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才女冯沅君     
朱瑞丽 《山东档案》2011,(4):63+14-63,14
在山东大学百年华诞出版的《山大逸事》中,冯沅君是“山大名师”名录中唯一在册的女性,一则“风范长留天地间”的短文,诠释了这位才女何以自己的立身行事、道德文章而垂范后世,高山仰止!  相似文献   

2.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寒冬腊月中,我从北京坐火车到济南,正式办理妻子从山东大学调往南京大学的组织手续,于是有山大长辈史若平先生携其社出版的《山东大学校史,1901-1966》(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一册相赠,那番“毋相忘”的潜台词,我是当时就读懂了的,并让我深深感动于他对山大那番忠诚情愫。  相似文献   

3.
“山东的经济,一言以蔽之,就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少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我国我的学史专家,执教山大47载,曾任山东大学副教务长、中系主任等职的萧涤非先生诞辰100周年。山东大学校园品牌化活动“《世纪回响》——山大知名人物系列纪念活动”之纪念萧涤非先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在山大陆续展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矗立于齐鲁大地上的山东大学无异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九曲黄河积淀着灿烂的华夏文明,巍巍泰山蕴含着蓬勃的浩然之气,生于齐鲁大地,长于孔孟之乡的山东大学,沐浴着华夏文化的晨风雨露,卷携着儒学精神的悠悠沉香,历经百年沉淀,铸就了别具一格的风采神韵.也铸就了山东大学博大精神的人文内涵。山大,被誉为“文史并长”的百年名校。  相似文献   

6.
魏墨青 《青年记者》2006,(8):102-102
“未来传媒人”系列论坛是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精心打造,倾情推出的品牌活动。继2006年3月20日“未来传媒人”首次与广大师生见面以来,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该论坛通过邀请从事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新闻传播领域的知名人士,为广大同学提供  相似文献   

7.
虽然报纸“寒冬论”引起诸多质疑的声音,但是,报纸年轻读群的萎缩已成为全球新闻界的难题。如何吸引大学生读是很多国内纸媒在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从“报纸头版设计对大学生选择倾向影响”这个角度人手,对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代文学大师、著名学者、教授粱实秋,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研习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回国后曾在南北数所大学执教。1930年8月至1934年8月任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尽管只是短短的四年,但他对在青岛四年教授生涯印象难忘,在其晚年所写回忆性文章和散文中盛赞被他称为“君子国”的青岛和工作四年的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如《忆杨今甫》、《忆青岛》、《忆青大念一多》等,都与位于青岛的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的生活有关,字里行间,充满留恋。  相似文献   

9.
吴麟  孙旭培 《新闻知识》2005,(10):73-75
2004年10月20日,生于1947年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教授的逝世,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他于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他的英年早逝,有报道称之为“含冤辞世”、“科技界的悲剧”。何出此言?据披露,1995年4月3同《中国科学报》发表了由一位院士推荐的“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的章,  相似文献   

10.
山东大学结合自身一校三地八校区的实际情况,致力于寻求校园信息化的持续发展途径,探索形成有效的工作理念和模式,解决了思想路线、工作路线、技术路线问题。推动成立卓有成效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学校重视,领导挂帅;各负其责,紧密协作。在山东大学信息化实施架构下,建立健全运行良好的网络管理服务体制。探索信息化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模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吸引、培育、提升、激励、保护人才,强化在职学习及科研和技术开发。贯彻“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大人才观,不断提升工作执行力。  相似文献   

11.
张妮 《青年记者》2017,(29):38-39
2017年7月27日-2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及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协办的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的专题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2.
刘婷婷 《青年记者》2017,(27):55-56
典型报道,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典型人物报道是典型报道中最显著、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拳头产品.山东大学新闻网是山东大学的官方新闻网站,其下开设的“山大人物”栏目自2007年开始刊发人物报道,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近几年,“山大人物”栏目从选题、内容、操作模式等多层面进行尝试,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本文以“山大人物”报道实践为样本,对高校典型人物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助力破解人物报道困境.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的持续提升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如何常态化提升馆员能力是图书馆研究的重点课题。2019年以来,山东大学图书馆依托学校实施的“教职工能力提升计划”,制定并实施馆员能力提升计划1.0和2.0,建立了“5+N”馆员能力标准体系模型,即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学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五个维度,以及每个方向下的N种指向,总结了能力提升实践经验,并对进一步完善能力标准体系,建设开放共享的能力提升数字赋能平台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11-14日,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成立大会在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国际学术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系统的90多位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代表及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大会。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吴慰慈,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处长李晓明,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威海分校书记李建军,山东大学威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教评价网”11日在武汉推出了内地首个“中国大学网络排行榜”。其结果显示,综合竞争力靠前的内地著名大学的网络表现也很突出。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仍居前三位。不过,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则挤进了前10强,说明网络排名具有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16.
10月21日,“人民日报校园行”系列活动走进山东大学.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率人民日报社著名编辑记者与山大学子现场交流。活动之前,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在山大开通。人民日报社还与山大签署了战略合作椿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1,(6):116-116
10月17日至19日,文化部专家组来我省检查“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工作。专家组由福建省图书馆原馆长郑一仙、南京大学图书馆修复专家邱晓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综合组组长郝永利一行三人组成,先后检查了我省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山东大学图书馆、曲阜市文物旅游局孔府文物档案馆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22年12月3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虚拟教研室、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联盟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会议主题为“学科融合背景下的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师生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齐鲁晚报“文化人”周刊发表了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的文章《从谁主浮沉到我的工作在哪里》。王学典教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跟一代代年轻人打交道。他感慨,当今大学生和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思想意识差异巨大,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思考的更多是家国命运,现在的大学生更多关注自身“前途”。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世家     
山东省建立了“青年图书馆工作者协会”,被称为“图书馆世家”的鲁海及其子女都担任了协会的主要职务。鲁海任协会顾问,鲁勇、鲁军、王宗芳分别担任了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理事。鲁海,年已花甲,今年从事图书馆工作40周年。现任青岛市图书馆名誉馆长、山东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山东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此外还任青岛现代文学研究会顾问、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