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席静 《大观周刊》2012,(43):16-16,28
“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于“犹太精神的相关论述促使本文作者通过对“犹太精神”特性的分析以及从“犹太精神”与资本主义--基督教世界息息相关的经济异化和拜物本性的关系出发。逐步、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犹太精神”的内涵、形成背景和宗教特性以及它与人类解放的关系等等,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犹太精神"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存不存在“犹太人问题”?假若“犹太人问题”是犹太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生活于另一个民族的国家中所遭遇到的问题,那就不仅仅是犹太人的问题了,即便“大屠杀”使这一问题变得突出。另一方面,为何众多的犹太人否定存在“犹太人问题”,宁可把自己看作所居国的一员,认为融合多个民族的政治共同体远比单一的民族共同体更有希望?难道“犹太人问题”只是犹太民族“特殊神宠论”的一种变相的表达,或是犹太复国主义为以色列的合法性提供的辩护理由?马克思显然不认为“犹太人问题”可以通过移民以色列并建立以色列国获得解决,因为“犹太人问题”只不过是阶级压迫的一种隐喻表达,因此,犹太人的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一个顺带完成的过程。程巍  相似文献   

3.
甘慧 《大观周刊》2011,(51):37-38
在人生历程中,我们总会对思考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相信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马克思主义人学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剥削社会,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解放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从一个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艾人类解放学说在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丰富的思想宝库。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笔者无法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学说进行全面的论述,只能做简约化的宏观勾勒,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林雪琳 《大观周刊》2012,(43):61-61,113
“异化”一词出现在马克思用于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公认的劳动的付出与获得的不平等。这种异化状态在政治社会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人离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人还差很大的距离。我们考虑这种异化是由于经济上的差异产生的。推动经济上的发展,消除经济上的差异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在形容美籍犹太人的富有时说:“美国的钞票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而以色列人则说:“犹太人的财富在脑袋里。” 犹太民族的成就,不仅在物质财富方面。在近代和现代史中,犹太民族为世界培育了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罗伊德、斯宾诺沙、  相似文献   

6.
周怡 《大观周刊》2012,(43):14-14,37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就此而言,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实则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虽未曾提及现代性的明确概念,但马克思以国民经济学为起点、以异化劳动为核心,从人的生存论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下,工人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本身、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处于异化状态,只有通过对异化的积极扬弃,才能为克服现代性的弊端找到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1982年出版的《刘少奇选集》中,“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一文,有一条注释:“本文原题为《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当时由解放出版社印成单行本公开发行,署名陶尚行。”以前我不了解“解放出版社”与延安“解放社”是什么关系?是否全称与简称的关系?1992年上海辞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着力批判了信息网络的负面作用(如它加强官僚主义)。但是对于走向民主过程之中的中国来讲,互联网技术的解放作用仍然是首要  相似文献   

9.
吴永贵  郭艳红 《编辑之友》2023,(3):91-99+106
基于书目的内容、结构与文本周边皆可为出版机构研究提供参考,文章从书目着手,旨在对重要红色出版机构——解放社展开考察。解放社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建的第一家出版机构,出版实践上,面向全域对党的领导人言论与党的指导理论进行规模化生产与传播,出版物内容与形制高度关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并因时应势进行变更与调适。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层级的出版机构,解放社承担翻印定本的出版工作以及后期发挥统一出版的功能。战争环境与政局的高度流动客观造成解放社虚实结合的机构形态,而出版权威象征则是虚设机构始终沿用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等在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见国民党原“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副司令邓宝珊等,为绥远和平解放做准备。毛泽东说:“有过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问题就不用兵了。可以先放一放,等待他们起义。……绥远问题可采取‘绥远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11.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月刊,自第二卷起杂志更名为《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舆论中心,《新青年》非常关注妇女解放问题,把妇女解放与政治解放、经济解放相提并论,猛烈批判压迫妇女的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先后探讨了女子教育、女子经济独立、婚姻与家庭、女子参政以及  相似文献   

12.
网络作为一种不断更新发展的智力工具,使网民日渐从传统媒体的奴役形式中获得了解放。在网络无限服务和无比顺从的过程中,人类越来越适应互联网式的思维,人性化能力日益弱化,剥离网络影响后的人的实际能力呈下降趋势。因此,网民在获得解放的形式下,陷入了另一个层面的被奴役。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9月1日接受采访谈论到伊拉克战争危机时称,“第一步”要做的是联合国武器监察员必须重回巴格达,在没有证据表明萨达姆对他国产生威胁之前,不应该采取任何行动。在采访中,鲍威尔频繁地强调布什总统的立场和他的很接近。 鲍威尔的这一言论,与美副总统切尼上周的两次所谓“解放伊拉克”的倒萨讲话截然不同,他的此番表态使白宫官员们措  相似文献   

14.
2022年上市的南希·弗雷泽的新书《食人资本主义》,可以视为她的一次思想转向,即从传统女性主义批判理论走向全面的资本主义批判。此前的南希·弗雷泽试图用再分配的概念,来补充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试图在资本主义的身份政治框架下来建构一个更公平的社会。在与拉合尔·耶齐一起讨论了资本主义问题之后,南希·弗雷泽发生了转变,她感受到真正的问题在于体制背后那个贪婪的吃人的资本巨兽。因此,《食人资本主义》通过回到马克思和卡尔·波兰尼,找到资本主义陷入危机的症结,从而超越食人资本主义的循环。  相似文献   

15.
社科     
解放西藏史这本书涉及到解放西藏的全过程,包括政治上的解放、广大农奴的人身解放、西藏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解放,直至社会制度的伟大跨越。时间跨度为16年,即从1950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策进军西藏、经营西藏时起,至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止。  相似文献   

16.
范亚楠 《大观周刊》2012,(9):141-142
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都提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其内容十分丰富,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全面发展的一门科学理论体系,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对人学理论的相关阐述,其次将对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分别探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理论、人的需要理论、人的价值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这四个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最近,阮青同志撰写的《中国个性解放之路》作为方克立同志主编的“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了。“个性解放”作为一个口号最早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宗教神权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提出的。“个性解放”作为一种运动是资产阶级为获得思想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和发展而开展的革命运动。在人的解放道路上,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大大前进一步,个人获得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资产阶级虽然打着全民的幌子,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是资产阶级有个性。资本主义社会导致人性的异化。马克思并没有简单…  相似文献   

18.
周雯雯 《大观周刊》2012,(20):15-15
马克思的一生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的哲学是批判的哲学,又是超越了批判的哲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精神动力,失去了批判精神,就等于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批判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过程.我们必须再此种过程中理解其变革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玉秋 《新闻世界》2013,(7):340-341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在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立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媒介批判中延伸。他们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异化问题已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文化异化,人们丝毫察觉不到自己被生产工具、技术机器所奴役,为文化工业所带来的娱乐所消遣,实质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尴尬的泛异化时代。  相似文献   

20.
汪金刚 《新闻大学》2020,(2):80-93,12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奴役劳动、以商品统治人等种种隐藏的资本剥削逻辑,旨在为实现人的自由、扬弃异化以及实现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统一做出科学批判和理论解释。《手稿》及其异化劳动理论迄今仍然可以作为解释和认识当下信息化社会生产中"数字劳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口和方法论。本文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接点",对当下"数字劳动场域"的资本奴役进行媒介批判考察,以期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视角对数字时代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中的"异化"做出解释,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媒介批判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中找到"弥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