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世界》2020,(5):52-52
有"中国纪录片蓝皮书"之称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于4月18日在线发布,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五洲传播中心和哔哩哔哩联合主办。《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2.
叶造 《东南传播》2020,(12):65-67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联合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福建省海洋影视文化中心,历时三年拍摄制作的八集系列人文纪录片《海上福建》成功登陆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同时海峡卫视通过中国卫星长城平台面向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收获各界好评。2020年10月《海上福建》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库。本文对《海上福建》纪录片从故事策划、故事调研、故事分集到最终成片的具体过程全面分析,探讨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实践,以求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供读者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明 《视听界》2006,(6):34-37
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在晚间黄金时段19点30分播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变形计》。第一季《网变》讲述了一个繁华都市的网瘾少年和一个贫困乡村的农家少年互换7天的故事。节目一播出就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收视率在同时段卫视位居前列。随后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推出了3期节目《高三师生母女互换》、《老孔变形计》、《走,走,走》。节目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有关此节目的报道和评论铺天盖地。《变形计》是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 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4.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大型系列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于2015年下半年在电视和网络上同步播出,反响甚好。本文从此微纪录片入手,全面分析了在新媒体语境下新的纪录片产物——微纪录片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星 《视听》2016,(7):131-132
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纪录片因其直观、形象、生动、通俗等特性,成为历史和时代不可或缺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教育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众多纪录片制作者的青睐。2015年8月,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和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讲述了中国教师在英国中学运用中式教学方法授课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关于中西方文化冲突和教育方式不同的争论。该纪录片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是电视节目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侯彦恒 《青年记者》2017,(23):103-104
《新丝绸之路》的主题设置 《新丝绸之路》是2005年拍摄而成的一部十集大型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新丝绸之路”是整个纪录片的总主题,统领着整个纪录片内容的划分和组织.各个分集有各自的主题,如第三集《草原石头祭》,讲述草原民族的迁徙历史,第四集《一个人的龟兹》,讲述佛教文化与思想的传播,等等.纪录片通过还原历史上的丝路风貌和人文特色,达到让观众直观了解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黄永胜  万远迪 《视听》2024,(4):108-111
《我的温暖人间》是一次充满爱与希望的记录,也是一部聚焦于普通平民生活故事的人文纪录片。它以分集、分段的形式讲述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每一阶段、每种情感之间存在的期冀与理想、责任与担当。作为一部影像书写的人文题材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以生活的影像书写了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共情与共鸣,以历史的影像书写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记录影像的书写唤醒了观众的时代记忆。该片通过影像书写、社会变迁、时代记忆三者之间的联系,达成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情感共识。  相似文献   

8.
谭天 《视听界》2006,(3):69-71
1993年11月8日早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播出《牡丹江畔的老人》,在节目结束时打出这样的标板:“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而诞生了一个贴近观众走近百姓的短纪录片栏目。近年来,重庆卫视一档电视剧栏目《雾都夜话》悄然崛起,同样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获得不俗的收视率,尤其是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拔得头筹。在数十个卫星频道争奇斗妍的中国荧屏,缺少大制作,讲着方言的《雾都夜话》是以什么来吸引眼球呢?原有的影视理论无法解释它。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理念,看看它于中国电视,到底改变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2021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VB)制作推出的系列纪录片《无穷之路》的基本创作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探讨近年来蹿红各大平台的Vlog创作方法在主旋律题材纪录片创作中的突破与创新,并研究该创作模式在政治传播中的借鉴,以及如何通过新兴创作方式,提高主旋律题材作品的传播效果,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一次远行》以全球疫情为背景,讲述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于困局中寻找光亮的故事。作品通过相对特殊的叙事主体、故事化的纪实叙事方式以及历史事件与个体成长的融合叙事,传递出浓厚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凸显着价值引领与情感认同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弓力成 《采.写.编》2022,(12):143-145
《国家相册》是新华社为新媒体受众推出的一档新形态的全媒体产品。《国家相册》创新性地依托微纪录片的形式,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借助新媒体技术、全媒体联动打造了立体化的传播平台,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融媒人才。  相似文献   

