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风国 《大观周刊》2011,(20):49-49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廖永英 《大观周刊》2013,(3):113-113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3.
杨克端 《大观周刊》2012,(41):392-392
创新能力足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4.
陶广顺 《大观周刊》2012,(16):185-185
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李艳平 《大观周刊》2012,(12):262-262
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数学科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大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素材,同时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教师要自觉的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尹龙科 《大观周刊》2012,(16):203-203
1 明确新形势下现代汉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观念 高校中文系学生将来要胜任语言文字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对社会语言现象的观察能力;语言分析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这几个方面的素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研究探讨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这个目标上。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往往重视对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它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想,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语感实践、重视语感分析,落实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庞杂的语文知识学习中。学生最终需要获得的是什么?那就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持续的语言文化内化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语文素养。对此,新版高中语文《大纲》早就提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新课标中,  相似文献   

9.
罗云国 《大观周刊》2012,(9):179-179
语文教学中强调要进行作文教学,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以及课外优秀文学篇目,注重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注重思想内容的解析,忽视了动态语言的学习的学习和语言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10.
陈元胜 《大观周刊》2012,(18):220-220
小学语文中的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文”的教学则要培养学生对语言与文字材料的理解、运用与再创作的能力。目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倍感吃力的是无法完成一篇文字生动、语言较为缜密、人物形象鲜活的文章。信否,请看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一次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纪要。  相似文献   

11.
张园园 《大观周刊》2013,(6):177-177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各类语文考试中,阅读题所占比例都很大,可以说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成绩,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标尺。语文阏读理解能力不仅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杨芳 《大观周刊》2012,(43):334-334
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思想的外壳,是人们用于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语文教学必须靠教师在课堂上用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老师谆谆善诱、富有深情的讲解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达到真正的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将语文素质贯彻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莫过于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了。 提问主要是指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13.
张伟华 《大观周刊》2011,(52):97-97
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感悟力、鉴赏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崇高的传统美德.体悟博大的文化底蕴,继承凝聚的民族精神,形成深邃的思维体验,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徐建强 《大观周刊》2012,(4):185-185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有的教师因此就片面地认为现在语法教学无足轻重,甚至完全抛弃了多年积累的语法教学经验;其结果之一就是造成了学生的语法知识严重匮乏,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实,《标准》的目的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的状况,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领悟语法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在“做中学”。  相似文献   

15.
杨磊 《大观周刊》2012,(29):219-219
课改这些日子以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还存在好多问题,广大语文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语文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语文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对语文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代丽娟 《大观周刊》2012,(38):272-27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主要依靠课堂上对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来获得的。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在继续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些在之前教学中常常会被忽略的素养。“听”对于学习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田慧兰 《大观周刊》2012,(39):123-123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主要依靠课堂上对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来获得的。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在继续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8.
于锦占 《大观周刊》2011,(36):119-119
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领悟课本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激情。在语文教学中投入情感教育,为学生建构鲜活的精神世界,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在课堂教学语言、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过程等方面实施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江丽 《大观周刊》2012,(3):208-20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素质,教会创造思维、自主学习,学生体会到快乐,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雪香 《大观周刊》2012,(37):291-291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改变过去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渊英语课程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