年10月,美国上诉法院支持了两年前由下级法院作出的裁决,认定谷歌数字图书馆项目并未侵犯图书作者的版权,其依据是本案对书籍的数字化复制因其“公开显示的文本有限”,故其“披露出来的内容不会对受保护部分的原作形成很大的市场替代作用”,属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丽华  李育嫦 《图书馆界》2010,(1):16-17,61
文献化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辩证的观点分析了文献化过程中“物质”与“非物质”、生存时间的“古”与“今”、空间的“自在世界”与“人为世界”、载体形式转变中的“言”与“意”和文献化目的“藏”与“用”等关系,明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更好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化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士人一直对元代抱有“误会”和“偏见”。一谈到元代,似乎只有“武力”,而没有所谓“风骚”。封建时代的看法固然充斥了“毕夷之辩”的痕迹,即使是近代以降,不少知名学者仍然表现出对元代的不理解。有意思的是。由此而导致的学术自闭又接着导  相似文献   

19.
目下新闻界正厉行“职业道德”之“反腐倡廉”,刹“有偿新闻”之风。“有偿新闻”起于利欲薰心,而所谓的“义利之辩”更是一个渊源久远的道德话题,故忧国忧民之士多从道义角度入手,纵横捭阖,晓以大义。此  相似文献   

20.
靳立平 《大观周刊》2011,(40):171-171
不尽入意,这与教学设计不良不无一定的关系。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精心教学设计,其教学效果必在良好。所以说要改变目前“语文不景气”现象,语文教师一定要优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