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模、听、想、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情境之美。2、学会歌曲《大海啊,故乡》,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富有层次地表现歌曲。3、通过对比聆听感受,懂得相同材料不同音乐感受产生的原因。4、能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海、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与表现歌曲《大海啊,故乡》的音乐情境。教学难点:1、能在伴奏下,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大海啊,故乡》。2、初步感受和了解相同旋律、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效果产生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欣赏《阿细跳月》学唱歌曲《同坐小竹排》 教学目的:1、通过听《阿细跳月》唱《同坐小竹排》,感受各民族音乐的旋律。2、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3、能准确地判断歌曲的节拍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湘艺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活泼地演唱歌曲《剪羊毛》;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附点节奏,感受歌曲快乐的旋律; 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能自信、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愉快、活泼地演唱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掌握.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等.  相似文献   

4.
张异男  孙慧 《黑河教育》2009,(1):54-54,57
教学内容:五年级歌曲教学《赶圩归来啊哩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体验彝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体会旋律、节奏特点。2.过程与方法:运用肢体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在指导学生视谱、演唱环节中,逐步引导学生关注节奏、旋律、衬词的特点及表现作用,从而感受彝族音乐的热 烈欢快的特点;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拓展歌曲的表现力,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雪绒花》流畅、舒展的旋律,用各种表现手段表现歌曲,并学会对自己及他人的表演作出评价,善于倾听别人的交流,在提高表现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2.理解《雪绒花》艺术美的实质,诸如乐句的组成、发展规律、每句的落音等等;运用四句式歌曲发展方式创作《师生问好歌》的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让学生享受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表现并理解《雪绒花》的音乐美。2《.师生问好歌》的发展创作。【教学准备】钢琴、磁带、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受…  相似文献   

6.
课时:一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本课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中的歌曲《音乐小屋》.《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歌曲情绪轻松、愉快,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儿童演唱和表演,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和愉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学唱《我和你》;欣赏《运动员进行曲》。【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2、认真欣赏《运动员进行曲》,熟悉音乐主题,并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3、在音乐游戏中,进行旋律流畅感的练习;通过啦啦队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年级:小学二年级 活动课:“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 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教学目的:1、进一步热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能有表情地独立演唱。 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枫桥夜泊》教学目标:1.能以较长的气息连贯地演唱歌曲《枫桥夜泊》。2.感受幽静夜色中寒山寺钟声引发的丰富思绪。3.通过古诗新唱等形式,增进对古诗与音乐相融互动手法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能感受和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韵律美、意蕴美。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段八分音符和切分音节奏的准确演唱。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二册《咯咯哒》。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理解音乐形象。2.通过想象、体验、感受、创编等活动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和《下蛋啰》的片段。3.能用简单、有效的图形或符号记录乐曲的旋律。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本活动以歌曲《跳到这里来》为基本旋律,通过听音乐做动作、教唱新歌、创编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在具体设计上,为了体现歌唱活动娱乐身心的特征,以游戏形式安排活动。在愉快的情境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目的:1.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2.根据歌曲旋律,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并用不同的唱法表达不同的情感。3.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感受: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能较自然、熟练地演唱歌曲。表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对歌曲情趣理解的能力。创编:培养学生根据歌词及旋律创编简单动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少版一年级下册《闪烁的小星》。教学目标:感受2/4拍和3/4拍歌曲的情绪;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对音乐变化的感受;能根据音乐的变奏做出合适的情绪反应,在轻松愉快的音  相似文献   

14.
编者絮语     
红五月的音乐世界,呈现一片绚丽多姿的风采。本期我们编发了省内外老中青专业和业余作者的九首歌曲新作,对祖国的歌赞、对多土的眷恋、对民族的自豪、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追求……构成了它们丰厚凝重的内涵。而音乐旋律的各具特色:或民族风格浓郁、或地方色彩鲜明、或质朴地直抒胸臆、或热烈地表达情怀,展示了作曲家们不同的风格和追求,也体现了《音乐世界》歌曲新作园地上兼容并蓄、百花竞放的初衷。想必能给读者的  相似文献   

15.
摇船调     
伍娜 《儿童音乐》2008,(9):58-60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参与音乐活动《摇船调》中,体会对歌猜谜语的乐趣并感受歌曲的优美的情绪,从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2.能在看、听、模、唱、演、创等音乐活动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船调》并感受四拍子音乐的韵律。3.能即兴创编歌词进行对歌表演,并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教具准备:课件、大歌谱、课题、响板、彩带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以欣赏为主线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相似文献   

17.
杨继梅 《辅导员》2011,(30):54+62
案例一:《打秋千》是一首旋律欢快、活泼的仡佬族民歌。某老师在上这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加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通过多媒体课件,配以悦耳的音乐、优美的画面,简介起仡佬族的风土人情。优美的音乐响起,老师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当讲到"仡佬族的民间习俗非常丰富……"忽然,教室里一阵骚动,几个学生立刻交头接耳起来,又迅速地回  相似文献   

18.
薛晖 《儿童音乐》2013,(2):52-53
例5:《龙文》是一节初中唱歌曲,由株洲市体育路中学凌利霞老师设计并执教。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能大方、有感情地独唱或齐唱《龙文》;能理解歌曲深厚的内涵,把爱国的激情化为传承文化的行动。教学过程:1.课前放音乐《开心学国学》主题音乐。2.聆听2010年春晚演唱版的《龙文》,简介歌曲词曲作者小虫和演唱者陈奕迅、谭晶。3.聆听由谭晶独唱的《龙文》,从歌词内容谈谈自己的聆听感受。(师小结:这首作品的歌词富有古风,集诗、书、画、音为一体,曲调清新,朗朗上口,是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路: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旋律人手,围绕着歌曲进行律动、聆听、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演唱与演奏”、“创作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 《数蛤蟆》是广西版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一单元"各族童谣"中的一首四川游戏歌.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