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 命题作文指导前,应充分实施对话 1.教师与命题对话。命题设计后.不要马上让孩子习作.教师应多与命题对话!可以问问此题是否让孩子有话可写,怎么写才会与众不同,是否有些特殊材料能让作文脱颖而出。除心口对话外.教师还应写下水文,  相似文献   

2.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个例子,它仅仅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备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师“教”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走出教材”,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什么是“互动”?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前不久,听了本校一位教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公开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比父母对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后,有了这样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付秀娟 《教师》2013,(36):29-29
语文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基础而不注重活学活用,或过分花哨而忽略务实基础的情况屡见不鲜。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做到“实”“活”结合,创设灵动的课堂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的富裕强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需要创新作为发展、前进的源动力。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也越来越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创新意识。诸如学校内部管理的创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的创新、学生学习思维习惯的创新等,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工作质量的优劣、学生各方面能力强弱的标志。作为一名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创新应立足于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上的创新,关键在教师,落实在学生,过程在教学,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整体感知,是初读课文阶段的举足轻重的一大教学任务,一般应主要关注如下几个层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课文的脉络结构;形成对课文的初步感受。有效的整体感知,是学生初次与文本进行对话之后,在文本内容、文本情感、文本形式等方面获得的初步的、整体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学生继续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点,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初读、钻研文本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纪红霞 《早期教育》2009,(12):10-11
我国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尊重幼儿,为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那么,该如何理解教师的支持者角色呢?我认为应该从寻求其逻辑起点、拆解它的角色表达层级入手。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无为"隐退,才能获得学生的"有为"展示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我们一起看看一位老师教学"认识钟面"的两次教学活动。【第一次教学活动】师:现在你们可以随便玩自己带来的钟表,你能发现里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享受快乐,抒发个人情感,呈现自主想法,在和谐舒畅的情境中与孩子们共同分享、交流、讨论、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11.
学缘结构日渐为教育界重视。学缘结构与大学精神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学缘结构适切,易致大学自由恒常,创新蹈厉;学缘结构劣弱,常致大学自由不足,创新乏力,大学精神匮阙。合理的学缘结构对现代大学大学精神具有正向的形塑作用,既可以熏陶自由宽容的人文氛围,也可以激励创新求真的科学精神。有鉴于此,期冀于重视学缘结构之措置以巩大学师资队伍建设,进而充盈大学精神,维卫大学尊严。  相似文献   

12.
大学"交往-研讨-发现"教学模式是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流、相互研讨,使师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获得教学生活整体意义的教学活动模式.交往、研讨、发现是构成这种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其理论依据主要是:主体教育理论、交往教学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基本程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构成其基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论培育以“精气神”为价值取向的学生自治组织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培育以“精气神”为价值取向的学生自治组织文化是办学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的需要,要引导学生领会践行、弘扬“精气神”。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走了一条面向个体成长的路线,即以个体成长最终达成整体提升的路线,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日益面临瓶颈。以“双元结构教师小组”为新机制,使企业转职教师和非企业转职教师均在团队发展中交互影响、螺旋提升的效果良好,不失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种新思路。基于团队螺旋提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合作机制建设、项目化运作、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毕业班"空巢"现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校毕业班的“空巢”现象,许多领导和教师既感到“头疼”,又无可奈何。本文科学分析了高校毕业班“空巢”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防止“空巢”现象的策略,以期能对高校的教育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在某些高职院校中“两课”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以“两课”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分析了教学困境的原因以及“两课”教育在新时代下所面临的新形势,本着认识问题、把握时代契机原则,试图寻找摆脱困境,从根本上实现“两课”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现象形成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文章对此进行客观、准确的透视,为“瓶颈”的路径释放提供了根源与奠基。  相似文献   

18.
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一级学科及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大学化学”已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知识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多年“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和收集到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反馈意见,提出了关于“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教学内容体现实用性,以案例教学方式加强体现化学与专业相关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展示前沿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增加实验开放时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单位,为了将好事办实,在学校构建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人本化、规范化、网络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总框架下,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初步构建了具有本土化特征和本校特色的"11531"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新形势下青年教工队伍中存在的新问题及青年教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从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和创新工作内容等三个方面提出举措,以此加强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工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