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哲学根源、形式风格、造园手法三个方面对中西古典园林进行了面上的比较,期望通过中西两种古典园林——世界园林史上的两朵奇葩——差异的分析,将有助于现代造园、城市规划、具体建筑设计开拓创作思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刘天迎 《海外英语》2012,(18):265-266
华夏素以文明之邦而著称,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礼仪无处不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个"地球村",与外国的交流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中西礼仪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中西婚礼礼仪差异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由于中西思维及文化的不同,中西婚礼礼仪自然产生了差异。该文针对中西婚礼一些礼仪的不同进行对比,希望能通过这些对比了解中外对婚礼礼仪的不同要求和寓意,进而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确保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变得顺畅。  相似文献   

3.
中西绘画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看都存在许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中西绘画艺术的不同风貌。中西绘画艺术的比较应在各自文化、哲学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比较才能得出相对稳定的结论,才能从本质上抓住两种绘画艺术的异同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4.
缺类现象涉及到文学的起源、发展与变异。史诗是西方重要的文类,对于中国汉民族是否存在史诗,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缺类现象为中西诗歌文类的比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中西史诗文类的衍变反映了中西文明起源、诗学思想和神话等方面的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惜别诗则是爱情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诗中描写惜别的作品很多,它们大多写于诗人与爱人分别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对恋人不尽的思念与深深的爱意。然而,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惜别情诗的感情基调和表现情景却有着不同的风貌。这里我们试着对中西惜别情诗的经典——柳永的《雨霖铃》与拜伦的《雅典的少女——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此管窥中西惜别情诗的异同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园林基础上形成的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继承了中国园林的优良传统,其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继承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与顺乎自然的传统、继承中国园林以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传统、继承中国园林建筑造型与自然风貌和谐统一的传统、继承中国园林以花木为点缀美化园林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中西文学中的"渔夫".(或渔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学作品中的"渔夫"形象包含不同的民族、文化、时代特色,揭示了中西方不同文明中不同的哲学意蕴.大致而言,中国文学中的渔父具有隐与仕的两重性,而西方文学中的渔夫形象堪称硬汉.通过中西"渔夫"形象的研究,对探究中西古代文人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从深层次角度剖析了渔夫形象文化差异对于各国文学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谭芬 《华章》2008,(17)
中西方的自然观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重视自然的和谐,而西方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这种差异对中西方园林在风格、布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中西方园林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9.
【热点概览】古往今来,中西文明的交流与冲突往往同时并存。2008,注定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在东方古都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将是一场中西两大文明对话与交流的“盛宴”。所以关于中西文明的基本常识将是每一个高中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也将成为高考常考的“热点”。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它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农业文明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特点,从黑格尔到德里达,西方学界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中国没有理性,没有哲学。前辈中国学者在物质、制度和思想层面上都发现了中西文化存在着若干异同,但他们忽略了理性在中西文明中起到的作用。理性有不同的内容和类别。不同的理性类别组成不同的理性结构。虽然理性的爆发是轴心时代中西文明的共同特点,但它们表现出来的理性结构却不尽相同。古代西方的理性结构包括逻辑理性、自然理性、实践理性/道德理性、审美理性,但缺少历史理性,其理性结构以纯粹理性为主导,逻辑理性居于统治地位。中国的理性结构包括历史理性、自然理性、道德理性,有逻辑思想,但却未发展出逻辑理性,其中历史理性占有支配地位。逻辑理性主宰了西方的思维,历史理性引领了中国的思维。这种理性结构的不同是中西思维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中西文明之别,关键也就在于理性结构的不同。西方文明中逻辑理性占主导和中国文明中历史理性占主导,其根本在于二分法的不同。中西的二分法之不同,其部分原因则可溯源于各自语言之不同。语言特点不同,是中西文化不同之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