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形测试(cloze test)是英语考试中的一种形式。出题者把一段选文中的某些词删去,切断语言结构模式,要求被测验者将删去的词重新填上,从而恢复选文的语言结构模式。完形测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英语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一、完形测试的理论依据 完形测试是完形程序的应用。完形程序来自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Gestalt是德语词,意思是“完形”、“经验的整体”。这派学家认为,人们观察物体形状时,往  相似文献   

2.
完形理论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学流派,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而“完形”是由意译得出。“Gestalt”的基本意思是“形式”、“图形”、“形状”,在格式塔心理学中被赋予了“形式在感觉中生成”的含义.具有“整合使之完形”之意.所以中文意译为“完形”。完形心理学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体系,其中一些理论原则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笔者就“知觉完形”理论、“完形强压”理论、“异质同构”理论来谈谈完形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以期开拓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空间.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莎莎 《现代语文》2006,(11):89-90
“格式塔”是德“Gestalt”的音译,在德里“Gestalt”被用来表示“形状”或“形式”。我国心理学界将其意译为“完形”,含有“整合使之完形”的意思。这是一种反对单个元素的分析而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派,强调经过主体的知觉活动加以重新建构的整体。这种对整体性的重视对我们进行诗歌鉴赏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完形填空命题原则完形填空是高考卷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题型,而且分值达到30分,占总分的20%,故考生需要在了解高考完形填空命题指导思想、主要考点、设项重点等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并进一步在实践中切实提高解题能力。“完形填空”是由美国教育家泰勒(WL Taylor)于1953年首创。其心理学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Gestalt一词的意译是“完形”。其理论基础则自然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有关理论和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和解决问题也像知觉一样,是通过整体来进行的。魏特墨在其《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5.
王华 《现代语文》2010,(1):40-41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基本含义是形式和形状,指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含有经过知觉整合使之完形之意,因而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是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一种心理学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国内外外语教学中颇为盛行的一种考试方式,称做Close Test或Close Technique(完形测试)或者称之为Close Procedure (完形程序)或者“完形填空”。 Close 一词来自于完形心理学派Gestalt psyehology的术语。Closure(完形)是指读者对一些不完整的视觉几何图形进行认识、构思以获得完整概念的过程。按照完形心理学派  相似文献   

7.
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本世纪上半叶在西方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其创始人是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中文音译,在德文中这个词最初指事物的性质——形式或形状,后来又被赋予“形式在感觉中生成”的含义,中文则把它翻译为“完形”,即一种由主体的知觉活动组成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一、完形测试的心理语言学基础完形测试的心理语言学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发源于德国,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Wertheimer。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和高等动物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的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有组织的反应过程;学习并不是依靠“尝试”,而是由于“顿悟”(insight)的结果。所以,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学习说又称“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派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而强调整  相似文献   

9.
“格式塔”一词,是德文“Gestalt”的中文音译。其基本用法是指物的形式或形状。在格式塔心理学中它被赋予了“形式在感觉中生成”的含义,具有一种“通过心理整合使之完形”的意思。格式塔心理学这种强调主体能动接受的意向性,对我们品鉴文学作品具有较大的启示。我们权且称之为“格式塔”式阅读。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留白?我们看画家作画,有时在画布的上端画出一截山峰,一截树梢,中间烟锁云断,出现空白,下端又是山峰、树木。这是绘画中的留白。欣赏者面对画家有意留下的“空白”发挥想象,能得到更完整的画面,更多的艺术韵味。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人的心理对环境提供的完形作用,就是学习。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整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丁立福 《英语自学》2009,(12):45-48
新大学英语四级试题中的Part V Cloze是完形测试(cloze test)在语言教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完形测试的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关于场(cloze)的原理。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对事物进行感知时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去组织他们的知觉世界,其中的一个知觉组织原则就是完形原则(the principle of closure):人们看不连贯、不完整的图形时,  相似文献   

12.
“完形填空”是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压强”理论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人的心理对环境提供的完形作用,就是学习。当人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紧张力,这种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满的形状,从而达  相似文献   

13.
"完形疗法"(Gestalt Therapy),又称格式塔疗法,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形的功能在于帮助当事人增强觉察能力和接触能力,通过觉察了解环境,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达到人格统整.  相似文献   

14.
完形测试的心理语言学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发源于德国,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Wertheimer。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和高等动物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的个别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有组织的反应过程;学习并不是依靠“尝试”,而是由于“顿悟”(insight)的结果。所以,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学习说又称“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派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而强调整体组织的心理学派,他们认为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中所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整体不是由个别部分拼凑而成,它先于部分而又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所以整体比部分之和大。知觉并不是感觉相加的总和,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重接,理解是已知事件旧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豁然形成。  相似文献   

15.
张琦珍 《甘肃教育》2007,(9X):51-51
营造“缺口”,创设合理的情境 心理学家韦海墨认为:“学习就是知觉的重组。而知觉的重组遵循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完形律。”完形律是指当人们有一种心理倾向时,就会尽可能地把被知觉到的东西以完形的形式呈现出来。当学生遇到形式化的数学问题时,便会产生一种心理不平衡的状态——“心理缺口”。  相似文献   

16.
胡文胜 《学语文》2007,(3):52-52
完形理论是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用来阐释审美经验形成的一个重要原理,其要旨是:人的心理天然地存在着一种“完形压强”,即当人们在知觉一个不规则、不完美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紧张力,这种内在紧张力会促进人的大脑紧张的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满的形状,从而达到内在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格式塔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其含义指的是“形式或一种被分离的整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的都是一些整体的“形”、“式样”,即一种自主体的知觉活动组织成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学派于本世纪初叶发源于德国,它的代表人物是苛勒。他们的理论愈来愈受到当前我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的关注。而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诸如整体性、直觉性、心物同形、完形压强等对语文教学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8.
侯存国 《山东教育》2001,(29):39-39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美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满的趋向,从而倾向于知觉到经验到完美的格式塔整体,即完形整体。在这个改造、补充为完形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提高了知觉的兴奋程度,从而引起一种进取、追求的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驱动下,人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不完美的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极为愉悦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陈定昌 《新高考》2004,(1):28-29
近几年高考数学卷中出现的开放型填空题,具有“完形”(填上使命题完整的诸条件或结论)、“多选”(在所给多个命题下,选其符合题意的所有命题序号)、“不定”(可填结论不定,选其一个即可)等特征,其难度不言而喻.要解好此类填空题,除了要有合理的分析、判断、推理、运算外,还要求将结果表达得准  相似文献   

20.
根据格式塔的理论,人的心理存在着一种“完形压强”,即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极力改变这种形状,以达到内在的平衡。人类的创造性的机制常常实现于格式塔的完形之中。泰戈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