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一夜的工作》后,着实令人感动。学生之所以把课文读得人情入境,感人肺腑,泪涕涟涟,是因为王老师会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用“一只眼睛”阅读文本,知道文章字面要表达的内容,用“另一只眼睛”读文本,就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用心真切地感受文本,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进行对话,读懂文本“背后”的意思。涵养深厚的王崧舟老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典范。姑且择其部分简析。  相似文献   

2.
我们学校和别的学校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多了一堂心理课。遗憾的是,心理课只有双周才上一次。大家可能会问,心理课是上什么呀?上心理课干嘛?等等一些问题,如果你想知道,那就请接着往下看。吴老师轻盈地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两张报纸,我们一看,一头雾水。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道:“男  相似文献   

3.
教学地点:浙江省慈溪育才学校(课前学生熟悉文本,自由朗读课文)一、猜读,检测自读情况——你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师:读完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没读完的同学不着急,慢慢读。(学生差不多都举起来手)既然大家都读完了,老师就要问问题了。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呢?老师的问题是:这篇自读课文,你读了以后,猜猜看肖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生1:老师可能让我们回答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小语教材第8册第7课《苦柚》是大家十分喜爱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才700余字,却有27个自然段,显得比较散,学生读起来不太习惯。怎样教学呢?我们请了三位老师在研讨会上分别作课。A老师分四步教学:一自读,二交流,三赛读,四练习。具体的做法是:第1步:让学生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自读课文,她告诉学生:读懂了什么,就在书上标一标,在本上写一写,也可以在黑板上写一写。第2步:课文基本读懂之后,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大家补充订正。第3步:首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赛读,然后在全班赛…  相似文献   

5.
惠特森先生是我上六年级时自然科学课的老师。在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上,他介绍了一种“长翼飞猫”的动物,他一边讲解,一边展示了一个头盖骨。我们认真地做着笔记。接着,惠特森先生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小测验。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丰碑》的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上节课),由学生自定本节课所应完成的学习目标以后:师:同学们很有信心,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建议大家用下面的方法自学课文三、四大段。CAI显示:●读、圈、想、注(师:一边读一边圈划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想想为什么,可在书旁作批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独立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和书后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派小组联络员向老师或别的组求援。今天我们请2号同学担任小组负责人。2号同学请起立,…  相似文献   

7.
记得很多年前,听过一位语文教师上的《桂林山水》一课。具体情节忘记了,但是有两个环节至今记忆犹新。一个是老师给课文画的黑板画,另一个是老师带学生哼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她一边上课,一边板画。课快上完了,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也画好了。接着她带领学生,随着优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个谜语,大家猜猜看。“像鼠不是鼠,背上钢针竖。受惊缩成球,天下无敌手。” 生:(齐声)是刺猬。 师:对了,是刺猬。(板画刺猬)它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冬眠》一课中介绍的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阅读《冬眠》一文,了解刺猬是怎样冬眠的。(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刺猬是怎样冬眠的;2.作者是怎样观察刺猬冬眠的;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现在,同学们带着我们的学习目标轻声自由读课文的3-14段。一边读,一边勾画。老师将出一组知识竞赛题,看看谁了解的动物冬眠、…  相似文献   

9.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一夜的工作》后,着实令人感动。学生之所以把课文读得入情入境,感人肺腑,泪涕涟涟,是因为王老师会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用“一只眼睛”阅读文本,知道文章字面要表达的内容,用“另一只眼睛”读文本,就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用心真切地感受文本,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进行对话,读懂文本“背后”的意思。涵养深厚的王崧舟老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用“两只眼睛”读课文,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典范。姑且择其部分简析。例如…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老师     
邓笛 《广西教育》2007,(9C):1-1
惠特森先生是我上六年级时的自然科学课的老师。在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上,他介绍了一种称为“长翼飞猫”的动物,说这种动物夜间活动,适应能力很差,早在冰河时代就全部灭绝了。他一边讲解,一边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头盖骨。我们认认真真地做了笔记。接着,惠特森先生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小测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美文赏读 那天,天气很晴朗。从未有过那样庞大的听课队伍齐坐在初一二班狭窄的教室里听付老师讲的一堂课——《别饿坏了那匹马》。上课铃响后的第一个环节是美文赏读,一个从来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过话的女生,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讲台,用啜嚅的语气读着她带给大家的美文——《推开那扇门》。我猜想,也许听课的全体老师和学生都会认为那个同学演砸了,如果换个嘎嘎叫的同学来读,课堂效果会更流畅,但对于那个敢于在老师鼓励的眼神中走上讲台的女孩来说,是老师带给她的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震撼!那一刻我心祈愿:我们有更多的老师能够像付老师一样,成为推开学生心灵那扇窗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承办一次大型的市级教研活动,杨老师需要上一节计算课。和杨喜梅老师一起研讨这节课的过程很有意思。最初我们看到人教版教材上这个内容的时候,大家设想这很可能会是一节比较枯燥的计算课。对于学生的计算技能,杨老师不怎么担心,她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用竖式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虽然没有学过,  相似文献   

