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卡》一文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课文顺序组织教学。而我紧紧围绕三个对比,导读课文,收到了良好效果。一、老板与爷爷对比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细读课文:凡卡的学徒生活很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经过反复阅读讨论,学生知道了凡卡的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2.
听一年轻教师执教《凡卡》一课,该教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中有关凡卡给他爷爷写的信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找出信中凡卡要求爷爷带他回乡下迫切心情的一句话--"我的生活没指望了,我快要死了."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学习&;lt;凡卡&;gt;,大家都沉浸在对凡卡悲惨遭遇的同情之中.学到第10自然段“……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与插图相对照,学生产生了疑问:鞋店有那么多鞋,为什么凡卡却说没有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教《少年闰土》的第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景象,再出示一幅描绘闰土刺猹的彩图,以印证他们的想象是否合理,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闰土刺猹的动作。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少年闰土英俊而能干的形象特点,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激起了学习兴趣,思维十分活跃。   又如在教《凡卡》一文时,我首先播放课文的录音带,让学生听凡卡悲惨的故事,然后打开学校闭路电视,让他们看凡卡当学徒挨骂、挨打、挨饿及给爷爷写信的镜头。最后设疑:凡卡的处境能改变吗 ?为什么 ?课文为什么以梦作为结尾 ?学生的思维一下便“活”起来了,“动…  相似文献   

5.
九岁的凡卡可以写出这样的信学生学完《凡卡》(人教版第一册)会产生“九岁的凡卡能写出那样的信吗”这样的疑问。笔者通过细读课文、查阅资料 ,认为“凡卡能写出这样的信”。第一 ,《凡卡》写于1886年 ,当时俄国正处在沙皇尼古拉三世统治时期 ,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就是这无数儿童中的一个。可见 ,凡卡在家里破产前也上过学 ,读过书 ,并且还学过音乐(课文写道 :“别让旁人拿我的小风琴”)。这是凡卡写信的基础。第二 ,凡卡的信记叙的是凡卡的亲身经历、真切体验 ,没有半点夸…  相似文献   

6.
我所学过的课文中,《凡卡》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只要一有空,我就拿出它来读、想。《凡卡》是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写的一篇文章。它塑造了一个由乡下来城里做学徒的9岁男孩凡卡的悲惨生活。读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凡卡是个孤儿,只有爷爷这一个亲人。爷爷也因为经济困难,不得不将小小的凡卡送到城里当学徒。凡卡在城里无依无靠,备受欺侮,他受尽了折磨——老板动不动就打他,可那里,没有人同情他。读着《凡卡》,我不禁为自己出生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暗自庆幸。我在家里有父母疼,在学校有老师的教育、培养和关心。9岁时,我正享受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7.
《凡卡》是十二册语文教学中的一篇重点课文。由于凡卡所处的时代距离现在较远,小学生要在三两课时之内理解这篇文章是有难度的。平时,我按照教参的提示,一段一段地跟学生讲读,但学生听起来乏味,课后还要问很多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打破了以往常规的教法,在课堂上组织了  相似文献   

8.
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个家伙,不去干活儿竟趴在这里睡懒觉,我非揍你不可!”一早,老板拿着木棍,直往凡卡身上打。被一阵剧痛惊醒的凡卡痛苦地叫了一声,赶紧起来,匆匆地跑去做事。凡卡一边忙着活儿,一边想着:亲爱的爷爷,您千万要收到我的信,赶快来接我离开这个“人间地狱”吧!凡卡想得实在太出神了,以至于把手中的碗碟摔碎了。老板娘闻声赶来,揪起凡卡的耳朵,使劲拉,把凡卡关进了地下室。潮湿的地板,难闻的腐臭味,凡卡最怕待在这个鬼地方了。以前,老板娘几次把他关在这里,不给他吃喝,凡卡就只能挨饿。晚上睡在潮湿的地板上,周围弥…  相似文献   

