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横扫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密西西比、亚拉巴马和路易斯安那州。这场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飓风灾难在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档案馆设施和档案馆藏。而灾难发生后美国各地档案工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今后档案馆的防灾救灾具有深刻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25日,5级飓风“卡特里娜”登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新奥尔良城。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17日,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荣获第90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新闻照片”奖的作品.《迭拉斯晨报》摄影记者迈克尔·安斯沃思拍摄的这幅作品因为“描述了(飓风中的)混昆乱和痛苦”而获奖。《新奥尔良时代花絮报》和《比洛克西太阳先驱报》分享了普利策奖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两者均因在“卡特里娜”飓风中的出色报道获奖。2005年9月1日,新奥尔良州洛杉矶市居民在公寓的楼顶上等待救援,他们正发出紧急呼救声。照片由斯米里·N·普尔拍摄多家媒体因报告去年肆虐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卡特里娜”飓风而获得…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冲突频发的时代,突发事件从来就是各国媒体报道和关注的热点,如2005年末我国的“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同年8月末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具体分析了《纽约时报》对卡特里娜飓风报道的人性化处理和相关新闻思路,从而深入认识美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生活中,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灾害,是我们永远无法避免的。这类如地震、台风、水灾或火山爆发的自然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整个社会造成很大的震撼。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以每小时233公里的风速登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东部地区,横扫墨西哥湾沿岸各州,导致洪灾泛滥,14万人被迫转移,死伤人数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6.
当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造成罕见灾害之际,在CNN的网站主页上,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到增加了一个栏目——“公民记者(CitizenJournalist)”。CNN网站通过这个栏目向所有“公民记者”——普通网民发出信息,征集有关这次风灾的文字和图片,请“公民记者”们直接向网站贴送。  相似文献   

7.
《新闻天地》2008,(6):50-50
无论是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还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啸,世界其他国家很少有领导人会在灾难发生时,除赶到现场视察灾情、慰问群众之外,还要亲自担任救灾总指挥。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25日,5级飓风"卡特里娜"给美国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等州造成了巨大破坏。据估计,"卡特里娜"飓风至少毁坏了15万处产业,损失金额在250亿~1000亿美元之间。美国政府在飓风灾难发生后采取了多项紧急措施,逐步展开灾后应急救援和重建工作。包括成立  相似文献   

9.
美国飓风灾害报道中的大特写照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特写--频频出现在重大灾难新闻摄影中 印度洋海啸才过去不久,“卡特里娜”飓风又在八月底席卷了美国南部三个州,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称是美国有史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9月初,世界各大报纸头版以及各新闻网站上的新闻照片多是有关这一灾难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名刊要览     
《经济学家》(9月10日)★美国的耻辱“卡特里娜”飓风不仅掀出了美国政府应对灾情时所出现的失误,更破坏了美国在全世界富足有序的良好形象。救灾工作艰难进行的同时,政治上的推诿指责游戏又拉开了帷幕。虽然白宫竭尽全力将救灾不力的责任推到地方官员头上,但  相似文献   

11.
"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之后美国媒体如何报道水资源?本文选取美国报纸相关报道,用定量与定性方法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失误     
《时代》杂志的调查显示,在“卡特里娜”飓风中,美国政治系统有数个环节失灵。首先,新奥尔良市政府的应急措施,不足以应对强大天灾,而且政府更是拖延了救援的时机;其次,路易斯安那州政府无法向白宫给出具体的救援需求;FEMA主管不仅救灾经验不足,还和其上司国土安全部部长一样,只将注意力放在反恐上。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环境下记者角色地位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媒介环境下“公民记者”大量涌现 “公民记者”这个概念.在今天已不算陌生。韩国记者吴延浩(Oh Yeon Ho)早在2000年就创办了全球第一家公民新闻网(ohmynews.com),成功地将“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的口号变成现实.至今已有四万名“公民记者”:2005年10月,当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造成罕见灾害之际,  相似文献   

14.
赵静 《新闻前哨》2006,(9):105-107
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如:非典、伊拉克战争、印尼海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这些突发事件对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今年6月24日,我国第一部《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提交人大讨论,首次将突发事件列入法律运行程序。对突发事件,新闻媒体有责任报道真实准确的信息。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去年卡特里娜飓风发生时,笔正在美国维吉尼亚洲的海边城市诺福克学习,亲身感受了处在风灾中的美国人的各种反映。由于职业关系,也更加关注美国各大报纸和电视对风灾的报道。笔认为,虽然在国情、体制以及新闻理念上,美国与我国情况有很大差异,但是,这些媒体的报道及他们报道突发事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和新闻思路,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4月17日,一年一度被视为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的普利策奖又一次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这是该奖项第90次揭晓.<达拉斯晨报>(Dallas Morning News)的一组以"拍摄卡特里娜号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后所带给人们的痛苦和混乱状况"(普利策奖评委语)为内容的、题为<卡特里娜飓风>的照片获得"突发新闻摄影奖".其中一幅<纸质拖鞋>是一张颇富情趣性的摄影作品(见图一).  相似文献   

16.
汶川8.0级地震让成千上万民众流离失所,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而在此前,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纳尔吉斯强热带风暴横扫缅甸,罕见暴风雪席卷中国南方……尽管社会的文明和科技已经发展到一定高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9日,一年一度的美国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又隆重推出,今年是第41届国家杂志奖.<时代>(Time)杂志获得当晚最高荣誉,卡特里娜飓风也在当晚成为主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08,(10):22-23
飓风卡特里娜,911事件,这些破坏力极大的事件给整个美国敲响了警钟,也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没有谨慎的计划,企业的运营是多么的脆弱。有些紧急事件(例如飓风)是有预兆的,而另一些灾难(例如恐怖活动、爆炸、地震、计算机病毒或人体病毒)则往往突然袭来。为了为这些潜在的危险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在报道美国飓风灾难的众多新闻照片中,有些照片表现形式比较新颖,值得关注和研究。磅礴气势为艺术化表现提供条件气势磅礴的画面一般具有刺激、豪放等心理特征。在“卡特里娜”飓风横扫新奥尔良第三天,出现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网上的这幅照片(图一),标题是《洪水袭击新奥尔良(FloodsRavageNewOrleans)》。显然,摄影记者在按下快门之前对环境认真观察,对视点精心选择,不辞辛苦地爬到高处,以拍到大场面。可以看出画面经过细心经营:摄影者选择对称式构图,使画面达到完美平衡;充分利用路灯形成的线条,把读者的视线自然地引领到画面中的灾民和…  相似文献   

20.
卞咸杰 《档案时空》2007,(12):23-24
美国"9·11"事件、中国"非典"事件以及飓风"卡特里娜"等众多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发生,唤起了人们对危机及其管理的关注.档案馆(室)作为档案信息资源汇集的中心,时刻面临着突发事件等各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