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公共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的要求,结合国家旅游景区A级评定标准,针对古典园林的环境特点,古典园林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时,应注重标识布局的科学合理、与古典园林大环境浑然一体、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组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其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在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论述的古…  相似文献   

3.
苏州古典园林介绍属于呼唤型应用文本,其目的在于传播古典园林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激发读者的游兴。通过探讨苏州古典园林介绍的英译原则和策略,对大量素材可以归纳出翻译实践中可采用的具体方法,为今后古典园林翻译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亭廊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体系中的代表之作。本文讲述了亭廊的发展史,介绍了亭廊在苏州古典园林的形态分类,结合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等名园,分析亭廊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所起到的引导、点景、观景和丰富空间层次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苏州园林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这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  相似文献   

6.
苏州,山温水软,杏花春雨,吴门文化的发源之地。其人间天堂的美誉,源于拥有众多的古典园林,因此,苏州也被称为"园林之城"。书法艺术,遍及苏州园林的各个角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运用苏州园林中的书法楹联、书法匾额、书条石这三种形式,探索园林中的书法文化,感受独特的书法意境。  相似文献   

7.
田人羽 《文教资料》2009,(11):59-60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切入点加以论述,指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造园艺术的基本思想来源,介绍了园林建筑意境创造的空间的艺术手法,并阐述了苏州古典园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影响.同时指出现代室内设计不能只注重形式,应当继承和弘扬创造这种形式的传统思想,再利用现代界面色彩、质感、造型和光的穿插进行创新,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有品味的、高层次的室内空间.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古典园林是湖湘园林文化的瑰宝。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集书院园林、寺庙园林、宫苑园林和私家园林于一体。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便是长沙古典园林的典范。与江南古典园林相比,长沙古典园林更注重与自然山水的巧妙结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湖湘文化的意蕴,对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5日,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南京明孝陵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员。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为此南京市还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焰火庆祝晚会。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可多了。苏州古典园林(见苏教版课本第五册《古诗两首·枫桥夜泊》)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像拙政园、留园、怡园等。因此苏州有“人间天堂”的美誉。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把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宫(见苏教版课本第十一册《习…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天同源、和谐一致的自然观对苏州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深远,苏州传统园林设计中自然独特的园林格局设计以及意趣幽深的人文意境设计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的完美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观对苏州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造就和形成了苏州传统园林设计中“人天同源、和谐一致“的设计精华.  相似文献   

12.
苏州园林不仅以其卓越而精湛的造园技艺蜚声中外,同时其命名方式也有其独到的一面,既有表达所有者的人生志向者,也有贴切呈现园林景观视觉效果者。通过对园林命名这一活动中文化内涵的分析及归纳,试图揭示含义。  相似文献   

13.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宅园林的代表,写意是它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写意常通过象征、品题等手法来开拓深远隽永的意境。这种手法是中华民族直觉顿悟思维方式的表现,是中国传统诗画的延伸,并与文人园园主的关系密切。苏州园林的写意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追求有若自然、不露斧凿之痕的最高审美境界,它创造出了富有情趣的人化自然。写意手法营造出的含蓄和韵味需要游园者的心领神会,是品赏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廊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是具有明晰的几何关系的线型空间。留园中的廊,不论从它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和意境来看,还是从它所体现的设计过程和手法来看,都具有极好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留园廊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感悟留园的布局、建筑空间等,还能对苏州古典园林中廊的设计特点和艺术效果获得更多、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道释文化直接影响了苏州园林文化的生成,同时对苏州园林设计手法、设计理念的形成和完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儒道释文化对苏州园林设计的影响本文从儒道释文化入手,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对苏州园林设计的影响,探寻隐于苏州园林设计中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客家园林是客家文化重要的表现载体。客家地区社会环境是园林景观形成的制约因素。客家聚落景观中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的构成是客家园林形成的物质基础。客家园林形成于南宋时期,从属于区域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包括存在于客家地区或者在客家住地之外的,以客家文化理念为指导思想、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供人们聚集、游憩、观赏的园林。  相似文献   

17.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独具东方文化神韵的中国古典园林堪与古希腊、西亚园林相媲美的原因除了中国传统之儒、道、释时空意识、审美情趣、伦理意志以及人格理想等理念巧妙融合以外,对独具神韵的水文化近乎完美的诠释,更是其享誉盛赞的又一制胜之因。中国古典园林对水元素的应用以及对水文化的诠释颇值一议。  相似文献   

18.
苏州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悠久、特色显著、区位条件好、容易组合等特征,苏州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以园林为基础,以太湖为背景,以“水文化”为理念,加强对各种文化旅游资源的组合,深度开发,形成体验性强、适应面广、多元互补的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创作风格,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应重新评价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地位,追求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营造诗意的生活居住空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与古代城市营造的精髓,构造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和意象,规划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升现代城市的生活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