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两者在本质上相通。本文试图借鉴公共新闻的公共领域建设特征,结合国内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探索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突破的途径,由"小民生"演变为"大民生"。  相似文献   

2.
钱立磊 《新闻世界》2010,(7):104-105
随着电视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对信息获得的需求,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民生新闻应运而生。安庆电视台《天天直播》栏目以关注民生的本地化策略,成为当地电视收视的一片绿洲。  相似文献   

3.
姚娟 《新闻知识》2013,(2):23-24
"后民生新闻时代"、"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三个概念,是与电视民生新闻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后民生新闻时代"似乎在宣告电视民生新闻的终结,"公共新闻"、"大民生新闻"则指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之路。无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前景如何,其民本取向的精神内核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   

4.
刘湖边 《新闻前哨》2006,(10):66-66
舆论引导不等于舆论监督也不等于批评与曝光。目前,很多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似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任务定位于批评与曝光,而忽视了舆论导向的丰富性。有学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开启《南京零距离》2004年1月20日-26日的新闻进行了统计,在170条新闻中,政治新闻只有5条,负面和批评新闻多达93条。是否只有负面与批评性新闻才代表着民生新闻的民本取向呢?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6.
电视民生新闻是从平民化角度出发,采写民生内容和民本取向,强调平民化与本土化,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和社会新闻的双重性质。当代民生新闻存在题材狭窄、信息负面;形式雷同、竞争同质;媒介霸权、自我认同等问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做好民生新闻,品牌经营是媒体所必须考虑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亲民的态度和服务于民的立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民众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央亲民、为民之风曰盛,“以人为本”、“民本经济”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这为新闻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文化背景,民生新闻也逐步由探索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新鲜出炉,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飞速扩张,全国各地方台纷纷推出民生新闻栏目。或将原来的社会新闻节目转型为民生新闻.而这类栏目也普遍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民生新闻受欢迎.一方面是其自身“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特点使然.另一方面,民生新闻中夹叙夹议,轻松自然、灵活简洁的评论方式也让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吴世友 《新闻窗》2012,(3):75-76
电视民生新闻及其特点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现象迅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民众生活中的问题,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现状,深受民众的喜爱。电视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目前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电视民生新闻以其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切中了普通百姓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以纵向差异获得了胜利。但是,曾红遍全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却暴露出了定位同质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的热潮直到数年后的今天仍未消去,从反拔的角度看,民生新闻是对传统电视传播格局和传统电视播报本位的双重反拨。反拔胜利的根本因素是民生新闻内在的民本、民生的本质理念。但是成就民生新闻的这种理念自身理论的不足,又会成为民生新闻在质的层次上提升的障碍。只有回归新闻传播的本位,只有树立人本的观念,才能给民生新闻找到突围的出口。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具有"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民生新闻中记者的采访是"第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新闻的成败。民生新闻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况、生活空间,关注老百姓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3.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广播民生新闻要想突出重围,首先必须找准定位。民生新闻报道,需要遵循"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一原则,还必须遵循广播新闻的规律,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必须"好听"。因此,广播民生新闻的基本定位,就是要取平民视角,做到好听而有深度。  相似文献   

14.
姚娟 《新闻界》2013,(13):31-34
电视民生新闻由辉煌走入困境,向公共新闻和大民生新闻转型是学界认可的两个发展方向,然而,二者都存在实际操作上的困难。电视民生新闻应适应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做到关注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民生内容转向民本精神、突出社会大众的教化涵养作用、深入开掘民生新闻内涵四点,在文化视域下寻求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的内容大多关涉百姓生活,从民众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本文将基于"民本取向"对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策划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余正华 《新闻窗》2011,(3):46-47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民生新闻也以其固有的新闻特质、庞大的受众群体,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也成了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要做好民生新闻报道,需要遵循"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一原则,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必须"好听"而有深度。  相似文献   

17.
每年"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近几年,随着居民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两会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民生新闻栏能做出观众爱看的"两会"报道么?面对这一新课题,《经视直播》栏目推出的两会特别报道"两会涛声",对此进行了有效探索。它以创新的表现形式,关注民生热点,开掘话题深度,传递人文精神,构筑互动空间,真正做到了"民字当前、以民为本",开拓出了"两会"报道出彩的新路子。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经视直播》栏目创办7年来,始终坚持民本取向、民生视角、责任情怀,成为湖北电视界收视率、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最高的栏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从当前存在的三种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类型出发,分析相对应的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记者对其职业角色的定位和呈现,并分析了他们生成的原因。分析得出,在"报道类"、"帮忙类"、"调解类"民生新闻中,记者分别作为"报道者"、"参与者"、"记录者"而存在。这种角色呈现不仅和节目定位有关,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报道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2010年11月起,温州都市报推出"都市新闻·民生"版,在版式、内容上大胆创新,在文章和标题处理上力求"接地气",体现了"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着重突出民生新闻的地域性、贴近性、人文性,创新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邱广宏 《新闻界》2012,(3):33-35
民生新闻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但在二级城市民生新闻中,偏重街谈巷议、邻里纠纷、家长里短等琐细选题,如何让民生新闻的选题更有意义,本文以眉山电视台《每日快报》栏目为例,探讨了二级城市电视民生新闻如何从选题方面做到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