12.
蔡梅竹 《新闻前哨》2022,(17):32-33
生态纪录片是以自然生命为记录对象的纪录片类型。它通过对其中生命故事的记录来展现物种与整体生态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然而,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短视频成为人们,特别是中、青年受众群体的集体“日常”。如何让生态纪录片快速适应快节奏、短视频的传播业态,生态微纪录片逢时而生。与传统纪录片相比,生态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有哪些不同?呈现出哪些特征?其探索经验对系列生态微纪录片的发展又具有哪些启示?本文将结合《神农架密码》系列生态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分析生态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为传统纪录片的突围和生态故事的新讲述提供更多可能性的。  相似文献   

13.
周子淳 《今传媒》2024,(2):51-54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的迅猛发展催生出一系列快节奏的新媒体平台,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时代传统平台的流量优势不可避免地向新兴平台转移。在传统平台竞争中略显弱势的纪录片面临着更为艰难的环境,传播方式创新成为纪录片传播的必然选择。当下,纪录片传播领域虽有国家政策扶持,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吾家吾国》系列纪录片通过平台化传播策略针对不同平台特征有的放矢,并通过平台选择、内容转化等方面的有效建设实现了口碑、流量的双收,成为纪录片平台化传播的优秀案例之一。本文基于平台化传播理论,对《吾家吾国》系列纪录片在B站平台化传播的现状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有效提升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吴钧 《声屏世界》2021,(1):24-25
21世纪以来,青年亚文化随着媒介平台的发展进行着广泛传播.作为主要流行于"90后"青年中的说唱文化,近年来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主流大众视野.特别是在2020年夏,哔哩哔哩推出的说唱音乐类节目《说唱新世代》以音乐创作和竞演表现,吸引了广泛关注.该节目创造性地将说唱歌手之间的对抗性转化为选手对自身的挑战性,抓住传统说唱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新型媒体以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图文并茂、互动便捷等优势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公众获取碎片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此大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转变思维定式,让新闻作品契合新媒体平台传播特征及用户阅读、观看喜好,更利于信息传递。本文以安徽拂晓报社获安徽新闻奖作品《麦田里的追梦人》为例,浅析融媒体作品的策划技巧。  相似文献   

16.
刘盈 《新闻世界》2014,(5):246-247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资料性的影像,其故事性趋向近年来引起了关注。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就是要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因此必须着力于对人物、事件和背景这些构件的表现。本文从《可可西里》《平衡》的表现手法,分析电视纪录片的故事性元素。  相似文献   

17.
齐萌  曾卓昆 《视听界》2004,(5):89-90
《透视人体》系列节目是由BBC拍摄,通过《探索》(DISCOVERY)频道引进到中国的一套科技题材的纪录片。科教题材几乎一直是纪录片的必选。用记录的方式讲述科学,有一种权威感,这与科学的权威感是一致的。另外,用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科学之后,再利用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符合人们对于传媒教育功能的期望,虽然关于传播效果的争论由来已久。不管怎么说,人们在用纪录片记录知识。在“一切皆娱乐”浪潮的影响下,似乎连纪录片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探索》亚洲网络的中国区副总裁曾指出,将《探索》的节目称为纪录片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探索》的电视片是纪实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8.
翟铮璇 《中国记者》2016,(12):25-27
从微电影《红色气质》到《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以她独特的声音娓娓道来,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又引人入胜的故事。《红色气质》和《国家相册》也成为新华社融合创新的代表作。从图片编辑一路走来,作为"讲述人"的陈小波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她如何适应自身角色的不同转变?本刊2012年第2期曾经刊发陈小波访谈,本期《中国记者》再次对话陈小波,听这位讲述人讲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是一种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传播载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起到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以央视制作的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0.
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共同投巨资、联合拍摄的大型人文纪录片《长城故事》,经过3年的酝酿准备,于不久前在京举行正式签约仪式。大型人文纪录片《长城故事》预计拍摄12集600分钟,将借助最新影视技术,运用史实述说的手法,全景展示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