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从我第一次看到《新闻知识》后,我就喜欢上她了。‘通讯员经验谈’、‘业务研究’等专栏给了我这个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记者摇篮》是辽宁日报新闻研宄所主办的新闻业务刊物.它以‘传播新闻信息、培养写作人才’为宗旨,辟有‘新闻研究’、‘新闻自学辅导’、‘好稿评介’、‘记者生活’、‘通讯员园地’、‘编辑手记’、‘新闻采访漫笔’、‘写作体会’、‘环球新闻界’、‘报海拾遗’、‘写作指导’、‘范文分析’、‘文苑探奇’、‘应用文写作’、‘广播与电视’、‘体坛通讯’、‘天涯海角’、‘古往今来’、‘文萃’、‘答读者问’、‘编读往来’、‘知识园地’、‘名家轶事’、‘城市风光’、‘祝您健康’等栏目. 《记者摇篮》以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讯员、新闻写作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  相似文献   

3.
《新闻知识》每期刊登的“得奖新闻采写淡”我都连看几遍,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想看,看后,受益不浅。第5期刊登的《文贵避平庸》,介绍《大老齐成了‘香饽饽’》的采写体会以及原文和点评,看后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4.
《新闻知识》一九八六年第3、5、6三期刊物上的三篇文章中,均有‘报刊杂志’之说。其实‘报刊杂志’之说系病语。因为‘报刊’即指‘报纸杂志’。如果在‘报刊’后面再加  相似文献   

5.
编辑老师:今年《新闻知识》第一期在“新闻知识讲座”专栏里,姚文华同志谈到了新闻界老前辈顾执中先生。说他“练就了两条‘飞毛腿’,不仅‘跑’出了许多好新闻,而且在被日伪特务枪击时,靠‘飞毛腿’幸免一死。”我对这“飞毛腿”的故事很感兴趣,想知道他的详情。希望了解顾执中先生事迹的老师能详细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第3期公布了‘新闻知识竞赛’题,我仅用了5天时间,就比较满意地答完了,这是我参加近几年各门类知识竞赛以来感到最轻松、最惬意、最有收获的一次竞赛。当然是否能获得优胜,这还有待于编辑老师评阅了。  相似文献   

7.
我过去由于不会写新闻稿件,使我们偌大一个国营工厂,长时期报纸无名,电台无声,职工们讥笑我是‘跛腿部长’。正在我为难的时候,我们宣传部一名报考西北新闻刊授学院的同志,收到了《新闻知识》这本杂志。他也看,  相似文献   

8.
《新闻知识》一九九三年第三期第二十六贞邓利平同志的》对行为丑与新闻美的一些认识》:‘其实丑的东西你不报道它依然存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津’为‘泽’之误;、根据《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千三百三十一页《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引文掉‘照例’二字。这两个错误,如在文化大  相似文献   

9.
一点建议     
编辑部同志: 我是贵刊的热心读者之一,贵刊的‘采写体会’,‘读者信箱’,‘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影评漫笔’‘写作杂谈’,‘应用文写作’等栏目办得很好,使我获得了不少知识.我想,学习新闻写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适应社会新闻写作的需要.所以建议贵刊  相似文献   

10.
刊物上的差错问题,几乎是国内所有刊物的通病,顽疾难治,真有点‘华佗无奈小虫何’的味道。《新闻知识》今年第六期《多方配合消灭差错》的编辑部文章,开出了一贴消灭刊物上出现差错的‘良方’,我们为《新闻知识》编辑部的高标准、严要求叫好,更为编辑部敢于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各种刊物中率先提出消灭差错的胆量和气魄称道。编辑部的改革精神和充满必胜的决心、信心,激励着广大的《新闻知识》的读者和  相似文献   

11.
一稿一投好     
《新疆新闻界》去年第四期‘问题讨论’栏提出‘一稿一投’好还是‘一稿多投’好的向题,我个人觉得还是‘一稿一投’好。首先,从读者角度看,读者希望的是多看几条新闻,绝不会喜欢重复看两报登载相同的一条新闻。‘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会倒读者胃口。设若在《农家乐》广播了的节目,听过的人物通讯,为时不久又出现在报端,读者哪有  相似文献   