13.
例一 在一节语文研讨课上,有两个坐在靠后排的男生不知为什么闹起了矛盾,低着头用胳膊撞来撞去。我一边讲课,一边用目光注视着他们,但他俩看不到,只顾“激战”,甚至用上了脚,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开始了小声议论。我停止了讲课,用眼睛直视着他们,一时间,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那两个学生被突然的寂静惊得抬起了头,随即涨红了脸,一副手足无措等着挨训的狼狈相。我微笑着说:“老师早已在向你们  相似文献   

14.
孟敏 《教学随笔》2009,(12):41-43
若干年前的一节作文讲评课上,刚接班不久的一位而立之年的男老师,带着莫名其妙的表情拿起一本作文用慷慨激昂的语气读起来,一个女孩儿激动自豪的听着,那可是她的文章啊,可有些地方怎么删去了,更改了?正迷茫间,老师把读完的文章放在一边,又得意洋洋地拿起另一本读起来。是的,这完全是她的文章了,更细腻、更多一些,可刚才……还没等想完,便见老师面带厌烦地把只念了一段的作文往讲台上一扔,叹道:“咳,怎么一样,没意思……”  相似文献   

15.
魏虹 《成才之路》2014,(7):75-75
正2013年3月的一天,阳光明媚,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正组织高级教师上公开示范课,电机制冷部11制冷班来了许多听课老师。原来,是魏虹老师要和大家讲"单门电冰箱电气控制电路"一课。"昨天老师布置的前置作业完成没有?""完成了。""好,那我们来念一念填空题。第一大组读重锤式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第二大组读PTC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看看哪一组读得好。"书声响起,课室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好,大家读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拿出工作页,做任务1:  相似文献   

16.
任不寐 《科技文萃》2001,(9):166-167
愿更多的家长读到这本书,给孩子们一个健全自由的心灵 愿更多的老师读到这本书,跟学生们有真正的心与心的坦诚交流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读曾宏燕女士所著的《爱,你准备好了吗》一书,我的面前仿佛展开了一条返回学生时代的小路。顺着这条小路,我看到自己坐在洒落着斑驳日影的教室里,一边诅咒着青春的诱惑,一边偷看着漂亮的女生。渴望爱情又痛恨之,这可能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中学时代体验过的共同心理。我们用大人告诉我们的每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反对我们的每一个青春渴望,然后又用我们的每一个青春渴望反击我们接受的每一个活命教条,这场灵魂的自戗往往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用“成熟”活埋真实情感,然后一起投诚到一个虚伪的成人世界。  相似文献   

17.
周末大撤退     
“同学们,请大家整理好物品,把吃的东西都带回家,一会儿我们要喷洒灭蚊药水……”生辅老师在广播里一通知,我们便忙开了。室长陈洁最爱干净,不但把床单、被套统统拆了下来,而且还把报纸一层一层地铺在床上,又仔仔细细地放下蚊帐,用夹子夹牢。“那药水肯定是有毒的,万一喷到我床上怎么办?哎哟!药水喷到我们桌子,也是很危险的噢。”她一边说,一边又拿出一叠报纸,小心翼翼地铺在了桌椅上。嘿,那真是到了“坚壁清野”的地步。性格内向的桔子一直默默地忙碌着,整理完自己的东西,又把大家的牙刷、杯子都放进柜子里,还提醒我们最…  相似文献   

18.
李吉林老师在进行《萤火虫》一课的教学时,除了她那精湛的情境教学技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课中几次读的安排亦具特色,发人深思。课文内容出示后,李老师首先让学生读课文,对文中一些没有学过的字词,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借助注音或猜想)读懂。接着,李老师又一次要求学生通过默读来读通课文,并明确提出要求:嘴不能动,速度要加快。在讲读过程中,李老师结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2月初,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应邀来我校上课,一堂《琵琶行》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让听课的老师们体悟到了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真谛。下面我们撷取肖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片段先做一个精彩回放。一、反复诵读中感知、品味片段一师:白居易为我们写下这首诗,同学们也读了几遍了。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你知道琵琶女在这首诗里弹奏了几次?(学生回答不一)师:到底是几次呢?我们先一起再把它读一遍,对,就那位男同学,你来读读第一段。浔阳,从这里开始。生1:(朗读课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肖老师的"快乐作文",我们的口号是——(出示幻灯片,师生齐声)我的作文我做主!今天这节课,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闪亮登场!师:面对这位新朋友,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新朋友,它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师:哦,你从它的外形发现它的可爱。你呢?生:它的颜色很艳丽,它的小嘴儿真可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