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广播当前的战略定位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个战略定位?角度不同,结论各异。要识得广播的“真面目”,有必要从广播的微观考察中跳出来,站在整个媒体业发展的高度.看清广播的历史方位,把握广播变革的脉搏,规划广播发展的未来之路。跳出广播看广播,广播正处在全新的媒体竞争格局中。客观地说,广播发展现在遭遇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电视、互联网在城乡的逐渐普及,使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2.
记者:进入新世纪以后,广播影视事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将要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您认为我们广电人在心理上、在思想观念方面应该做哪些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3.
跨进新世纪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广播步入了多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可以讲广播现在是处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境地。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广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何方?怎样来开拓广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广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增添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树立起”依托广播、跳出广播、发展广播、繁荣广播、回归广播”的理念,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全方位开拓,积极探寻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县级广播媒体如何生存与发展?一直是困扰县级广播同行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提高县级广播媒体的地位,拓展广播媒体的发展空间,放大频率优势是关键。一、在媒体竞争中彰显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好的个性能彰显出这个人的魅力,是这个人的标志。那么,广播媒体的个性从何而来?怎样得来?本文认为,作为县一级广播媒体,其个性定位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并在媒体的竞争中充分彰显这一独特个性。作为农村广播,主流受众是农民。所以,我们在  相似文献   

5.
“热线电话广播节目”是听众参与广播的重要形式.随着电话作为现代人际交流工具进入广播传播过程,开始赋予了广播节目以更加鲜明的现代色彩,使得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兼容了人际传播的特性.其传播效果不再只是一个静态指标,而且是能够随着主持人的投入,随着听众的参与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常数.那么在当前各级各类广播电台都在为如何进一步提高“热线广播”的节目水平使之适应于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而绞尽脑汁时,是否可以变换一个位置,从开掘对象潜能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呢?这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新闻时代也在不断更新。定位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用仪器对物体所在位置进行测量后所确定的位置。广播新闻的时代定位就是节目的定位,广播新闻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促进广播新闻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在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媒体本身的需要,制定出广播新闻节目的相关政策,明确节目的意义和广播范围。  相似文献   

7.
2001:中国新闻业回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月新世纪的宣传思想工作江泽民总书记在当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 ,强调“舆论引导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进入新世纪 ,思想宣传工作要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指出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改革 ,要积极主动 ,加大力度 ,深入创新 ,稳步推进。要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进一步壮大实力 ,增强活力 ,提高竞争力。要着力进行…  相似文献   

8.
录音报道的音响特点及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录音报道是体现广播特点的重要报道形式。如今,随着广播改革的不断深入,录音报道在广播新闻节目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实践证明,好的录音报道可以收到活跃新闻宣传、增强表现力的效果。那么,如何采制出好的录音报道呢?关键在于采录的音响要真实自然,要有现场感和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心人士也越来越多,公益活动成为最具正能量、最受欢迎、最有人气和口碑的社会活动。广播媒体如何找准定位,根据自身特点,为社会公益活动搭设好参演舞台?换言之,就是如何组织开展好社会公益活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地市级广播媒体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几点认识和体会,与读者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在科学认识当代中国发展变化,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广播电视业只有切实贯彻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理清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略,实现广播电视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丽莉  王燕 《新闻传播》2010,(9):114-114,117
广播音乐节目要走向更广阀的发展道路,创新,是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不断发展、改革、创新.才能生命之树长青。如何创新?该文提出:一、要市场定位和听众定位明确。二、音乐编排要有创新。三、要有专业的、体现个性风格的主持人。四、跨媒体互动。善于营销,扩大节目品牌影响力。走在创新之路上的广播音乐节目.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西部的广播也面临着电视、报刊和网络的夹击和日趋激烈的媒体间的竞争。跨进新世纪的门坎,西部的广播人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经使西部广大农村的许多群众看上了电视,广播已经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首选媒体;村村通公路工程已经使报刊的发行网络延伸到许多村寨,有文化的群众也能看上报纸;互联网已经连接了西部城镇的许多电脑终端,网民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对广播的强烈冲击。进入新世纪,广播,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广播能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文艺要在新世纪的时代背景中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必须立足于我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中.对自身在广播体内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市场研析.进而根据市场需求重新定位,寻找更多可能的选择,重新开发,才有可能步步为营,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正一  柳婷婷 《传媒》2002,(2):51-52,55
一月 新世纪的宣传思想工作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舆论引导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进入新世纪,思想宣传工作要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指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改革,要积极主动,加大力度,深入创新,稳步推进。要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新世纪的临近,如何使自已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取胜且不断发展壮大,是武汉晚报人面临的崭新课题.一、竞争与挑战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报业竞争的酷烈和挑战的严峻.从新闻媒体的大范围看,报纸面临着广播和电视的冲击.每逢大事,我们就强烈地感受到:广播的时效性让我们望尘莫及;电视的快捷与直观,也非报纸所能比.  相似文献   

16.
广播专业频率是指广播电视台要有自身的特性,目标受众群体要精准,以自身的特色求生存。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台不断创新广播专业频率运营模式,不断找寻自己的个性、特点,从而吸引更多的收听人群。而创新的基础是对市场的细分与定位,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广播专业频率运营节目的定位,进而提出创新广播专业频率的运营方式。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世纪空前激烈的媒体竞争,广播电台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摆在广播界同行面前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广播事业在未来发展之路上的前进或是停滞、主动或是被动.  相似文献   

18.
广播在纷繁复杂的舆论传播格局中如何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充分发挥广播主流媒体作用,使广播的内容优势赢得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优势?这就要求广播人找准坐标定位,放大主流媒体强音,筑牢主流舆论矩阵,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本文从创新内容、以受众为核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重视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地方广播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陶涛 《视听》2012,(5):22-24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和手机技术的发展,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中的老大,必须要适时转变发展模式,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不断借鉴新媒体的优势,结合广播自身的特点,打造新形势下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在传媒竞争中再创辉煌。一、广播要增强服务性,扩大外延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广播已不能停留在单方向的、我说你听的简单宣教模式,远离听众、远离生活就会失去听众、失去竞争力。广播要生存、不被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20.
张新刚 《中国广播》2010,(8):32-34,51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专业广播的迅猛发展,一度领广播改革风气之先的经济广播普遍陷入困境,社会影响力和经营收入呈现停滞甚至下降趋势,不少经济广播被迫改名。从2007年以来,山东经济广播明确了五个W,解决了频率定位、听众定位、主持人定位、活动定位、市场定位五个方面的问题,收听率和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创收在全国经济广播的排名上升很快。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经济广播高层论坛上,山东广播经济频道的经验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