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圣李白的诗歌,主要表现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悲愤郁闷的心情,从某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矛盾。本文主要通过乐府民歌中反映人民疾苦,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战争问题较多,这三方面内容的诗歌进行比较,来说明季白乐府诗中的民歌风味。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一位认真向民歌学习的伟大诗人,他在诗史上泰山北斗的地位是和他学习民歌分不开的。李白与民歌之间的渊源为李白诗歌向民歌的借鉴作出很好的铺垫。在李白的诗歌体裁中,乐府诗、歌行体诗和绝句是李白学习民歌的典型代表。李白在学习民歌长处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创新,形成其诗歌"清真"、"自然"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咏月诗在李白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咏月诗或深或浅地反映出李白的内心孤独,这种孤独恰恰是李白诗歌中重要的主题。咏月诗以诗人和月亮这种既对立又关联的关系浓缩了自然与生命个体的矛盾,宏大的宇宙意识和历史观念总会对比出生命个体的渺小和孤独,由此,李白的咏月诗中总是弥漫着一种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4.
<正>李白诗歌语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其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和想象,语言流畅自然,潇洒清丽。一、任真淳朴,着意追求自然美,不事雕琢用李白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雕虫丧天真",为了做到这一点,李白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了尝试。1.善于向民歌学习,从乐府民歌中点化而来。李白的一生漫游从未停止过,他每到一地都会学  相似文献   

5.
李白一生遍游天下,广习民歌,但他对民歌的学习运用不同于一般作者的单纯模拟或整理修改,而是对民歌的革新、发展,避免了模拟所带来的僵化和雷同,主张推陈出新。他具有民歌特点的作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质朴,以妙造自然、风韵天成取胜。由华趋实,由朴返真,是其诗歌的一贯主张。在《泽畔吟序》中,还提出了“微而彰,婉而丽”的要求,可见他对民歌学习的态度。下面我就以他的《长干行》《静夜思》《子夜吴歌》《荆州歌》等诗为例,来谈谈自己对李白这类诗歌的一点认识。首先,在表现手法上,李白学习民歌,取得了很大成就。与整齐韵律…  相似文献   

6.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唐朝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的诗歌透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感情丰富、抒写恣肆豪放;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李白的诗歌、尤其是山水诗,善于借助夸张等手法,运用奇丽的想象描绘充满神异色彩的理想世界。李白的诗歌,结构跌宕开阖,寓含世事万变,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除了清雄飘逸,还有许多诗作的语言得力于乐府民歌的熏染,朴实无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具有浪漫主义手法外还经常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这些艺术特点,使李白的诗歌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人们评价李白,突出了他的飘然不群的自由的个性,淡化了他的诗歌中所反映的矛盾心理。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我们不难发现:李白的个性是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同时他又有建功立业,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追求。两者本来并不矛盾,但那个社会的现实决定了后者必定是在个性受到现实的束缚条件下才能实现,而李白的个性又决定他很难适应环境需要。因此,两者就构成了李白的矛盾心理,这一矛盾也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白绝句确有冠绝时人之处,主要体现在:保留五古、歌行特色,以气为主,写景入神;营造出完美的意象组合和充满张力的诗歌境界;吸前人之所长容己之创新,使绝句富有清新明丽的民歌情调。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大唐王朝的繁荣景象。从他的诗歌里我们也可以找到深厚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内涵。本文主要通过品味李白的诗歌去寻找中国古人的体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剑门蜀道民歌从时间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两个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歌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民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剑门蜀道民歌主要有反映穷苦老百姓普通生活的民歌、情歌和反映妇女盼望翻身、追求平等的民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剑门蜀道民歌则以反映人民当家作主、改天换地的澎湃激情为主要内容。这些民歌高度、集中、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饱含着纯朴真挚而丰富的感情,激昂明快,极富韵味,而且在传承中与时俱进,有着鲜明的特性,是剑门蜀道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李白诗歌是影响和推动庞德发动"意象派"运动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庞德有着深深的李白情结,李白诗歌是庞德灵感的源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庞德对李白诗歌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庞德将李白的诗歌西化并提炼了李白的文学观,将李白的诗歌提升到了诗学理论的高度;庞德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营养,将李白的诗歌技巧发挥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庞德扩大了李白诗歌的影响范围,将李白的诗歌从汉语领域翻译到英语领域,并使之在欧美世界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12.
陈玉苹 《文教资料》2007,(12):62-63
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中隐藏着深深的感伤与无奈。现实人生与超凡个性的矛盾是其诗歌感伤的直接原因,过高理想与实际才华的矛盾则是其诗歌感伤的隐性原因,而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和道家消极出世的思想矛盾则是其诗歌感伤的根本源流。  相似文献   

