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课程标准数学选修4—4的坐标系一讲中,介绍了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实际上,圆锥曲线也有极坐标方程.根据建立极坐标系的不同方法,可以得到圆锥曲线的两种极坐标方程.  相似文献   

2.
<正>在学生学过"图形的投影"后,知道了平行投影可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而且无论是正投影还是斜投影都具有保持比值不变的性质,即在同一直线(或平行直线)上,两条线段平行投影的比等于这两条线段的比(注:其根据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下同).又因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正投影的方法来确定点的横(或纵)坐标,所以在该坐标系中,同一直线(或平行直线)上两线段之比等于其端点的横(或纵)坐标之差的比.以此类推,若建立平面斜角坐标系,并根据斜投影的方法来确定点的横(或纵)坐标,则在该斜角坐标系中,同一直线  相似文献   

3.
谈谈极坐标系下的一些数学公式温伟平(广东省南海市石门中学528248)利用极坐标系研究数学问题,有时要比直角坐标系方便,本文就此介绍极坐标系下的一些数学公式.以供读者参考.限于篇幅,一些易证的公式请读者自证.为行文方便,先列出下列几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相似文献   

4.
以平面内任一组基底的两个基向量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斜角平面坐标系,并借助平面共线向量定理建立直线方程,运用斜角坐标系中的直线方程解题,能使许多几何问题更趋代数化!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方程要注意选取极坐标系的特点我们知道,二次曲线的统一定义为:平面上与一定点F和一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定值e的点的轨迹。一般课本按此定义求其极坐标方程时,多取定点F为极点,而定直线l垂直于极轴的反向延长线(如图一),从而得出极坐标方程  相似文献   

6.
1.求的取值范围. 解,则建立a-O-b坐标系,则原题转化为求直线b=-a y与单位圆a2 b2=1在第Ⅰ象限(包含图1坐标轴)内有公共点时,直线在b轴上的截距的  相似文献   

7.
先推导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和点线距离公式,再据此得出极坐标系下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并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实际需要,在平面上引进极坐标系,进而利用极坐标系建立了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在一般讨论的基础上,以直线、圆和圆锥曲线为例,建立相应的极坐标方程。另外根据极坐标方程讲述了一般的作图步骤;对某些极坐标方程还可根据曲线的特点采用较简便的方法作图。  相似文献   

9.
先推导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和点线距离公式,再据此得出极坐标系下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并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肠1.抛物线y=(x一2)斗3的对称轴是A.直线x二一3 B.直线x二3 C.直线劣二一2 D.直线x二2 2.在同一坐标系中,抛物线口向上y---4x’,y=奋X’,二一音XZ的共同特点是称,y陈的增大而减小B.关D.关A.C. 3.把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于y轴对称,y患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在立体几何中,平行或垂直关系的证明,即要证明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相互平行或垂直,主要是运用相关定义、性质和定理,或通过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引入向量来完成的.一、证明两条直线相互平行1.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共面且无  相似文献   

12.
见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56页: 在平面A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xo,yo),直线L:Ax+By+C=0,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竞赛中有一类求图形面积的问题.由于要添加辅助线并涉及较多的几何知识,导致难度较大.本文说明:若题中存在相互垂直的线段,则可建立以垂足为原点,垂线段所在的直线为轴的坐标系,通过求一次函数及其组成的方程来解答.  相似文献   

14.
暑假组织教师进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培训,提前准备了几节观摩课,其中有个教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这部分内容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了较大改变,过去是先教学直线,再在直线的基础上教学射线和线段,考虑到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直线的原型, 所以在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就改为先教学线段,再教学直线、射线,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角的认识。在本节内容之前已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了线段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5.
提供一种单相机测量空间直线的方法.通过五组相互垂直直线成像实现相机标定,对空间直线成像;通过求解直线在图像上的消隐点,求解空间直线在相机坐标系下的方向.实物计算表明,该测量方案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除了研究有关直线的性质外,主要是研究圆锥曲线的有关性质.坐标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解析几何运用坐标法可以解决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满足给定条件的点的轨迹,通过坐标系建立它的方程;另一类是通过方程的讨论,研究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性质.运用坐标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首先在平面上建立坐标系,把已知点的轨迹的几何条件“翻译”成代数方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考对新增内容考查力度的加大,高考立体几何中空间向量的运用,已成为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通性通法.利用空间向量来解答问题,能将空间抽象思维转化为坐标运算问题,从而降低了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但在运用空间坐标系时,若在几何图形中,出现的三条两两垂直相交的直线不明显,或图形中没有出现三条两两垂直的相交直线时,建立恰当的空间坐标系,就成为制约我们能否迅速解题的瓶颈.以下就空间坐标系的建立策略,作些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阻力的方向问题 例1:若一质量为m的质点沿一直线运动,除受到一个和它到直线上某固定点的距离成正比的力F_1外还,受一个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F_2,试建立运动微分方程。 解:建立坐标系如图1所示,取此直线为X轴,并取固定点为原点0。  相似文献   

19.
陈振宣 《江西教育》2012,(Z3):8-12,133
以向量射影与向量射影定理为理论基础,揭示建立坐标系的奥秘,并找到求轨迹参数方程的通法。例谈计算题、证明题、轨迹题的解法规律。无论哪种题解法的关键,都是根据已有直线垂直关系建立恰当的坐标系,以达到运用代数运算,实现论证几何问题的目的。利用向量射影与向量射影定理,介绍向量在坐标轴上的射影,获得向量在坐标轴上的射影公式,这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定理,乃是解析几何发明本质本源之一,它将向量、坐标、三角函数融为一体,应用十分方便。例谈求轨迹参数方程的通法。运用实例阐述《解几辞典》所作改革的探索,概述利用对称、线性代数所取得的进展,末尾建立了在坐标系中确定的正负的定理,既为几何量与其符号化(即坐标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又找到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通法。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加工等都是在坐标系中进行,根据坐标系原点在机床上设置位置和作用的不同,有机械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局部坐标系、附加坐标系等;在操作方法上有坐标系建立、坐标系选择、坐标系修改等.文章对上面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