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言判断做为一种复合判断在形成逻辑课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历来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在对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中假言判断的理解和掌握上常感到十分困难,那么,如何讲清这两个判断呢?我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两种假言判断: 一、两个判断前件对后件的条件性质不同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定义是:断定一个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定义是:断定一个事物情况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必要条件的判断。 从定义可以看出一个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一个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可以…  相似文献   

2.
假言推理是复合推理中的核心内容,要使学生完全掌握这部分内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应正确区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这个内容也是复合判断中的难点。要掌握这一难点,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两者的逻辑性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相似文献   

3.
近年出版的许多普通逻辑教材在复合判断中,引进了数理逻辑的真值表,用来标示复合判断的逻辑性质。其中,对引进实质蕴涵真值表说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逻辑学界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肯定者认为,“真值表的引入使复合判断及其推理的内在联系表现得更加紧密,也使形式逻辑的学科体系表现出更高的形式化程度。”①否定者则指出,“简单地把定义实质蕴涵的真值表用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然会造成对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歪曲。”②分歧的焦点在于:实质蕴涵的真值表是否能够正确标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形式逻辑关于假言判断的理论中有三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其重要原因在于对假言判断的断定对象——事物之间的条件联系没有能够进行科学的分类。本文首先对条件联系进行科学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对假言判断的三个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分析 ,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假言判断既是复合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习假言推理的阶梯和前提,正确区分假言判断中的条件关系,对于防止思想片面性,提高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重要的。但是学生在学这些条件关系时往往很感棘手,而不少报刊上也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识别假言判断中的条件关系,是掌握逻辑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假言判断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条件联系,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三种,  相似文献   

6.
假言判断就是语法中假设条件复句(提出条件本身也是一种假设),是反映事物间条件关系的一种判断。前一句表示条件,叫前件,后一句表示结果,叫后件。一、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中前后件的关系是:有之(前件)必然(后件),无之未必不然。也就是说,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否正确,要从两方面检验:有了这个条件会不会有这个结果,没有这个条件而有了别的条件会不会有同样的结果。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末,这个判断就是正确的。【思考卜‘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就一定会落后。”这一句是不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在这一句中,有了前件,确实会…  相似文献   

7.
刘板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1):109-113
"否则"句可分为四类:表达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合取;表达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合取;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的合取;只表达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逻辑中,否定命题和负命题有其相似之处:语句表达上都带有否定词,命题内容即命题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上,或是对事物情况具有的性质的否定,或是对事物情况存在的否定。如何辨析否定命题与负命题的逻辑特征,无疑对正确掌握这两种命题形式及推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题1.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的前件P是假的,而后件q是真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定是的。2.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是假的,则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是的,而后件q一定是的。3.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的。4.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关系的判断假。5.在三段论第三格中,中项M是大、小前提中的主项。其具体规则为: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结论必须是。6.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是假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  相似文献   

10.
传统形式逻辑认为,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其余情况下都是真的。本文认为,当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一定是假的,但其他情况下真假不定。否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指出前后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不论前后件的真假如何。本文还探讨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等值转换的语言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判断逻辑真与内容真的讨论,比较了传统逻辑中的假言判断与数理逻辑中蕴含运算两个概念的异同,以便准确理解这两个逻辑学中的重要概念,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发展学说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发展逻辑的理论表达.唯物辩证法以现实事物为本体,将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扬弃为现实事物的辩证运动.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发展逻辑,就要首先确证"物质的先在性"原则,在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实现事物"自生的发展"与人的目的性追求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与对事物的认识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与人的改造活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逆假句是由“否则”连接分句所构成的复句。复句的前后分句不在同一个语义层次上,前分句还隐含一个小句。因此复句的语义原型是由四个“分句”(构件)构成的二重复句。复句的次类依据前分句和隐含小句的关系而确定,有条件式逆假句、原因式逆假句和选择式逆假句。复句的逻辑原型是两个等值的假言判断的合取,逻辑值为必要条件。但选择式逆假句与另两类的情况要复杂些.语义原型和逻辑原型都存在一些差异。文章还小议了邢先生对复句及小类的命名。  相似文献   

14.
假言判断,根据前后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而且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当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时,这个假言判断就是充分条件的假言  相似文献   

15.
《假言判断》是高中语文逻辑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逻辑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我针对过去“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枯燥”的具体问题,设计了假言判断五步教学,进行文理配合、导之以趣的初步尝试.第一步:导言·“趣谈”导入法要点:由假言判断趣谈《二加三不等五》引入要讲授的特定内容——假言判断。这是讲授知识前的准备,以引起学课题的兴趣与重视.“趣谈”如下:某报的记者、教数学的王老师、中学生等在一起开晚会。记者出了一个数学题让大家解答:“二加三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逻辑规律的存在、产生和发展及其客观基础等方面,论述了逻辑规律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作者认为,逻辑规律决非是事物本身的规律,只有正确看待逻辑规律与事物规律的关系,才能把逻辑学与哲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7.
二难推理是假言选言推理中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特殊的辩论工具.传统逻辑学认为二难推理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肢数与假言判断个数相等的相容选言判断作前提推出一个简单判断或选言判断的推理形式.然而,二难推理的假言前提不仅有充分条件,而且有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选言前提有相容的,也有不相容的.二难推理共有28种有效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18.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其中有的是某一事物的发生与存在,会使另一事物发生与存在;某一事物的不发生与不存在,也会使另一事物不发生与不存在.我们把这两种联系统称为条件与结果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还不善于有条理地分析问题,以致议论总是不能深入下去。这里除了思辨能力的问题,恐怕还与没有掌握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关。下面这篇高考优秀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通篇采用假言判断和假言推理的逻辑方法,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事物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逻辑教学中的“A、E、I、O四种直言判断项的周延性”及其“真假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假言判断的三种类型”的实际区分方法,对逻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