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的确,语文不仅是一种语音、符号系统,更具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其中积淀了人类的精神、智慧,是古今文化的结晶。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更强调情感,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所以:有人称语文课为“情感课”,课堂情感交流也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也是诗意。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枯燥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语文。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多一些诗意,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一种诗意的生存和栖居。一、理念上追求诗意语文学科是情感的世界,也是诗意的世界。在这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内涵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风格.在教学内容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育,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因此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可以说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它是教学情感、教材创造情感和学生学习情感的融合,是语文课情感教育的整体。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营造情感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从作品的情景入手,把作者精心描绘的“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进入情景,产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是和数理化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传递,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的诠释,没有情感和审美的支撑的语文课绝对不会是动人的语文课,王君老师的青春之语文,围绕青春的激情、敏感、灵动、自信、浪漫、创新六个特点,赋予了语文课新的生机。本文主要从返璞归真解读文本,焕发青春的课堂设计,咀嚼文字的美中去体会王君老师的青春之语文。  相似文献   

6.
韦绍专 《新疆教育》2012,(14):119-120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的扎实基本功,但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的情感流露,课外对语文教学的情感的投入,对学生关爱的付出。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痴情、激情、温情因素。痴情查上好语文课的基石,激情是上好语文课的催化剂,温情是上好语文课的营养液。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的形式多样、课堂热闹的状况,却让语文课变得华而不实,语文课少了许多语文味。我认为语文课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赏析、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因此,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的扎实基本功,但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的情感流露,课外对语文教学的情感的投人,对学生关爱的付出。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具备痴情、激情、温情因素。痴情是上好语文课的基石,激情是上好语文课的催化剂,温情是上好语文课的营养液。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的形式多样、课堂热闹的状况,却让语文课变得华而不实,语文课少了许多“语文味”。我认为语文课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赏析、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因此,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情感和动机上入手,端正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职业高中语文课,属于文化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对语文课普遍存在轻视心理,忽视语文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语文教师决不能一味教书,忽视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语文学不好,就很难学好专业课程,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端正对语文课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学好语文是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必不可少的基础课,要想学好专业,首先要  相似文献   

11.
王志水 《教学月刊》2007,(10):26-2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语文知识训练课以致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于是随之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坏,情感教育发挥着很大作用。可以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情感教育,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会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材中,那他就不是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再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他的语文课就干巴巴,没有一丝趣味,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他的课,他的语文课就一定是失败的,他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好语文和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最诗意化、最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语文老师要竭尽所能引领学生去感悟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文本意义、情感内涵,要用真情去上好每一堂语文课。第一,深挖教材,备出感情。语文课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对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是语文教学艺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审美化的实施路径和实施手段应当从语文教师的观念入手,渗透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各个部分,将语文教学的审美化充分、合理、丰富的呈献给学生,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语文课所具有的真挚情感,从而使学生喜欢语文课,对语文课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极具思想和情感内涵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由语文课的本质决定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富有情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天生就有着文化的使命和灵魂,而语文课有着挖掘不尽的潜力、无限发展的空间。将语文课的特殊魅力尽情展现,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语文并为之倾注情感,使之成为最爱,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如何才能提高语文课的有效价值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许多多的语文教育专家、语文老师都深刻地认识到:语文课当有语文味。怎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呢?应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什么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呢?那就是去掉外在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的课。即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课。亦谓之原生态的语文课。语文课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激发情感和品味语言。感悟出蕴含在文本中的原汁原味,才是程少堂老师在《语文味研究回顾》一文中所说的有“语文味的课”。程老师在文中还强调说:“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具商情感性.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鄙有情感的存在.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课的亮点,就在于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氛围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美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进入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境地之中。只有找准文本的动情点,才能使语文课上得精彩,才能让学生如沐秋阳,如坐春风,学习并快乐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留下不可磨灭的好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