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 ,并且是课本的最后一课 ,我决定另辟蹊径 :让学生用笔将文中的“奇山异水”活脱脱展示出来 ,并借此搞一次班内画展。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 ,他们马上群情振奋 ,跃跃欲试者有之、抓耳挠腮者有之、急着看课文者有之……接着就是大家全身心到课下解读文句、品味意境、准备作画工具、互相探询技法。第二天上课了 ,这是一堂公开课 ,我首先对作者的创作风格、时代背景作以简单交待 ,使大家心中先有一个“神”。然后 ,一声令下 ,学生紧张而投入地开始了现场作画 ,由于学生都已胸有成竹 ,2 0多分钟后 ,…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的开发,可使得美术课增加趣味性。 ①同一内容,试用不同的物质材料和加工方式。 新鲜的东西总是吸引人的,新颖的物质材料和加工方式也同样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画《线造型》时,学生们对用铅笔或钢笔在普通的纸上作画已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们在小班绘画教学中,总是习惯用六种彩色铅笔作画。小班幼儿拿在手中难以掌握轻重。画重了笔芯要断,画轻了色彩不明显。特别是黄色的铅笔根本无法用。为了使幼儿绘画工具多样化,我们除了给他们用铅笔画画外,还让他们用油画棒、印章、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看学生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喜欢看他们绘画时专注的神情,更喜欢用心去感受他们点滴的进步。作为教师我不仅热爱我的职业、热爱我的学生,更愿意将这份爱贯彻到孩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愿意成为他们众多指引者中的一个,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为孩子的世界加上美丽的标记。  相似文献   

5.
教学自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们说:“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英语,享受英语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与他们一起好之和乐之,引导他们从“学习”英语进入“享受”英语的境界。多设计教学活动我总喜欢在课内活动上多动脑  相似文献   

6.
庞丽 《新疆教育》2012,(9):67-6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们一个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母爱是神圣的,是世界上最博大的爱。我不仅把她献给我的儿子,更把她奉献给了我的学生们。 新生入学,人生地不熟,思念家乡。那时,我总是尽自己的所能,给学生以全力的帮助。如利用双休日,带他们到开发区各处转转,让他们尽快地熟悉环境,增加学生间的友谊,以减轻思乡之苦。对部分节假日不能回家的学生,则把他们带回家。同家人一块儿过节,虽然家里拥挤了些,但看着学生们脸上挂着由衷的笑容,我  相似文献   

8.
我的班上有61名学生,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与求知的眼神,我觉得在班主任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我不能有一丝马虎。我要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让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9.
预防意外事故是幼儿园的一件大事,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我是这样做的:一是要“口勤”。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要反复地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如幼儿作画前应告诉他们,不能用嘴巴咬铅笔,不能把铅笔头往鼻孔里塞,更不能拿铅笔去戳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胜或眼睛等等。反复  相似文献   

10.
白月慧 《新疆教育》2012,(11):168-16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要能够不失时机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趣从何来?十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一点经验,以供同行们的共享:  相似文献   

11.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地思考,才能学好它。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随时运用到英语知识,这样他们才能了解英语,才能热爱英语。对于教学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的缘起(一)一次特殊的对话今天像往常一样批改学生交来的语文作业本,A组学生正确而工整的书写让我有着愉悦的视觉享受;B组学生作业书写有进步,让我暗暗自喜;C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书面作业。突然,翻开一本作业本,发现作业竟然一字未写!这是C组的一名学生,他的家长平时还是比较关心孩子学习的,曾经为了一个生字的部首跟我单独交流过意见,我还庆幸有这么热心的家长。想到这,更让我觉得恼火,正准备批评这个孩子,可看到孩子像知道自己犯错似地极力躲避我的眼神,我忍住了。又仔细看了一下作业本,发现作业本下方有一行铅笔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见到你,我只有六岁。在老师简陋的画室,夏天的午后,我看到你,白色的T恤,低着头作画,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汗水滴下,让我忍不住递上自己的手绢:哥哥,擦汗。你只冷漠地看我一眼,并不说话,转过身继续作画。你是我的师兄,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视"问",但往往偏重于教师之"问"。客观地说,学生们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中确实表现出了参与热情,也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我总觉得这种课还有些局限,我觉得课堂上学生们还是显得有些被动。对此,我一直在思考,在阅读教学中从偏重教师之"问"转变为学生之"问",是否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成  相似文献   

15.
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小学生进行创作培养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能使学生运用到各种所学的美术技能,还能反映出学生的内心思想,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萌芽。但是老师在指导学生画创作画时,往往不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只是命一题目让学生自己作画。这  相似文献   

16.
郑丽芳 《现代语文》2014,(10):120-121
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可以说,语文因阅读而精彩,学生因语文而修身养性。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教学,更要加强阅读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在重视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实施阅读教学的建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才能提高学习的热情。语文不是无情物,当学生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语文自然学得好。所以,当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先学会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让学生从“被动”阅读变成“主动”阅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我要读”的欲望。而这个过程实现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十多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次让学生们创作时,学生们的作品总是有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学生们在作画时总是习惯性的要找一个"参照物",否则,就会无法下手。即使你要求他自己去想,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但学生们还是表现得很为难,害怕自己画得不像、画得不好。正是由于这种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总是要依附于一些范画。这样  相似文献   

18.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教学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学习显得很是被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励学生,使其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彼。怎样才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呢?  相似文献   

19.
奖品的价值     
一个学期又将结束,每当此时,面对那些品行学业优异者,明显进步者,我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带有水果香味造型可爱的橡皮、五彩缤纷十分耐用的活动铅笔、盖着鲜红的“向前走”章的作业本和印有名言的小书签……价格不贵的物品  相似文献   

20.
时代设计室     
畅言堂:同学们常问为什么不能用铅笔作画,并非不能用铅笔,而是从杂志印刷角度考虑,铅笔的印刷效果不清晰。第二个理由是,铅笔的稿子很容易脏,而且线条也不够干脆,让大家用钢笔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每一笔都流畅自然,不像铅笔一样涂来涂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