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微博广场     
曹中铭(知名独立财经撰稿人):新股挂牌首日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都是不正常的,背后都与发行价格密切相关,而发行价的高低则与市场询价密切相关。为规避此种现象的出现,个人以为可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一是规范保荐机构的行为,不但要勤勉尽责,还要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在新股发行时,特别是在价值投资分析报告中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发行人盲目吹捧;二是建议将报高价剔除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询价新规虽然规定剔除比例“不超过3%、不低于1%”,但现实案例中,往往剔除的比例都为1%;三是建立询价机构的黑名单制度。询价新股实施后,对机构研究能力与定价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导致部分询价机构离场,但这显然还远远不够。新股发行价格离谱,与某些询价机构的离谱报价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IPO重启后新股的持续发行,A股承受抽血的阵痛,随着IPO高峰期的到来和过去,大盘在2000点附近盘底和企稳可能性加大,由于二月份新股发行压力大幅减少,春节前大盘出现企稳及小幅反弹的可能性加大。创业板指数离前高1423.96就一步之遥,从市场热点看,市场对科技小盘股偏好仍是市场主流,美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对我国IPO定价机制的选择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阐明了有关我国IPO理论价值计算方法的选择,以及我国新股发行模式的探索相关理论,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提供有效监管的经验借鉴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A股市场来看,新股不败为中国证券市场多个阶段所证明。研究历史来看,多年来,中国A股市场始终存在着新股不败的运行模式,而尽管前些年市场较差,一些品种破发,但由于政策IPO停止,政府救市等引发市场上涨再行IPO时,新股总是大阶段内难以出现破发  相似文献   

5.
在内外一致维稳的强烈预期下,节前市场依然持续向淡和疲弱不振。笔者以为,近期新股IPO、尤其是创业板的超高价发行,正在成为拖累A股中期走弱的祸首元凶,成为制约大盘向好的重要因素。为了抑制新股被恶炒,在市场化发行的口号之下,新股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发布并施行。伴随着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的在新股发行改革的文件正式发布后,恢复新股发行将会很快启动。重启IPO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对我国与国外新股发行理论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阐明了有关IPO发行价格合理的含义及相关理论观点,以及新股抑价产生的相关理论,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提供有效监管的经验借鉴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IPO开闸后,采用了"市场化"的发行方式。这种发行新股的方法促使了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的接轨,从理论上可以减少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鼓励更多的资金参与二级市场,避免大量闲散资金申购新股的情况,对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10日,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考虑到公司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公司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公告的发布意味着奥赛康正式宣布延迟创业板上市计划,另选时间窗口,择机上市。主动减少对市场冲击截至目前,共有26只新股先后拿到发行批文。在完成路演询价等流程后,本周新宝股份等7只新股先后发行,包括1只主板、2只中小板、4只创业板;其中  相似文献   

10.
正IPO重启,便有新股发行暂缓。奥赛康集资上限8.6亿元,以每股72.99元的发行价可发行1186万股新股,但其IPO前总股本仅2.1亿股,为达到发行后25%流通股的要求,老股东须配售4360万股。而配售老股须参持股3年以上,则只有实际控制人符合要求。因此,大股东大幅配售老股顺理成章。问题出在何处?答  相似文献   

11.
IPO全景图     
正自4月18日证监会启动上市公司IPO预披露和预披露更新以来,截至5月12日,更新IPO预披露的拟上市公司已有319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二级市场的恐慌。而在"新国九条"的刺激下,市场心态有所企稳。拟上市公司预披露更新的快速增加表明IPO重启已经箭在弦上。《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对这些公司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帮助广大投资者备战接下来的新股行情。  相似文献   

12.
微博广场     
高超募既对市场资金面产生压力,高超募背后的高价发行,也会放大市场的投资风险。因此,对于询价新规,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至少不应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闹剧重演。基于此,个人以为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一是建议上市公司在满足上市条件的情形下,将50%的超募资金用于回购股份并予以注销,客观上这也是超募资金回流市场的一种方式;二是机构询价需要理性,切忌盲目报高价;三是加大新股发行与上市的力度,倒逼新股发行价格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IPO作为中国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主要途径。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新鲜血液.也是有效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方式。而对新股弱势问题的实证研究则是IPO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2002年至2003年间135家IPO公司的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新股弱势的结论.并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未见新人面,就见旧人哭。"这是新股发行重启消息公布后的市场反应,是典型的"恐新症"。"见了新人面,旧人有哭又有笑。"这是新股开始招股后的市场反应,哭的是主板,连续下挫,上证指数已临近2000点;笑的是创业板,呈现强势上涨,已接近历史高点。恐新是担心市场扩容、供求失衡。不怕新,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新股无论名气、质地,还是发行市盈率,都好不到哪里,甚至还不如老股。最近,保监会先后批  相似文献   

15.
新股定价是首次公开发行的核心环节,只有选择合理的定价方式才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本文首先概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发展历史和当前采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国外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及其特点,最后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承销商偏好理论,对2005年以来询价配售制度下基金公司佣金支付与新股获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承销商佣金偏好是影响IPO配售的重要因素,承销商偏好将IPO配售给为它们带来佣金收入的基金公司。主承销商用高抑价的IPO资源交换基金公司的佣金, IPO抑价越高,基金公司输送给主承销商的佣金越多。基金公司能从这种利益输送中获得打新收益,并且这种利益输送行为主要发生在大券商和大基金公司之间。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体现出的“资金优先”特点有失公平,助长了股市投机,加大了股市波动风险。为改革这一弊端,新股发行制度应对证券账户实行网上限额申购,减少网下配售,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以体现新股发行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正IPO时隔一年多后重启五公司30日晚间获新股发行批文,这意味着IPO正式重启。这五家公司分别是纽威阀门、新宝电器、楚天科技、全通教育及我武生物,覆盖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目前已有十几家公司拿到了批文,预计至月底前将有50家左右企业拿到批文。  相似文献   

19.
今年资本市场有没有大行情,关键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重启IPO及推出创业板、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最重要的主题是改革。改革发行制度,惠及广  相似文献   

20.
正海富通基金认为,今年IPO将是悬在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头上的一把利剑,未来新IPO的现身将对创业板造成冲击,需警惕创业板震荡风险。后续投资需密切关注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新股发行节奏,以及经济数据能否企稳。建议目前投资应注重自下而上挖掘基本面增长确定性较强、真正受益于政策红利、行业景气度出现回升的上市公司。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