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春梅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02-205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促进其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力的形成。通过介绍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现状,包括农业比较发达,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集群已具有雏形,但是经过分析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齐齐哈尔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力形成的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增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加科研的投入力度,加快市场化进程及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性,期望通过本论文能对齐齐哈尔市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效应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日益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与技术的重要途径,以此提升企业的品牌绩效。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几个产业集群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网络与企业品牌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品创新和吸收能力在产业集群网络与企业品牌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且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是社会集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产业集群升级的一种手段,打造品牌集群是发展我国企业集群的一条必由之路。在论述品牌集群涵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品牌集群发展的现状,针对陕西品牌集群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牌集群建设管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是社会集约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产业集群升级的一种手段,打造品牌集群是发展我国企业集群的一条必由之路。在论述品牌集群涵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品牌集群发展的现状,针对陕西品牌集群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牌集群建设管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与实施品牌战略的协同演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产业集群的发育过程包含企业品牌的建立和成长过程。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而区域内强势企业品牌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又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层次的必然结果。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企业品牌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培养和形成机制,企业品牌集群发展又反过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知名度,进而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的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带动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是加快区域产业集群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以轮轴型产业集群为背景界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的三阶段模型,丰富了现有的区域品牌理论.对塑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集群内部企业品牌,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集群企业间的共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集群的发育过程包含企业品牌的建立和成长过程.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而区域内强势企业品牌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又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层次的必然结果.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企业品牌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培养和形成机制,企业品牌集群发展又反过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知名度,进而实现区域产业集群的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带动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是加快区域产业集群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启万  王兴元 《科研管理》2013,34(10):153-160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有助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创建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本文运用文献法、焦点小组访谈、实证研究逐级递进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由8个类别和33个关键要素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并验证了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品牌宏观要素、品牌产业要素、品牌资源要素、品牌支持要素正向影响品牌集群要素,品牌宏观要素、品牌产业要素、品牌集群要素正向影响品牌企业要素,品牌企业要素正向影响品牌市场要素,而品牌竞争要素与品牌企业要素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杨柳 《软科学》2008,22(12)
在区域品牌理论述评的基础上,定义了地理品牌的概念,建立了产业集群与地理品牌建设之间的互动模型,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中国白酒地理品牌与产业集群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品牌城市的建设——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城市品牌理论、国际上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政策、理论和北京市发展创意产业品牌城市的战略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城市品牌的特征和内容, 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创意产品集群发展的 4 点社会环境需求, 最后提出北京要建设成为创意产业品牌城市,要结合品牌城市理论和创意产业集群理论, 需要解决营造创意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创意产业环境的基本建设和创意产品品牌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区域产业集群识别与选择的难题,以江西省工业行业为例,从"行业识别"和"区域比较"两个方面构建双维两阶段筛选模型,首轮"行业识别"阶段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产业集群培育的12个工业重点行业,"区域比较"阶段根据产业规模、同行业企业数量、产业链延伸规模、行业集中度、技术创新水平、品牌建设能力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江西省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动态筛选,将产业集群区分为优势型、成长型和潜力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回顾跨进电商集群品牌研究的相关理论,应用扎根理论对跨境电商国际集群品牌的形成进行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研究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的形成机理,揭示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形成的关键阶段、具体过程、发展格局、环境支撑与决定要素,并提出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创建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品牌对于保持我省农业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课题通过对山东省几种农业集群品牌建设分析,创新性提出市场带动型、关联产业型、历史传承型、开发链延伸型四种农业集群品牌建设模式,进而总结出山东省建设农业集群品牌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苏李  臧日宏  田国英 《软科学》2011,25(3):84-87
借助空间集聚指数、产业集聚结构效益指数、集聚影响指数和产业集聚专门化率对2003~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及集聚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整体集聚度较高且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各行业的集聚状况差异明显。劳动密集型和原材料及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高且明显上升,而原材料密集型和原材料及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相对较低且下降;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绩效呈两极分化特征,中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于斌斌  余雷 《科研管理》2015,36(4):30-38
集群企业是集群创新的微观基础,而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是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动态决策机理,并以绍兴市5个全国百强产业集群的201份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需要在企业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正确考量自主性创新和合作性创新的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决策;(2)新产品更新率、与供应商或销售商的合作程度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3)企业竞争程度、企业自主品牌和企业规模可以显著促进选择自主性创新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4)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本地物流效率与选择合作性创新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避免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盲目、无序的竞争以及产品同质化,完善产品布局设计格局,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此,本文从产品结构性能、创新能力、价格以及空间创新密度四大维度构建一种数据驱动的产品布局设计方法。以产业集群数据资源为基础,运用聚类算法和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产品设计决策模型,为产业集群产品的布局设计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以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品牌经济时代,集群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是促进集群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理想举措。分析集群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能够协助集群品牌建设主体有效获取和提升集群品牌竞争力。立足集群内企业,构建了区域政府、行业协(商)会、个体品牌投入对集群品牌竞争力的作用模型,并实证得出政府平台服务、行业协(商)会的协调服务、个体品牌价值和管理对集群品牌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三者间的协同互动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严北战 《软科学》2012,26(11):21-26
首先分析了单链无核式、单链单核式和多链多核式集群式产业链组织结构及其特点,然后根据领导者差异,将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模式划分为中小企业自治型、核心企业领导型、地方政府领导型、行业协会领导型和多元协作型五种典型类型,并进行对比分析;围绕群链组织、治理模式和主体行为三要素,重点建立了一个集群式产业链治理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群链治理模式演化的内在机理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