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化学课本对物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是: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其表示方法为:溶质质量分数=溶溶液质的的质质量量×100%其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解这类题时必须弄清溶液的质量发生怎样变化,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各是多少。一般地,溶质的质量是指分散了(溶解)的那部分溶质,如果没有分散进溶剂里(没溶进),就不能计算在内。溶质可以是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而溶剂只能有一种。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1.溶液一定是液体.点评:从溶液的概念可知,只要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且体系呈均一、稳定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溶液.据此溶液除液态以外,还有固态的和气态的.(1)液态溶液:以液体作为溶剂的溶液,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硝酸钾溶液、酒精的水溶液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中的溶剂都是水,溶质分别是硝酸钾(固体)、酒精(液体)、氯化氢(气体),初中化学学习的溶液主要是指液态溶液.(2)气态溶液:以气体作为溶剂的溶液,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新鲜的空气就可以看作是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分散到氮气中所形成的气体溶液.(…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3.了解结晶现象,能说出一些常见乳化现象.4.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初步学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有关物质的溶解度.5.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复习要点(一)溶液的概念、组成与特征1.概念: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组成:溶质和溶剂.溶剂:.溶质:.要注意的是,溶质和溶剂是对溶液而言的,单独的一种物质不能叫做溶质或溶剂.溶质和溶剂的确定:(1)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和…  相似文献   

4.
溶液     
【要点解读】1.溶液⑴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⑵组成:宏观来看,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微观来看,溶液由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溶剂的分子构成。⑶分类:根据溶液是否饱和,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⑷溶解时伴随的现象: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在溶解中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  相似文献   

5.
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正确理解溶液的概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的。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成分和性质完全相同;所谓“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其“均一’批态不变。但具有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像水等。2.港质与溶剂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概念中的“物质”未指明状态,说明溶质和溶剂均可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如生铁,可看作是硅、锰、碳等分散到铁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因…  相似文献   

6.
五、有关溶液的计算溶液是指把一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均匀、澄清而稳定的液体.它是由溶质和溶剂以及由溶质和溶剂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不稳定的化合物等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来说,凡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凡是被溶剂所溶解的物质叫液质.如果两种物质都能互溶成溶液,通常把量多的物质称为溶剂,量少的物质称为溶质.  相似文献   

7.
溶液的一般概念是溶质(可以是固、液、气态的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一般用液态物质)中的分散系。溶液的知识广泛地被应用在医疗中。 健康人的体液是体内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水溶液,其成分和浓度各自都较恒定,且都处  相似文献   

8.
一、溶液与液体溶液不一定都是液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由于溶质、溶剂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因此溶液的状态也就有固态(如合金)、液态(如糖水)和气态(如空气)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溶液一般是指液态的。液体也并不都是溶液。有的液体可能是单质(如水银)、化合物(如蒸馏水),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食盐水〕;而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有的液体可以是均一、稳定的(如糖水、蒸馏水等),也可以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如悬浊液、乳油液等)。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  相似文献   

9.
陆春华 《化学教与学》2013,(5):85-85,51
溶液问题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初学时比较容易混淆的问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在溶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溶液是什么?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和稳定的混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在这个概念中我们教师首先要强调的是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一种,比如将蔗糖和食盐溶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溶液浓度的概念较多,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液浓度,活度、溶解度、溶度积,有的概念之间很容易混淆,饱和溶液中涉及到的溶解度和溶度积,电解质溶液中涉及到的离子浓度和溶度等.本文将就有关概念作初步分析.一、溶解度和溶度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而溶液的浓度则是指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可见,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是该种溶液的最大浓度,是一个极限值,很显然它表示了某种溶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为了使不同的物质的溶解能力有一个统一和可比的描述,化学中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1.
三、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出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明确,在数值上,溶解度是指100克溶剂能够溶解溶质的最大量(以克表示).这时组成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例如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5.9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食盐35.9克.这时便组成(100+35.9)克食盐饱和溶液.所以,进行有关溶解度问题的计算,必须对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有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1.溶液一定是液体吗? 从溶液的概念可知,只要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且体系呈均一、稳定状态就可以称之为溶液.据此,溶液除液态的外,还有固态和气态的. (1)液态溶液:以液体作为溶剂的溶液,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硝酸  相似文献   

13.
溶液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学习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1.溶液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但具有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像水等。“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成份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其“均一”状态不变。2.“分散”表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不发生反应,否则就得不到该溶质的溶液,如CaO溶于水,由于CaO能与水发生反应就得不到CaO溶液,而是Ca(OH)2溶液。这里“分散”不能用“溶解”、“混合”等词代替。3.一种溶剂往往可以同时溶解多种溶质,这些溶质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  相似文献   

14.
姜信东 《中学理科》2007,(1):85-87,96
1.溶液是由_____和_______组成的混合物。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需注意的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物质的质量。可溶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质是氧化物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如CaO+H2O=Ca(OH)2,溶质为Ca(OH)2。  相似文献   

15.
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正确认识溶液概念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分散”不是反应。溶质是“分散”到溶剂中去的,溶质和溶剂之间不发生反应,否则就得不到该物质的溶液。如CO2溶于水,由于部分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入O。,得到的是含有H。CO;的溶液,这里“分散”不能用“溶解”、“混合”等词代替。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它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的。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成份和性质完全相同;所谓“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其…  相似文献   

16.
概念多是《溶液卜章的特点之一,其中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本章的4个重要概念。学习时,抓住概念中的重要字、词、句,深入剖析它们的本质,以求更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概念的涵义。一、溶液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准确把握这一概念,必须注意理解以下几点:1.“一种或几种物质”是被溶解的物质,llH溶质;“另一种物质”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因此,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由此得知,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溶液概念中的“物质”…  相似文献   

17.
三卫坦四(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海题1分,共12分)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B.食盐C.纯碱D.植物油2.下列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一切溶液的溶剂B一定量的溶剂中,加人的溶质越多,溶液的质量越大C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中可有一种溶质,也可有多种溶质3.家用洗涤剂可洗去油污,汽油也可除去油性物质,两者的原理是( A.前者为溶解作用,后者为乳化作用B.都是溶解作用C_前者为乳化作用.后者为溶解作用D.都是乳化作用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由于水…  相似文献   

18.
1.如何确定溶质? 答:溶液里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一般固体和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和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时,一般将量少的称为溶质,量多的称为溶剂。大多数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如糖水中溶质只有蔗糖,也有的溶液中溶质可能不止一种,如汽水中溶质就有蔗糖、H_2CO_3以及NaHCO_3等。需要指出的是,除溶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 :过滤、结晶等 ;常见的结晶水合物 ;风化 ,潮解 .2 了解 :溶液、溶质、溶剂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曲线 .3 掌握 :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知识结构  三、主要内容提示1 溶液的概念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准确、全面理解这个概念 ,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溶液的组成 :溶质与溶剂 .溶质是被分散、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2 )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  相似文献   

20.
1.溶液定义、基本特征、组成。溶剂、溶质的定义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