13.
在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是乐府诗。在唐代,乐府是一种继承汉乐府民歌的旧题,同时又有所发展,另外制造了许多题目,如“歌行体”。李白乐府诗的代表作是乐府歌行,其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可分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李白诗歌中,写月的诗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描写,可以从一个角度管窥李白文化心理。李白诗歌月亮意象反映了李白对自我的高度肯定、超脱凡俗的理想追求和他的赤子真诚。李白将自己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及女性比作尊贵华美的天上月,与之交流、相知;李白虽然大半生都在四处奔波,却以诗歌的方式构筑了一个依然超脱凡俗的艺术空间,这个空间里,明月占据了相当重要位置;在李白心中,故乡和朋友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诗人对月亮意象的格外珍视,诗人也用月亮意象表达他对故乡的真诚眷念、对朋友的真诚思念。  相似文献   

15.
李白的诗歌一向给人的印象是浪漫、奔放、雄迈。其实其中既有诗人自己努力追求的大雅颂声,也有诗人对现实不满的哀怨文学。这构成了李白所提倡的雅颂诗歌理想和创作实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一生遍游天下,广习民歌,但他对民歌的学习运用不同于一般作者的单纯模拟或整理修改,而是对民歌的革新、发展,避免了模拟所带来的僵化和雷同,主张推陈出新。他具有民歌特色的作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质朴,以妙造自然、风韵天成取胜。由华趋实,由朴返真,是其诗歌的一贯主张。  相似文献   

17.
李白是以抒情见长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优秀抒情作品,所抒写的虽然是一已之情,但却包含了深广的社会内容。客观世界的面貌,映照在诗人的主观感情世界之中。这一点,形成了李白诗歌反映现实的主要特征。然而,李白诗歌的通向现实并非只此一途。他也有一部分直接观照现实,描写现实、评论现实的诗篇,其内容和创作方法,均接近通常所说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天宝四载,李白在朝廷遭受排挤,不得不离开长安东去,路过商州。据清代商州方志中记载,李白与商州有关的诗歌有十余首,这些与《李太白全集》中收录李白在商州时创作的诗歌,部分有所不同。清代商州方志中李白的商州诗,一方面吟咏秀美的自然风光,一方面记述厚重的人文景观。在政治上受挫的李白,在诗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不屈其志的节操及仕与隐的矛盾心理。研究清代商州方志中所收录的李白诗歌,对全面了解李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白的诗歌,在几度改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据着古典诗歌部分的重要位置。在我们学习鉴赏古典诗歌时,李白的诗歌之所以如此重要,这除了其丰富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还在于,李白为了完美酣畅地表达他强烈的主观色彩,说具体点,也即他一生中存在的思想矛盾——理想与现实,建功立业与隐逸求仙,对国家、人民的关切同情和对黑暗腐朽现实的痛恨等,在继承与发展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诗风的基础上,他又开创了积极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可以说,李白的诗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在1000余首唐岳州洞庭诗歌中,李白留下45首,杜甫留下了66首。他们属于写作岳州洞庭诗歌较多的作家。这些岳州洞庭诗歌大多创作于安史之乱后,写作年代大致相同,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诗中多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然而,由于李杜人生经历、艺术气质及个人才性等方面的不同,且李白主要创作洞庭诗歌的时间早于杜甫十年左右,其间社会小环境也起了一定的变化,因而他们的诗歌又呈现出一定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