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气体可以自发地和另外一种气体相混合,而且可以渗透,这种现象称为扩散.那么,不同气体扩散的速度如何比较呢?以气体扩散定律为依据,1831年,英国化学家格雷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扩散速度与气体的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个结论称为气体扩散定律,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v1/v2=(d2/d1)1/2=(M2/M1)1/2.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的Stefan扩散管法测试装置技术上的不足,研制了一种带有可拆卸套管式玻璃扩散管的挥发性液体-空气(或其他气体)扩散系数的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不仅可以保证液体能够自动平稳缓慢地从底部注入扩散管,从而在液体上部气体空间不产生明显的对流扰动作用,而且还可以安排几种液体同时测定,提高测试效率。此外,基于安全性考虑,将玻璃扩散管竖直固定于温控数显玻璃恒温水浴中,提高测定精确度的同时,也提高测试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理想气体系统通过一小孔的扩散。模拟直观展现了气体分子通过小孔的扩散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一旦经过扩散达到平衡,系统将不会再回到最初的分布,这说明扩散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在扩散过程中,系统的混乱程度不断增大。气体扩散快慢与初始分子数以及小孔的尺寸有关。初始分子数越多小尺寸越大,扩散过程进行的就越快。模拟结果与菲克定律一致。  相似文献   

4.
1 气体分子的扩散实验改进 初中物理第二册P88,关于气体分子的扩散实验,以往是用二氧化氮气来做的,但二氧化氮气制取比较麻烦,而且会污染空气。我们改用溴蒸气代替二氧化氮来做此实验则比较方便。做法是用一长滴管从液溴瓶中吸取一小滴液溴放到集气瓶中,盖上玻片,很快就可以得到一瓶  相似文献   

5.
高斯模型在都匀地区大气污染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高斯型扩散模式应用于气体状单一物质的扩散,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浓度分布。通过对扩散模式中各有关因子的分析,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针对都匀地区的污染特征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但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基于这种思想,设计了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现将人教版教材上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演示实验引述如下: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1个空瓶子,使2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略)。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由实验可以看到,2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该演示实验能充分表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一个气体泄漏扩散规律验证的教学实验平台。平台由风场模拟模块、气体泄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及对应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所组成,可开展多种工况下的气体泄漏扩散规律验证实验。在教学实验中开展不同工况的泄漏实验及CFD数值模拟,对实验采集的气体浓度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应用效果表明,该平台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气体泄漏扩散规律,并为理解CFD方法在定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提供了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等概率原理,通过对宏观气体异扩散前后微观状态数的计算,得出宏观气体异扩散的微观实质是扩散后宏观状态出现的概率远远大于扩散前宏观状态出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在NH4Cl分解的演示实验中 ,能不能分别检验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从理论上说 ,这两种气体的扩散速率不同 ,而且密度差异较大 ,理应便于分离。但是由于加热使反应器内气体对流 ,NH3 与HCl又极易化合 ,实际上这两种气体的分离并检验很难进行。在演示过程中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 ,时常出现忽红忽蓝变幻莫测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我们采用了 :( 1 )恒温加热使NH4Cl分解并保持产物为气态 ;( 2 )用吸收剂对混合气中的一种气体吸收而保留另一种气体 ,从而分别检验 ;( 3)使分解产生的两种气体相接近 ,观察冒白烟现象 (必修本…  相似文献   

10.
一、物质三态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吗? 答: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 解析:1.气体之间的扩散现象如图1所示,把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着放在装有密度较  相似文献   

11.
第一篇关于气体液化的重要著作,是法拉第完成的,他从1823年开始做了大量试图使气体液化的实验,发现大多数气体都可以经冷却而液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气体都能被液化,例如氮、氢、氦等。于是人们认为气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压缩为液体的称为“汽体”;另一种是不能被压缩成液体的称  相似文献   

12.
lO2→一种不寻常的气体□天水市第二师范学校胡建奎笔者偶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当给氯酸钾晶体中滴入浓硫酸时,立刻出现深黄棕色→橙色→黄色→无色的变化,并伴有黄棕色气体放出。这种气体较重,沿实验台扩散,具有类似于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起初,我还以为是氯气,为...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义务教材第二册第 12页有这样一则实验 :如图 1,把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着放在装有密度较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 ,使两瓶口相对 ,两瓶口之间原来用一块玻璃盖板隔开 ,当抽掉盖板后 ,可以看到 ,下面瓶子里的二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大 ,但仍然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由此来说明气体分子间的扩散现象。这一实验 ,无论是从原理还是从操作上都无可非议 ,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现 ,许多教师嫌二氧化氮扩散到上面瓶子里的速度太慢 ,而把两集气瓶换一下位置。当抽去玻璃盖板后 ,可以见到二氧化氮气体非常迅速地运动到下面的空气瓶子中 ,…  相似文献   

14.
戴乐  王礼风 《化学教与学》2023,(1):82-84+77
从氢气分子通过扩散进入密封的素瓷瓶实验开始,历经利用连通器原理的传统技术改进以增强实验现象,到借用数字化压强传感器和电火花发生器证明进入素瓷瓶的是氢气,再到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瓷瓶外表面、横截面和内表面的结构进行表征,揭示氢气分子可以扩散进入,而其他气体分子无法扩散进入的原因,实现了技术支持下的实验迭代改进。最后引入空白实验,排除仪器设备的系统误差,进而完成了一次基于证据的科学探究历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为中心的公交车火灾报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识别出汽油等可燃气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扑灭可燃油气体引发的火灾,减少了漏警与误警率.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也成为高考命题的新热点.环保问题中的气体扩散问题与数列、极限知识联系紧密,本文列举两例. 1.测量气体扩散速率例1 在实验室测量气体的扩散速率,可用如图装置:A、B是两个容积相同的连通容器,中间用隔板隔断,实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在实验室内快速定位气体泄漏源,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网络和PC_DSR GA的泄漏源定位系统。泄漏源定位是指根据气体扩散特点结合标记点坐标及该点气体浓度差异反算泄漏源,为此设计了基于CSMA/CD及自适应CRC校验退避的485总线通信协议,可更及时准确地获取标记点气体浓度,配备云台摄像头通过特征识别技术计算标记点坐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模型和PC_DSR GA的气体泄漏源反算算法。该算法以破坏自修复机制抑制GA的早熟,以保优策略保证种群最终收敛,实现更精确的定位泄漏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传感网络可靠性强;所提算法与传统GA、混合遗传-NelderMead算法相比泄漏源定位精度更高,平均相对误差低于5%。  相似文献   

18.
屁会爆炸吗?     
屁是很光明正大的气体,健康人每天能放6~20个屁,大概能有一个白酒瓶那么多。呵呵!虽然这不是什么坏事,但在人群中放屁也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屁是消化食物时产生的气体,你知道它还是一种危险的气体吗?它含有的一部分气体确实是可以燃烧的,有时屁中这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几乎占了一半。科学家提出,在这种情况下要严禁烟火,因为一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人: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谢志详验证人: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詹汉英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中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实验l—8」,在制取氯气时,存在着一个问题:氯气的扩散,即收集氯气时的扩散以及制取所需的氯气后气体发生装置中残余氯气的扩散。怎样才能使氯气的扩散减少呢?笔者经过摸索,对此实验作了~点改进,使氯气的扩散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改进之处为:①烧瓶改用蒸馏烧瓶;②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间用一三通玻璃导管连接;③蒸馏烧瓶处的双孔塞中的一孔插入一长…  相似文献   

20.
《红领巾》2011,(10):19-19
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高精密传感器,可以通过转基因蛙卵检测气味和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