9.
很多同学来信告诉我,他们很喜欢《凡卡》这篇文章,可是你们知道凡卡后来又发生什么事了吗?快和我一起走进《凡卡》后续——“惊醒之后”。  相似文献   

10.
《凡卡》一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叙述了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以及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教学时.我们不应将人物形象“标签化”、文章主旨“政治化”,而应确定适合学生的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培养学生“悲悯”的情怀,感受凡卡在苦难中仍追求自由、美好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一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学习《凡卡》,大家都沉浸在对儿卡悲惨遭遇的同情之中一学到第10自然段“……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与插图相对照,学生产生了疑问:鞋店有那么多鞋,为什么凡卡却说没有鞋穿呢?围绕这个问题,学习小组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凡卡》一课的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作业:“同学们请想一想,小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以后,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有哪些可能?请大家尽量想,比比看,谁设想最多,最快。”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动开了脑筋,紧张地思考着,不时记下一点什么。一分钟后,学生甲举手,老师示意他发言。生甲:我认为凡卡给他的爷爷写信后会出现四  相似文献   

13.
可怜的凡卡,请到我家来。我们家的人都很善良,他们不会打你,骂你,捉弄你。快来吧,凡卡! 可怜的凡卡,请到我家来。我可以给你一杯热气腾腾的纯牛奶,再给你吃达能牛奶饼干,还会给你很多的玩具,让你吃个饱,玩个痛快!快来吧,凡卡! 可怜的凡卡,请到我家来。我  相似文献   

14.
【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发现、一处质疑、一句插话,这些微小的细节,有时竟藏着一个个教学生成点,抓住了这些细节,就促进了课堂动态生成。在《凡卡》(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及时关注了课堂中的两个细节,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成的活力,充满了思辩与灵性。【片段一】凡卡为什么会写信生:老师,凡卡没有读过书,他根本不识字,为什么会写信?生:是啊!小凡卡家里很穷,他才九岁就被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他哪有钱去读书?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凡卡为什么会写信呢?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生:我知道,凡卡会写…  相似文献   

15.
教学《凡卡》一课时,为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较深的认识,我注意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诱发联想.训练发散思维,首先要选好发散点.我以“乡下,爷爷收……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一段话为发散点,提问:“爷爷能不能收到这封信?”学生认为这个问题太简单——收不到的!并说出好几点理由:没有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地址;没有贴邮票……接着,我进一步问:“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你们设想一下,那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6.
《凡卡》叙述的是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契诃夫的这篇小说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可抓住三处细节,长文短教。一、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突出“苦”字课文第8自然段从凡卡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叙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写凡卡挨打时,“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一个“揪”字,一个“拖”字,充分说明了老板的凶狠和凡卡的可怜;写凡卡挨饿时。文中具体地写了他三餐各吃的什么,“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可见凡卡食不饱腹;写凡卡挨冻时,写了他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从中可以看出凡卡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凡卡最后才写信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教学本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本  相似文献   

17.
《凡卡》叙述的是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契诃夫的这篇小说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学时可抓住三处细节,长文短教。一、抓凡卡学徒生活的细节,突出“苦”字课文第8自然段从凡卡挨打、挨饿、挨冻三个方面叙述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写凡卡挨打时,“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一个“揪”字,一个“拖”字,充分说明了老板的凶狠和凡卡的可怜;写凡卡挨饿时。文中具体地写了他三餐各吃的什么,“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可见凡卡食不饱腹;写凡卡挨冻时,写了他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从中可以看出凡卡衣不蔽体,过着非人的生活。所以凡卡最后才写信请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教学本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本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凡卡的学徒生活的?2.凡卡为什么挨打?老板用什么打?怎样打的?找出有关  相似文献   

18.
【教学实录】师:凡卡在老板家里遭受了这么多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他说——生(接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师:凡卡才九岁,他的生活到底还有没有指望呢?(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相似文献   

19.
问:凡卡在信封上只写了乡下爷爷收几个字,却没有写明具体地址,这是《凡卡》这篇小说中的一个细节描写。请问编辑老师,教学这个细节描写除了让学生明白爷爷肯定收不到凡卡的信,凡  相似文献   

20.
《凡卡》(人教版义务教材语文第十一册第22课)这一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痛恨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使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面对课文中凡卡的所作所为同学们却觉得在凡卡身上缺乏一种真正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