12.
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大家》主编李巍。话题从近几个月来似乎《大家》没什么新闻聊起。李巍说:“没新闻也许正是好事。太喧哗容易浮躁。一个人不能总是生活在掌声和叫好声中,何况是一本刊物。《大家》从新闻的热闹中跳出来,就是想自己冷却一下自己,平平静静地干点事。真正的事业总是以冷清和寂寞为伴的。其实,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中,《大家》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与创刊时相比,《大家》的读者扩大了三倍。”我说:“一些读者对你‘逃离’新闻不理解。”李巍笑了笑说:“这些读者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他们喜欢《大家》,但他们错误地把《大家》当成了‘明星’。《大家》不是‘明星’,‘明星’是容忍不了寂  相似文献   

13.
《新闻知识》编辑部从今年第六期起,提出了‘消灭差错’的口号,并采取了几项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奖有罚。这一做法好! 《新闻知识》从创刊以来就比较注意倾听读者对刊物的意见,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常在‘读者·作者·编者’专栏里发表读者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现在又在编辑部内部采取实际措施,提出了‘消灭差错’的口号,还聘请评刊员,请读者监督  相似文献   

14.
(厂元)≠原     
《新闻知识》一九八六年第7、8两期刊物上,有两个刊头均为‘(厂元)稿与改稿’。其中的‘(厂元)’字不合规范,因其至今尚未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克思:“服务就是商品” 我读到《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喻权域同志《对新闻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一文的第四点“新闻是不是商品”。其基本观点作者用黑体字标出:“新闻报道和报纸都不是‘商品’,而是‘服务’。”这里的“服务”显然不是无私奉献意义的服务。喻接着说:“我国那些主张‘新闻是商品’的学者,忘记了辩证逻辑,用的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不知  相似文献   

16.
张芹 《新闻实践》2001,(10):33-35
有人断言:“未来的人们,或许将不再渴望‘独家新闻’”因为“我有‘我的报纸’,‘我的电视’,完全个性化的内容设置,切合个人的需要,对我本人来说,这难道不是真正的‘独家新闻’吗?”“网络时代的受众人人都拥有‘独家新闻’”显然,这里的所谓“独家新闻”是“个人化新闻” 那么,到底什么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对新闻媒体、对记者编辑、对新闻接收者,意味着什么?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解释说:独家  相似文献   

17.
《新闻知识》创刊迄今15个年头了。它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新闻工作者的欢迎。我视其为益友,从长或阅读中获益匪浅,它无愧于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和陕西省一级期刊的称誉。今年1月,《深圳商报》入盟,成为《新闻知识》的联办单位后的四个月里,为刊物提供了《深圳商报》深化改革和编采工作的不少新鲜经验,南风拂面,更加吸引读者了。《新闻知识》近年来都创出了不少名牌栏目。我十分喜欢《新闻知识》的“新闻文摘”、“‘国内新闻界’吓o“信』息窗”。去年一至十二期刊出l能条(篇)。今年一至第四期。几个专栏共刊出文摘、短文和简讯61条…  相似文献   

18.
从军营转业到地方,在银行工作一年多时间,我在中央、省、地级新闻单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新闻及论文二百六十余篇。有人间我的,‘诀窍’,我说:重在抓‘四点’。 一是抓‘热点’。我们的社会是一个调整发展的社会。每个时期都有大家所关心的‘热点’。作为通讯员就应依靠自己的新闻敏感,将这些‘热点’大胆而谨慎地反映出来。去年春节后,我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黄冈的民间借贷比较盛行。此现象是好是坏?如何引导、解决?令大众注目。针对这一情况,我用辩证的观点,用褒贬兼而有之的写作方法,将人们所关注的民间借贷的危害、原因、解决方法等用大量的事实披露出来。这篇文章发出第三天,就被《黄冈日报》头版刊登,接着《经济日报》、《湖北农民报》、《经济与金融》等报刊相继刊用,引起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干部专修科学生。由于自己的爱好订了一份《新闻知识》,几次见面,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竟从心底深深地‘恋’上了它。更可喜的是,我们班不少同学也‘恋’上了它。每到一期,同学们都争着看。湖北籍学员刘立新说:‘她知识面广,又有一定的深度。既是初学者的启蒙老师,又是新闻工作者、研究者的同行。我敢说,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新闻工作者、研究者,如能经常同它交心,都会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20.
博览     
‘散文式新闻’的提法更准确徐占焜在《散文式新闻漫谈》一文中认为: ‘散文式新闻’较之‘散文化新闻’提法更准确。它是指在新闻中要以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规律为主,一匹用散文笔法,增加散文色彩。一匹用散文的优势来克服僵化的新闻八股。它是有主有次的。而‘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则不够准确‘化’的意思一般解释为‘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这就容易理解为把新闻‘转变’成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