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海元 《大观周刊》2011,(23):211-2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我的感受是: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邹旭 《大观周刊》2012,(52):179-17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化学教学,我想谈谈在初兰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英琴 《大观周刊》2012,(29):280-280
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实验技能、理解化学知识。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郄会杰 《大观周刊》2012,(16):261-261
新课程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实验,由于实验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然而,在实验的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一些与新课程不协调的低效或无效的行为,导致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下降。  相似文献   

5.
潘永久 《大观周刊》2012,(30):306-30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演示实验是其教学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是搞好实验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在化学实验观察中,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能获得准确、全面的观察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判断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纪新 《大观周刊》2012,(24):283-28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长期以来,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未能摆脱各级指挥棒的束缚,使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问题。在以往的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并不差,但这几年中考试题中实验试题越来越活,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多,不只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重要考查学生的设计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还是采用以前传统的教学实验方法,学生肯定考不了高分。这就迫使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反思,如何改进实验教学,使学生具备应有的实验能力,我认为如果把单一验证性实验,讲实验背实验,变为发展学生多元智力,形成多样的实践活动,那么化学实验教学将会发挥它应有的强大功能,完成化学实验教学育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王子凯 《大观周刊》2012,(29):281-28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新课标》为化学实验提出了新的理念及要求。我们需要探索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积极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曾庆容 《大观周刊》2011,(2):215-215
化学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而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处理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明 《大观周刊》2012,(23):262-262
众所周知,农村的办学条件与城市的办学条件比起来俨然是相形见绌,基础设施都是如此,化学实验条件就可见一斑。最近很多年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改革,那么农村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把素质教育由口号变为现实无疑就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学生也渴望在化学课上做实验,但是在农村学校买药品难、实验仪器奇缺的条件下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实验原理,并通过寻找替代品以及自制简易的实验仪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我们每一位奋斗在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与职责。  相似文献   

10.
赵志刚 《大观周刊》2012,(8):279-279
本文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为视角,具体阐述了化学实验和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化学实验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和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与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史红占 《大观周刊》2012,(11):188-188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掌握一些相关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科学方法。可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简单谈谈化学实验常见的三种:一是演示实验,二是学生实验,三是课外实验。  相似文献   

12.
詹弘 《大观周刊》2011,(18):61-6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室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重视和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姜冠军 《大观周刊》2010,(41):166-166
化学开放性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对学生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近年中考中出现的重点题型之一。符合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此题型所占的分值高,难度大。以选择、简答和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为主。开放性实验设计题考查的方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联系科研、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相似文献   

14.
杨庆芬 《大观周刊》2011,(32):191-191
一、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化学实验改革。为在化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的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非常重要,如果失去兴趣,就很难把这门课程学习好,如何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就显的很重要了,联系实际,做趣味的实验等等一些有效的方法显的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郑勇军 《大观周刊》2011,(26):47-47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一理念.过去的书本上将所有知识全部罗列出来.而现在所有的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而做实验探究教学受却到学校条件的限制,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是可供利用的化学资源.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并将之引入化学课堂实验中来.必将使初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周毛先 《大观周刊》2012,(2):201-201
微型实验是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它节约药品,节省时间,操作安全,污染少,让学生找一些实验用品的替代品、自制实验仪器,这样就可以在缺乏仪器时开展许多原来不能做的实验了。  相似文献   

18.
李智 《大观周刊》2013,(2):198-19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让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中,融入知识的海洋,充分吸取知识的营养.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实验能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探究式教学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一项萤要内容。探究式教学是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自己有疑惑、想验证的问题进行探索和学习。和普通实验教学不同.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学生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19.
王志恒 《大观周刊》2012,(19):274-274
我所理解的所谓微型化学实验,是指在绿色化学思想的指导下,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化学污染,使用微小型的仪器,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进行实验,并且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从而大大减少实验中的“三废”的排放。鉴于微型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因此微型化学实验一经采用,就受到广大化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推崇。在初中引入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已经推广了好几年微型化学实验,效果良好。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骆晓玉 《大观周刊》2012,(32):194-194
实验能直观、形象地描述化学事物,是学习化学内容最现实、最生动和最有效的物质载体。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身感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逐步地形成丰富的化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扎实基础。但在常规的实验教学中,多数教师和学生只关注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而不关注实验的整个过程.而殊不知这些方面是实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良好时机.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旨在为社会环境同题做一点贡献。为了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在实验中的渗透作用,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