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不是孤立的学科知识,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语文课中学到的"扩句"和"缩句"知识来学习数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3.
怀宁方言“似”字句包括多种格式,所表达的语义也各不相同。本文对这一特殊比较句式穷尽罗列,并与普通话的某些句式相比较,以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特殊句式做出详尽解释。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中的句末“着”是一个粘着性的定位语素,常用于表示事件未然的句子,表示说话人对若干件事情先后的排序;带句末“着”的句子所表示的事情一般在先实施。  相似文献   

5.
L代表单音节县调,含有“一L…不/没/没有”的句子一般具有周遍意义,是遍指句的一种。这一类遍指旬又可以分为带“连”字的和不带“连”字的两类。一、不带“连”字的(一)“一L”或含有它的短语在句中做主语(1)一个也没来。(2)一件也没洗。(3)这个流氓,一点交情也不讲。以曾民选集日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95页)(4)今天来的老太太,一位迷信的都没有。(《侯宝林相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页)(1)(2)中的“一L”单独做主语,(3)中的“一点交情”这个名调性词组做主语,(4)是由“的”字词组“…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从多个角度归纳和概括。结构、语气、功能、语序、语义、语用等都能成为句子的分类标准,以此所得到的“句型”、“句类”、“句式”、“句模”等分类术语往往缺乏明确界定,使用中相至交错,使句子系统认识模糊。句子分类术语的能指和所指需要进一步规范,以便构建合理的汉语句子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7.
乔文 《文教资料》2006,(3):112-113
对英汉“受事 动词结构”句式的分析指出中国人的语用观和思维定势以及英语民族在语言观上的心理偏好和语用习惯,发掘出英汉两个民族思维传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某些带“得+补语”的句子和谓语最相关的“主体”可以在“谓语+得”之前作整个句子的主语,也可以在“谓语+得”之后作补语部分的主语而语义相同。这一语言现象得以成立需具备若干基本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这种句子的谓语和补语的语义必须共同指向整个句子主语或补语部分的主语  相似文献   

9.
“给”字型兼语句是一特殊兼语句型 ,可从“给”字的作用 ,第二谓词V的语义特点 ,远宾语N2 的语义特点来分析 ,给以分类 ,并分析词语之间语义搭配的选择性。根据变换关系的不同 ,验证该句型内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由“在LVO”句到“把OV在L”句的变换有多种制约因素,变换实现的可能同其中V的功能性质和语义特征、O的语义角色、O同L的语义联系、S和O同L语义联系的异同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式和“把”式变换有其具体的条件与范围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研究沂源方言比较句,以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语料为基础,从比较词的读音入手归纳了沂源方言几种常见比较结构类型,重点分析典型的"起"字比较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陈刚 《语文知识》2000,(3):79-79
①中国队大胜美国队。②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反义词“胜”与“败”,“胜”、“败”的词义是明显而不容易混淆的。这里意思竟然完全一样,叫初学语文的人百思不解。③胜不骄,败不馁。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⑤我们打胜仗,敌人打败仗。这些句中的“胜败”都是形容词,不能互换。例①②中的“胜败”  相似文献   

14.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15.
精彩句段     
《红领巾》2007,(12):36-37
秋姑娘轻轻地接住飘落的叶子,将它们送上“秋风车”。“车”开动了,叶子们就像一枚枚邮票,被寄往远方,传递秋姑娘的问候。几个小男孩在草丛里捉蟋蟀,扑来按去,不时发出开心的尖叫。  相似文献   

16.
本在对北宋三类语言材料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对北宋疑问语气词“麽”的用法进行了描写。章认为:a.至迟到北宋,“麽”已彻底、整体完成了虚化;b.在共有的语义功能范畴内,“麽”字句在与反复句的竞争中已占上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c.“麽”确实源于“无”,从北宋的“麽”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无”的语义特征对“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句子并不一定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完整的“句子”也是句子,句子的语调标志不一定是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相似文献   

18.
信阳方言特殊的语法现象论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信阳方言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但受下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影响较大,存在许多不同于中原官话和普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带有某种交融性的特点。本文举例式地分析了“子”尾词、“可”式句和双宾句,从构词和句型两大方面论述信阳方言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9.
"被"字句和被动句是相互交叉、部分重叠的关系;在含有被动意义的"被"字句中"被"的属性为表示"遭受"义的特殊动词;在新兴的"被+双音节词"结构中也涵盖了"遭受了令人无奈的事情,不情愿地接受这种事实"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被"字句和被动句是相互交叉、部分重叠的关系;在含有被动意义的"被"字句中"被"的属性为表示"遭受"义的特殊动词;在新兴的"被+双音节词"结构中也涵盖了"遭受了令人无奈的事情,不情愿地接受这种事实"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